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捷 《市场周刊》2005,(20):45-45
中国陶瓷发展历史悠久,但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迅猛发展却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事,今天,中国的建筑卫生陶瓷已成为世界生产和消费大国。不仅从产量上名列世界前茅,而且质量和技术也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上下。  相似文献   

2.
识真辨假     
面粉并非越白越好"面粉并非越白越好,好面粉应为奶黄色",在2007年9月26日召开的"硒强化小麦粉及面制品生产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上有权威专家指出。著名谷物科学与工程技术专家、武汉工业学院教授李庆龙说,我国消费者目前对面粉色泽的认识有偏差,其实"面粉并非越白越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机械市场发展也将形成新的特点:包装机械技术含量日趋增加,远距离遥控技术、步进电动机技术、自动柔性补偿技术、激光切割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都将更多地运用在包装机械上。包装机械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很多零部件不再由包装机械厂生产,而是由一些通用的标准件厂生产,某些特殊的零部件由高度专业化的生产厂家生产。  相似文献   

4.
面粉车间是通过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工艺流程将原料小麦加工成食用面粉的粮食加工车间。基于面粉车间内部较多的工艺提升流程,面粉车间的建筑高度一般都会超过24 m,属于高层工业厂房,建筑防火依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进行设计。笔者近几年在对全国各地各种产量的面粉车间进行建筑设计时,发现了一些在建筑专业易出现纰漏或者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5.
杨帆  祝鹤 《粮食流通技术》1999,(1):14-15,1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面粉消费不论从产品档次,还是从面粉品种上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粉后处理技术以适应人们日趋提高的生活要求就成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面粉散存立筒仓的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一。面粉散存仓是从打包机上扩大的料斗发展而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面粉24小时生产而仅白天打包的需要和实现面粉生产的散存、散装和散发,从而大大的节约生产和销售费用,因此散存粉仓的设计与施工是十分重要的。面粉是一种十分细小的粉状物质,是一种两相物质(固态和气态),它同…  相似文献   

6.
“分层碾磨”制粉新工艺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制粉工业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分层碾磨”制粉新方法的应用实例概述,介绍了动态润麦、分层加工及灵活的超短型粉路能生产出粉率高营养丰富的优质面粉等加工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面粉散装运输是面粉在流通领域中的技术革命,面粉在运输过程中不用袋装,而用散装车、船等专用工具直接装载面粉进行运输。采用面粉运输技术,面粉由面粉厂的面粉散装仓中直接装人散装车、船,运送至面制食品厂等用户,将面粉用气力输送技术从车、船中输送至用户的面粉接受散存仓中。用户生产使用面粉时,再用气力输送技术将面粉直接送至生产车间。面粉散装运输较之袋装运输,节省了面粉厂的面粉打包、堆包工序,流通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搬运工序,食品厂等用户的堆包、出包工序,简化了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对制粉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大的食品企业为了增强工业化生产程度,并保证在面粉在运输和储藏中不被污染,要求供应商提供散装面粉。面对市场的变化,我公司不失时机地新增面粉散运系统,以此去多占市场份额。为了使新增的散运系统起点较高,通过对国外多家面粉公司的考察、学习,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车间的实际情况,分步实施了面粉散运系统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成朝晖 《商场现代化》2007,(11X):356-356
一、发展简况 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上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也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然而,我国现有制药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多数为中小型许多企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有上百个品种的生产能力过剩.供不应求的品种寥寥无几。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制药企业多而散、生产能力过剩.资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战略不对路,市场操作理念落后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不断完善并与国际接轨,中国房地产创新水准和产品所富含的科技水平会越来越高,建筑的智能化会为中国建筑的面貌与功能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建筑的智能技术与产品的优化集成,与信息化、网络化等名词也会成为下一步楼市创新的主题。而随着目前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面粉工业正在推广营养强化面粉以改善公众营养健康。本文综述了营养强化面粉的发展现状,推广营养强化面粉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于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芸 《市场周刊》2020,(15):0144-014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的经济态势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最主要表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善上,并且对建筑房屋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化。这就需要土木建筑工程认真地创新建筑技术,并且运用无损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当下,随着土木工程中对无损检测方法有了更高的标准,诞生了无损检测这一技术方式,并且该技术方式也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面粉行业高峰论坛会上,来自全国的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呼吁,尽快成立全国性面粉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合作,以推动面粉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面粉加工企业严重开工不足,日加工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有9800多家,日加工50吨以下的估计有4万家。制粉行业年生产能力超过8000万吨,而面粉的实际消耗量不足4000万吨,总开工率不足40%。专家们分析指出,这是国内面粉行业缺乏统一协调管理的结果。目前,面粉行业既无主管部门,也无全国性行业协会。专家建议,可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粮油工业专业委员会下,设一个全国性的面粉行业专…  相似文献   

14.
“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但对中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关键作用,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有重要影响,对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在3月29日参加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发言时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全国建筑总面积已经超过400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正> 21世纪即将到来,中国的面粉加工业走势如何?前景怎样?笔者拟就目前我国面粉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些探讨。l 中国面粉加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1.l 各地区面粉加工业发展不平衡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粉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地区及全国的大城市相继从国外引进全套面粉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这些引进的工艺和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代表了20世纪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是提升传统米、面、油、饲料加工业。对大米加工业:提升现有精制米生产,大力发展配制米、营养米和小包装米生产,包装上水平、上档次;推动副产品综合利用,逐步向食品等高附加值产业转化。对面粉加工业:不断提高等级粉和专用粉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适销对路的多种食品专用粉品种,加强面粉品质改良技术的推广,合理利用添加剂,应用活性面筋、酶制剂、乳化剂、活性大豆粉等改善面粉品质,实施营养强化技术,至“十五”期末专用粉比例要达到10%以上;开展对小麦胚芽、麸皮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对油脂加工业:不断开发生产精炼油、高级烹调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阐述,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对原粮的接收管理、对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对面粉后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来解决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存在的生产技术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中国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历史沿革及有效性分析一)(四)节能建筑优惠贷款在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国债贴息政策中,节能项目列入技术改造的内容之一,享受投资贷款贴息的优惠。例如2001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提出对新型建筑结构和供暖技术的科研与试点示范工程;利用工业废渣、城市废渣和农作物秸杆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其他与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有关的材料、设备的生产应用技术与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享受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的面粉加工企业于80年代后期开始大量引进国外的制粉工艺和设备,供货方为英、法、德、意、瑞士、匈牙利六国的八家著名厂商,所提供的产品大都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这批引进设备陆续投入生产后,使国内的面粉工业和粮机工业均得到迅猛发展。以前只能生产标准粉和少量特一粉的工厂,经改造更新设备后,成了能够生产等级粉和专用粉的现代化面粉厂;延续生产多年未改型的各种老式制粉设备,也大都升级换代为80年代的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量中占优势份额,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如表1所示,我国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提高。这表明我国的出口已由出口原料和初级产品转向了加工制成品。但是,进一步分析出口的二次结构会发现,在制成品出口中大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产业内分工理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也存在资本密集型环节;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中国当前既生产和出口计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