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最近,许多异乡打工人收到了浓情暖意的“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在2021年春天的列车驶向新征途之际,每年一度的春运大潮开启之时,中办和国办发出《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用温暖吹散“乡愁”,让年味更浓,“就地过年”成为“牛转乾坤”之当下最热的词语. 2020年可谓极不平凡,抗疫之战,了不起的中国让世...  相似文献   

2.
送走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静下心来品味,发觉如今的“年”已与传统意义上的“年”有了很大变化。以往过年是中国人辛劳忙碌一年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赶回家,年三十儿必定是一家人几代同堂一起享受过年的祥和与欢愉。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变了,从过去只满足于丰衣足食,过年餐桌上有鸡鸭鱼肉到现在追求生活的高品质、个性化,人们在欢天喜地迎新年的时候,与时俱进地给过年增添了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的新内容,概括起来这些变化是。  相似文献   

3.
以往过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北早现乡的农户都会为取钱和汇钱发愁。今年春节,村里的助农金融服务点让大家感受到了农村支付的便利。“先支400元吧,过年买些年货,还要给孩子压岁钱。”1月21日,穿着一身朴素中山装的韩大爷早早就来到村头的农信社助农金融服务点,刷卡、记录、按手印,很快他就完成了一笔小额取现业务。  相似文献   

4.
对联“神效”质疑李仁魁过年了,在门上贴到对联表达自一己的C愿,是我们民族的习俗。对联贴上去了,是否就“。C想事成”,贴者并不十分在意,读者也不会去深究。如果以为贴上一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对联,就可以高枕以待“小康”,则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有的...  相似文献   

5.
龙泉镇信用社老主任杨奎,坐在会议室里的电视机前,左手夹着纸烟,右手有节奏地拍着桌面,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京戏——“空城计”。恰巧唱到那“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时,就听出纳员小王在院内喊道:“杨主任,有人请。”听得入情入景的老杨被这突然一唤,难免带些恋惜的心情,纳闷地说,“大年初二,哪会有啥事咧?……”老杨出得门来,只见迎面有一位中年汉子,双手往胸前一抱,说,“杨主任,过年好!”“好。刘贵,恭喜。”老杨连忙回拜,“不在家过年,跑来有什么要紧事吗?”“请财神爷到我家喝几盅。”哎嗬!刘贵好大口气。自古以来,逢年过节,乡下人盛上几碗好饭供“财神爷”,倒是有过的事儿。他今天却要到人间来请了!……殊不知,“财神爷”这个人们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想象中崇拜的“神仙”,是龙泉镇一带公民“授予”老杨的“雅号”。至于老杨从啥时起,又为何荣获“财神爷”的雅  相似文献   

6.
年关,是指农历年底。由于我国民间自古就有“一年清一年款”的民间习俗,欠租、负债的人们通常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清偿一年以来欠下的债务,这对很多身处逆境、负债生活的人来说,过年就如同过一个大难关,因此而有“年关”之说。  相似文献   

7.
“糖瓜祭灶 ,新年来到 ,闺女要花 ,小子要炮 ,老头子上街买毡帽” ,这是流传于五六十年代的一首“迎年”的歌谣 ,虽说已不十分地贴切当今的“行情” ,但活脱脱几笔 ,就勾勒出了人们对“过年”的热望 ,可谓情趣盎然。歌谣中的“新年”当然是指春节 ,而国人惯称春节为“年” ,并不是只因顺口 ,据古籍记载 ,原始社会时 ,我们的老祖先就开始过“年”了 ,叫法几经更替 ,沿至周代开始正式叫“年”。《尔雅·释天》说 :“年者禾熟之名 ,每岁一熟 ,故以为岁名。”难怪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 ,而金文中的“年”字也呈谷穗成熟的模样 ,于…  相似文献   

8.
春节来临,基民是“杀”基过年还是持基过年,已经引发了很多争论。而对于股民来讲,到底是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同样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9.
清明节回老家,刚到家,隔壁王大爷和李大婶便了跑过来,神神秘秘地从口袋里摸出张发票,递给我,“看看,我也中了发票奖啦,也是纳税光荣!”我正想告诉她,纳税光荣就是没有中奖。爷爷从里屋探出个脑袋说:“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去兑奖,你在税务局工作,就帮他们也兑了吧!”我这时才想起,去年过年时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0.
刘希 《云南金融》2014,(12):45-45
女儿从小就是个小财迷,3岁时就爱上储蓄,生日礼金、过年压岁钱,还有做家务挣的零花钱,都悉数存进自己的钱包里。她还很有“经济头脑”,找她借1块钱,她非得让我们还她10块;借她的卷笔刀用一次,要10块。所以,当女儿5岁时,钱包就鼓鼓囊囊的,她没事就把钱全翻出来清点,数钱的样子很专业,俨然是一个“小富婆”。  相似文献   

