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其第二个飞跃,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没有这个飞跃,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个飞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联系广东的实践,对广东的农业规模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难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发展图景的统计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路途中面临着一个共有的问题、相同的任务,那就是不仅要不遗余力地通过程度不同的变革来内化和协调各方面机制,自觉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在整个世界开放的格局中寻求和塑造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以便使现代化的硬性指标──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促进经济起飞,为全方位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必须推进和加速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经济的现…  相似文献   

3.
一、制造业在广东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促使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制造业是工业化的主体,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没有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在这个宏大的历史进程中,周宝生以其卓有成效的思考与实践,为中国农民的富裕之路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5.
<正> 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讲的是我们要开放,不能关起门来谋发展。20多年的现代化实践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论断。我们将这一思想推而广之,延伸到改革当中,同样会得出另外一个深刻的结论:中国的改革也离不开世界,或者说,中国的改革离不了开放。 1.开放引导改革。中国的改革是由开放引致的,是开放的派生物,开放构成改革的前提和启动器。不论是初始的改革还是后续的改革、无论从逻辑顺序抑或时间顺序来分析,都是如此。没有开放来凸现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差距.就激发不了大家的危机感,也就不可能产生要求变革的强烈愿望和社会意识以及在此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现代化是农村改革成功的集中体现 农村改革的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从而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给农村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我国农村改革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  相似文献   

7.
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可以为农业产业化集聚力量.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就能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8.
置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宏大时代背景,续写好“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浙江必须坚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开放这个必由之路。省委“新春第一会”锚定创新、改革、开放,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箭齐发”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以勇闯新路赢得发展主动,努力开辟发展新境界。本期专题聚焦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及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探讨浙江发展的态势、优势和胜势。  相似文献   

9.
陈家连 《浙江经济》2006,(21):42-43
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然,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只能是空想,没有社会的和谐。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是实现手段,和谐社会是最终目标。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和谐社会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以社会矛盾的凸现和社会问题的激烈冲突为代价实现经济的暂时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节能是实现“翻两番”的重要保证能源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而节能是整个能源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节能与实现“翻两番”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翻两番的要求看,未来二十年,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2%。为了实现这个增长速度,其它的条件如燃料、电力和原材料也要相应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昆山正在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执政思想是特别要注意不唯GDP,要让老百姓满意,百姓满意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去年,昆山率先出台了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时代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现代化更深的涵义:与"人"结合、令"人"满意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在制定指标时,没有突出某个指标作为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一、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的突破和经济的发展   实现海西“十五“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决海西所有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发展了,物质基础雄厚了,我们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就有了主动权.因此,发展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动改革开放的突破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刀阔斧的“四放开”“抽本经营”“社有自营”等系列改革,使清流供销系统在全省各地供销系统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率先走出连年亏损的困境,于95年实现扭亏为盈。但在改革产生经济效益这个“正品”同时,也衍生了“附属产品”——富余人员70多人。是把他们推给社会,还是帮助他们找一条出路。 多数企业为了减轻负担或本身力不从心往往选择前者。清流供销社却在主观上以安置富余人员为已任,想尽办法为下岗职工谋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推动力量 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条件,即物质基础。因而,这就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甚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体系和结构,目的和内容。倘若认识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建立适合社会需要的卫生事业新格局,从卫生事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实践,不难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从产业革命开始,逐渐形成了现代化卫生事业体系与适应产业革命需要的新的卫生结构,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办社”,这是全国供销社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我认为,这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供销合作社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战略举措。开放办社的提出与实施,必将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出现飞跃,面貌将为之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改革开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但是在非凡的成就下也潜藏着很大的危机,比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产投入不足缺乏资金,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选择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构建思路与方案为题,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贷款和发行土地抵押债券,解决农业生产资金问题,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任务.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围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战略任务。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人情社会"是一种特殊社会状态,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而构成的特定利益集团.这个看似隐匿的社会结构无处不在.而由此形成的"人情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一直就占有强大地位,而其延续和变迁也为农村现代化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文章试图从经济、政治等诸方面分析"人情文化"对农村现代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育投资的经济性问题张蕴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标的社会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社会人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的维系与发展和人类其他生产活动一样,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拟就教育投资的性质,经济效益及其特点等三方面来探讨教育投资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