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林思涵  陈守东  王妍 《金融评论》2021,13(5):91-105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再次,应有效、合理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指引作用.同时,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最后,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对金融部门杠杆进行有效调控,谨防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向房地产价格泡沫转移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美国政府的公共政策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具体主要涉及各项住房政策推动房地产泡沫膨胀及对政府"赞助"的房地产金融企业监管不当的问题,探讨我国应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2007年美国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次贷危机,该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市场,还传染到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次贷危机引起人们对我国目前房地产金融状况的关注与思考,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的各种风险因素,与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在短期内虽不致发生金融危机,但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2007年2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针对愈演愈烈的危机,我们应该冷静地对美、中两国的房地产金融、金融监管方面的态度、经济结构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虽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银行系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但我国尚未形成房地产抵押二级市场,个人房贷的资金主要来源依然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并且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因此,当前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房贷危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价格高涨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引起了各方前所未有的关注。立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应遵循经济规律,需求和供给规律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主要规律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级贷款对流动性有很大的依赖性,其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使之在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因违约率的上升而孕育危机。资产证券化使低质量的贷款通过分拆、打包、出售转移了风险。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漫长的销售链条和高杠杆率在流动性紧缺的情况下放大了风险。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次贷危机的扩散。次贷危机与华尔街和评级机构的贪婪和道德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人的透支消费助推了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对金融安全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土地金融放大机制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房地产市场发展对杠杆率的放大作用,并评估房地产税在去杠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发现,地方政府采用土地金融方式进行融资放大了宏观经济波动,造成宏观杠杆上升。无论是对存量房地产还是流量房地产征税,房地产税均可以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和杠杆率。福利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房地产税税率与消费补偿呈U形关系,当房地产税税率较高时,需要补偿的消费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8.
焦谯 《经济研究导刊》2009,(35):161-162
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出空前的危机,随即席卷全关并波及全球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重新从根源上分析危机爆发的成因,吸取次贷危机教训,进而得出政府应加大对房地产市场合理调控力度,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审慎进行金融创新,要重新认识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和定位等措施来防范此类危机在中国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股票市场存在杠杆性,具有不对称的特点.使用EGARCH模型,分析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股市对信息的反应特征,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至次贷危机爆发前,利好消息能比等量利空消息产生更大的波动,沪市存在反杠杠效应;而次贷危机爆发后,沪市恢复了杠杆效应.这与我国股市的特点与诸多因素相关.必须在市场建设、投资者教育、投资者结构优化及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房贷模式的改变是次贷危机的初始原因,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衍生品的创新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而融资杠杆使损失放大了N倍,进而辐射到了全球金融系统。在国际和国内经济的急剧变化下,中国经济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信用评级部门的评级标准及信贷政策,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加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2008年7月,美国资产价格泡沫依次破灭,许多持有次级房贷的银行和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金融产品的风险及流动性短缺进一步扩散,并引发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到2008年7月,历时近一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一度似乎出现缓解迹象,甚至有些国际金融机构和学者乐观地估计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实际上今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业持续低迷、房价继续下跌,在恐慌情绪下许多美国银行业股票被抛售,银行挤兑现象不断增多.从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2.
金融脆弱性与美国金融危机: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作为一种信用危机、道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表现出其"传染"的整体性和快速性以及政府处理危机的主导性和一致性特征,并使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系统性、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教训深刻,值得吸取.应充分认清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持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徐萌 《经济师》2011,(3):42-44,46
自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其影响已经从金融体系扩散到了实体经济领域,不仅使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也延缓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文章将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与金融系统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解析金融危机,提出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在于过度金融创新、道德风险的影响、金融监管不到位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激化。并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房地产泡沫破灭所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让全世界都深受其害,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经济泡沫的威力.而国内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也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各种方法来测度北京市房地产泡沫,并通过实证分析来证明北京市房地产泡沫的存在,分析房地产泡沫对北京经济发展及社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被普遍认为是危机的罪魁祸首,我国的金融创新步伐也因此受阻。我国应当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抓住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领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加快金融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崔学敏  乔杰 《当代经济》2003,(10):13-14
地产金融热情高涨央行关注泡沫风险 我国房地产泡沫产生于1992年,当时房地产价格,特别是土地价格涨幅达到惊人的地步,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70%来自银行,当最高管理层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已经严重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果断出手切断了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渠道,避免了由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危机产生.  相似文献   

17.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是由金融行业的创新促使的,因为货币政策的不合理,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利造成的危机局面。其危机存在于证券化和衍生产品化的体系中,本文对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在对金融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金融监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中,政策无疑是最大的变数和影响因素.2008年随着趋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向全球蔓延,房地产市场呈现较快的下行趋势,市场信心明显不足,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这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已经开始不堪承受,众多的房地产企业纷纷陷入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与扩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泡沫破裂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根源。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快速向系统性金融危机演变,关键原因是次级抵甲贷款债券及其衍生品具有内在的风险扩张机制。次贷市场不透明和缺少流动性保障的交易机制、评估普遍存在“助涨杀跌”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不力、营销模式隐含了很高的道德风险等制度性因素,也对次贷市场的风险集聚和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条件正日趋成熟。但同时金融创新也让国人看到了它的风险,特别是去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令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拖累,并且还在逐渐加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减缓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决心和金融创新步伐,而且还应当以此为戒,全面总结此次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