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剪影,寻找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2011年12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9年是平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艰。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提振经济的刺激计划,推动了经济快速企稳回升。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那么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重新审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2002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整两年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进程的一个里程碑。两年来,中国经济更加开放,更加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主要角色——外国跨国公司也更加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2004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经济增长将与2003年持平随着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走高已成定局,目前海外关注的焦点正在转向2004年中国经济列车能开多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日前推出的专家特别调查,就2004年国际经济环境、中国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进行了最新预测。根据专家们的判断,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与今年持平,其中经济增幅将稳中有升,物价涨幅将走高,  相似文献   

5.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与会专家围绕"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议题展开讨论,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在合理区间内放缓,对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应有忧患意识。同时,专家们也为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如今已积累了若干经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影响很大,相关的战略调整势在必行。2014年,经济下行迫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走出去"战略,新的一年任重道远。当前中国经济调整"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整合国内相关力量,集思广益多头并进。总体上,来年中国经济"走出去"要稳扎稳打。  相似文献   

7.
程国有 《商周刊》2015,(3):22-24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原因既有前期刺激经济力度过大的因素,也有客观经济发展因素。如何防范和化解换挡期的风险挑战将是摆在中国未来5-10年的重大课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即由前些年9%以上的高增长,换挡到7%-8%的中速增长阶段。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增长换挡期是怎么来的,首先就必须搞清楚2001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2009年-2010年支撑中国经济9%以上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012年-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才能搞清楚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之后将面临哪些可能的风险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挑战将是摆在中国未来5-10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了《经济蓝皮书》,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回顾一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在总体平稳的发展势头下,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下面为您盘点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关键词,管中窥豹,回顾一年来并不平静的中国经济,展望2012年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6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60年.前30年,毛泽东采取平衡推进的空间开发方式加快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后30年邓小平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转换空间开发方式,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30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2002年,赵弘明确从学术角度提出"总部经济"概念,2004年出版专著((总部经济>,并创办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从2005年开始,中国总部研究中心每年出版<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并举办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加入WTO的第一年,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则是面临着新的国际竞争规则。这一年中,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而中国经济仍然具有7.3%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体,是技术创新和进行集约化经营的领  相似文献   

12.
对话“科学改革观”——访经济学家邹东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红 《经济导刊》2007,(1):78-81
中国经济增长28年来举世瞩目,平均增长速度在9%以上,而2006年增长速度有望达到10%以上,带动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是改革开放.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三十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经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9.9%,在2010年,GDP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同时,我们也更加关注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我们有必要搞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动力进行研究,以求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规律和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回顾,其次对增长核算理论模型进行介绍,再次对中国过去三十年增长动力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2010~2020年各生产要素的增长动力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复苏举步维难为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刺激计划,推动了经济快速企稳回升.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那么2010年中国经济将会有怎样的表现?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在京举行,与会嘉宾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梳理并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重大成就以及一步步走向市场化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经济改革中的各项指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根据三十年消费与收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将三十年分三阶段建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三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边际消费呈现递减趋势,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各项改革措施分别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该如何进行量化,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变缓,尤其是2012年7.65%的经济增长率更是意味着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告别两位数左右的高增长。对于这一经济事实,文章从中国经济减速的存在性、性质、持续性、原因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地区间的差异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探求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亮 《资本市场》2006,(6):74-76
里昂证券内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看法不尽相同, 看衰一派认为中国经济将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2007年将是中国比较难过的一年。而看好一派则认为中国已经转向良性轨道,经济走势仍然非常健康。  相似文献   

19.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到底在世界上的哪个位置?是在半山腰,还是冲上了主导世界的顶峰?从现在到2020年,再到2030年,中国是否还会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到底在哪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一定要从世界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经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中国将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使世界和我们自己再次惊叹:中国所发生的变化比人们预料的要快得多。2008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进入了新的征程。2008年,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引人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梳理总结,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逐步走近成熟经济的门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