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1年世纪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急速下滑,股市剧烈动荡,油价大幅升降。世界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4.7%降到2001年的1.4%,2001年世界贸易增长0.3%,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从2000年的1.27万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的7600亿美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陷入衰退是2001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美国2001年增长1.1%,低于2000年的4.1%;欧盟2001年增长1.7%,低于2000年的3.4%;日本2001年增长不到0.4%,低于2000年的2.2%。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亚洲国家发生金融动荡,新加坡和台湾已陷入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处于一个激烈变革时期,经济增长扑朔迷离。一方面,高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深刻,捌 新经济高增长、低通胀、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正在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旧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世界经济一些固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再加上中、美、俄、日等大国政治关系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力量的作用将使世界之交的世界经济处于起伏波动中,影响其增长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阴云密布。美国股市持续暴跌,经济呈现衰退趋势;日本经济停滞、货币贬值,通货紧缩愈益严重;欧盟经济增长乏力;东南亚一些国家政局动荡,经济复苏受阻;南美经济也危机四伏。受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低迷状态有可能持续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经济走势 2001年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油价大幅升降。世界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4.7%降到2001年的1.4%,2001年世界贸易增长0.3%,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从2000年的 1.27万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的7600亿美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陷入衰退是济的突出特点,美国2001年增长1.2000年的4.欧盟2001年增长1.72000年的3.4日本2001年增长不到0.4%,低于2000年的2.2%。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亚洲国家发生金融动荡,新加坡和台湾已陷入经济衰退。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4%(世界银行预测增长率为1.6%),其中美国增长…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全球信息总量呈爆炸性增长,世界上每过1小时即产生20项新发明,每过一年就会新增790亿条信息;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眼花缭乱的经济万花筒背后,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信息经济到来了,它在改变着现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整个世界的经济走入低谷的形势下,我国的经济连续几年高速、稳定地增长,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国民人均收入水平逐步上升。由此可以看到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地增长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从另外一些国家发展的实例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另外一种结局。在上世纪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等地区的经济也是迅猛增长,并出现了亚洲“四小龙”成为经济发展的“神话”,但也正是这些“神话”最后的经济增长成为“泡影”。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经济增长只注重百分比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回顾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上,运用动态最优化和博弈论研究了财政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影响,并结合1978~2002年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本文结论认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改革从国有企业开始源于经济增长和财政两个方面的原因;在1986-1993年中央政府长期背负财政赤字是1990-1993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分税制”改革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货币政策和国有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8年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现在世界各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和衰退。2008年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快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萎靡的世界经济同样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把2009年经济增长的目标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和改革带给 1999年的任务是:运用间接调控工具,促使经济回升,尽快扭转物价下滑的局面,防止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发生。 一、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 1999年第一季度经济保持了1998年第四季度的回升势头,表现在: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较1998年全年高出2个百分点),GDP增长8.3%(较1998年全年高出 0. 5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国有部门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2。7%,增幅同比高出12个百分点;从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来看,由于金…  相似文献   

9.
一、1996年以来的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状况。1996年以来世界经济从1995年的减速转向回升,经济和金融环境总体上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继续扩张。世界通货膨胀减弱,各国比战后任何时候更注重合理的价格稳定;许多国家解决财政不平衡问题的决心加强,这有利于控制长期实际利率和鼓励更多的投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基本与总体目标一致。1996年美国、英国经济增长强劲同时通货膨胀率低,日本开始回升,加拿大复苏的势头加强,但是西欧经济增长率下降。许多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和通货膨胀有少量合理的增长,中国、西亚和南亚经济有了长足的…  相似文献   

10.
易宪容 《英才》2008,(5):32-32
从2002年开始,各国政府及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经济的失衡,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在于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而造成的中美贸易顺差过大,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改变这种经济格局,就能够让世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有可能正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2008年下半年或后年有望进入“温和调整期”。一个代表性的指标就是国内消费,这项多年低迷的经济指标今年以来突然提速增长。消费增速明显加速是经济增长处于繁荣期项部区域的一个重要信号。不过,当消费增长达到顶点时,投资增长便会明显回落,经济增长也随之回落”。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说最高点则可能出现在2008年前两个季度。  相似文献   

12.
黄卫平 《经济界》2007,(5):28-31
2003-2006年,是19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4年。美国、日本和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体,总体增长情况良好,继续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中国、印度、俄罗斯以及巴西(BRIC,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力量。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竞合格局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元,增加了16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充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氛,政府励精图治,以民心为己心,其出台的政策,从农业的责任制到乡镇企业的星火燎原,莫不从善如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魏加宁日前在“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金融论坛”上演讲时称,世界经济有可能面临“滞胀”风险。魏加宁谈到当前世界经济状况时认为,美元大量注水,导致大宗商品等的相对价格暴涨;美国消费过度,放松银根只能导致通货膨胀,而不会拉动经济增长;新兴工业化国家为防止热钱流入,不得不收紧银根,从而导致增长放缓;另外,目前世界缺乏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  相似文献   

16.
台湾海峡两岸恢复直接贸易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引言 在过去20多年中,东亚的中国经济,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经济高速增长。台湾和港澳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70年代跻身为第一代亚洲小虎;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实行经济改革以来,以其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瞩目世界。1979-1996年间,中国大陆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其后三年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两位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章晟曼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上说,尽管中国,望在2030年、204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仍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经济高速可持续增长和消除发展不平衡等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态势已日渐明显。从资本市场来看,公开交易的全球股票价值从90年代初的97000亿美元增加到世纪末的260000亿美元,增长了近三倍。而外国直接投资,即对公司和资产的投资,而不仅仅是股票投资也增加了,从1990年的209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1000亿美元;同时,跨国公司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三大趋向:欧洲经济停滞不是一个短期性的问题;日本对全球的量化宽松政策推波助澜;美国可能通过页岩气开发实现能源自给 全球金融危机大幅削弱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客观上支持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将会日益减弱。  相似文献   

20.
宋长泽 《价值工程》2023,(28):62-64
利用我国2008—2019年的统计数据,以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为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门槛维度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槛维度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具备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第一门槛值到第二门槛值时,数字经济作用农村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显著;从空间溢出角度分析,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