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地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而且,事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基层医院党组织,其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如何,对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米,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致力于探索提高医院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冶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事关全局,意义深远,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艰巨的使命,又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党的干部队伍越来越年轻化。能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是关系到能否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加强党的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于波 《发展导刊》2004,(4):43-4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解决这一课题涉及思想政治、社会经济、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纲带目,从根本抓起。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这五大能力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潜心研究,找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之策。  相似文献   

7.
南振兴 《经济与管理》2007,21(11):96-9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党的执政能力概括为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五大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五大能力是全党长期的和重大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我国急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管理能力,来推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的总体发展目标.为此,论文从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勤政廉政三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高素质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和建设一支高素质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意义,着重探讨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途径必须从加强学习培训、教育管理、职责意识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公务员队伍的内在活力,提高公务员服务群众的水平.同时指出这既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艰巨、复杂的任务,又是使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省委九届五次会议根据四中全会的精神,对我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并提出了建设“和谐广东”的宏伟目标。其本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区域、内源与外源经济、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全省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的直属机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质监工作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佳 《经济师》2014,(9):252-253
乡镇公务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水平,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于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研究了乡镇公务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存林 《经济论坛》2006,(4):8-8,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面临的发展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要求,反映出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紧迫工作任务,必须注重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理论勇气,从回顾和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进程入手,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基本经验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实践经验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从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目标之一,到把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的五大能力之一,到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四个方面之一,再到把“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出愈益明显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速度是衡量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单悦 《发展导刊》2005,(2):45-4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建没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是我党执政多年得出的一条经验。我们党现拥有50多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他们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都提出了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同其他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发展规律及趋势的认识还不成熟,对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还缺乏经验,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起着关键作用,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自身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冬云 《经济论坛》2004,(20):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要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建设,其中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第一位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求我们党妥善处理关乎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个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0.
执政能力是我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方略,它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承载历史使命的完成和维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与执政水平高低、执政地位的巩固呈正相共振关系。引领执政能力提高和发展的主要要素是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对于社会结构变迁的政治生态适应和由传统的政治理念向现代政治理念的切换。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应依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和发展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