11.
盼过年     
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奶奶就总要把我拉到身边,对我说“奶奶年纪大了,就盼过年。我盼过年呀,不图吃,不图穿,就盼到了过年的时候你伯伯、姑姑就该回来看我了。”奶奶每次说着说着就眼睛湿了,鼻子酸了。每当这时,我总是一边给奶奶捶着背,一边认真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也帮你盼过年吧,两个人盼呀过年就来得快。”奶奶一听,乐了。奶奶一乐,我也就笑了。  相似文献   

12.
过年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走亲访友,一份特别的礼物自然少不了。旧时过年送礼很有讲究,除了数量要成双成对、一般用红纸包装外,还有很多忌讳,比如钟与“终”谐音,送钟意味“送终”;伞谐音为“散”,有使夫妻或亲人分散、朋友散伙的说法;梨谐音为“离”,也有夫妻分离、骨肉分离之意......因此这些东西都不能出现在礼品当中,否则容易引起别人不快。  相似文献   

13.
6月20日上午,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果树种植大户郑德强的果园里热闹得象过年。 “老郑,你果园里的油桃咋那么大,颜色那么鲜?” “这是新引进的优质油桃9103,去年我采取高位嫁接法。取得成功,你看,油桃不仅品质好,市场竞争力也强,近来有好几个果商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  相似文献   

14.
“来自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北漂朋友们,大家过年好!”2月1日晚上7时40分,能容纳300余名观众的北广传媒大酒店2号演播厅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的过年景象。那里正在进行着“北漂春晚”的最后录制。  相似文献   

15.
过年     
过年,许是孩子们最盼望和牵记的日子了。我能够清楚地记忆乡里老家过年的情景,恰是文化革命那十年浩功时期。那时故乡很穷,粗衣遮寒,循食充饥,即使到了过年的份上,仍有人长吁短叹。许是“少年不如愁”的缘故吧?惟有孩子们那般兴高采烈的劲儿,才给过年增添了特别欢娱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再遇“用工荒” 春节后.上班工人不足已成为浙江省内不少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这几天,宁波贝发集团的高层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们在过年之后岗位缺口高达近百人,一方面是过年前部分员工因各种原因离岗;另外,企业扩大规模,也需要一批新人进入企业。虽然他们按去年的办法,已经派专车到安徽、江西等劳动力输出集中的地方招工.但效果不大,还是缺工,他们打算再与宁波就业部门联系招人。  相似文献   

17.
散文二则     
《深交所》2007,(2):61-65
怀念压岁钱 进了腊月,“年味儿”就越来越浓。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习惯,无论日子过得如何,都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一家老小欢聚一堂,意味着辞旧迎新,意味着告别往昔,走向新的希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郑南 《财会学习》2010,(4):56-56
“债转股”与“股抵债”是两个并不经常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简单地说,“债转股”意味着本公司欠着债权人的钱,因为不能如数归还付息,只好协商吸收该债权人成为本公司股东,将所欠债务转化为对方对本公司的股权投资,本公司会计记录为“应付账款”减少与“实收资本”增加的对应关系;“股抵债”意味着本公司的股东因为欠着公司的钱,实在还不出钱给本公司,只好将他拥有的本公司股份抵作清偿公司债务之用,本公司会计记录为“实收资本”减少与“应收账款”减少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何谓“大腕”、“大款”眼下人们称知名度高的人为“大腕”.称有钱财的人为“大款”,“大腕”,原作“大蔓”.是曲艺行中的术语。腕,就是名声,也就是知名度;一个艺人的知名度高低,被称作“有腕儿没腕儿”。“大腕”就是知名度高的意思。“大款”,泛指富翁。美国社...  相似文献   

20.
“¥”和“$”的由来“¥”是人民币的简写符号。1955年3月中人民银行发行新的人民币时,确定“¥”为符号。因为人民币“元”的汉语拼音是“YUAN”,故取其声母“Y”为符号,但与汉字的“Y”相似,为了同“Y”区别开来,进而考虑到“元”上部为“二”,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