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黄翔 《广告大观》2008,(7):114-115
2007年,是全国省级卫视激烈角逐的一年,卫视阵营格局发生了更大的分化。根据CSM的数据统计,2007年频道收视份额超过1的卫视频道由2006年的3家上升到7家,几家强势卫视的总体收视份额大幅增加,占到卫视整体的半壁江山,而其他卫视差距逐步缩小,成为弱势收视群体。省级卫视全国市场集中度提升,使得省级卫视的竞争态势演变为两边倒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以来省级卫视频道同质化弊病频遭恶评的困境下,重新定位成为省级卫视改版求变、解除频道痼疾的重要一刀。而面对中央台15个专业频道已经将收视率高、观众规模大的多个大众专业类节目定位囊括尽收,早先出击的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也已经将而下最热门的娱乐和电视剧定位做得如火如荼,急迫寻找出路的其他省级卫视对于频道定位不禁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贵州卫视“新价值、新势力”的资源推介暨客户答谢会上,贵州电视台白芳芹台长敢为天下先,提出贵州卫视的“保位承诺”:2010年,在广告合作过程中,贵州电视台承诺贵州卫视频道,每月在35中心城市网晚间黄金时段(19:30—23:00)所有省级卫视排名中不低于12位,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省级卫视整体快速发展、谋求创新突破的一年,也是重庆卫视快速崛起、实现全国化和市场化蜕变的一年。一方面,重庆卫视收视节节进阶,影响日益辐射全国。另一方面,重庆卫视“故事中国,人文天下”的频道定位进一步明晰,频道特色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5.
省级卫视在2006年或绝地反击,或挣扎突围,或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一而足。考察省级卫视的竞争与运营路径,误区多多,以下几个层面或许能让人警醒。落地投入的过度竞争 目前,全国上星频道已经超过了50家。对于上星频道,覆盖必须进入有线网,但在有线网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资源紧张。  相似文献   

6.
省级卫视频道在近10年的拼搏厮杀中已见自热化,显而易见的是,卫视在省级媒体中是既属门面频道也是省台的主创收的频道,所以无不将台内最优质的资源投入其中,各个领导也都希望将省级卫视作为省台的招牌频道,使其成为宣扬台威的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7.
候明建  谢黎 《广告导报》2006,(12):96-98
自2004年媒介金牛工程成立伊始,省级地面频道成为继央视、省级卫视后,人们关注的又一媒体群。处在电视媒体三级中的省级地面频道,夹在卫视和城市台之间,上不能“登天”,下不能“入地”,处境颜为尴尬。具有全省覆盖优势的省级地面频道,由于机制,经营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竞争不过同处一城的省会城市频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陕西卫视,一个给人以联想的卫视。 这种想象首先来自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十三朝古都之所在;而联想的焦点集中在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人文底蕴:它们是怎样的,它们将如何存续?其次,一个具有人文传统和人文气质的省级卫视频道,将如何在今天的卫视竞争中坚守其人文气质,开拓自己的成长空间,如何在泛娱乐的节目竞争中开辟一条突围之路,如何向世人展现其与时俱进的锐气与风貌,在新一轮的频道改革中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9.
2010年,安徽卫视表现非常给力,收视、覆盖都取得了大幅的提升,大剧营销也成为我们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省级卫视间的区隔更明显 近3年来,省级卫视频道组整体市场份额逐年上涨,2010年更是首次超越中央台份额,稳居各频道群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改写了中国的电视版图。  相似文献   

10.
袁方  谢颖 《广告导报》2005,(12):112-113
收视率数据显示:国内卫视频道2005年上半年加快分化步伐,“马太效应”在频道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上都有所体现:收视份额超过1%的卫视数目减少,收视份额位居前五位的卫视占全部省级卫视总体份额的45%,垄断格局初显雏形:从广告收入来看,几个强势省级卫视2005年上半年收入已经轻松超过3亿元大关,而部分弱势省级卫视全年广告收入也不会超过5000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集团分化日益明显,机遇转瞬即逝。2005年对于大部分省级卫视来说必须做出抉择:或者拼力~搏,晋升到全国性频道行列;或者退守本地,甘作地面频道。在这场事关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重庆卫视厚积薄发、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1.
袁方 《广告导报》2005,(11):170-172
近几年.中国电视市场格局风起云涌。随着电视收视人口的日趋饱和,电视台进入份额竞争时代。一个频道收视的提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的下降。中央台作为国家台,占据着35.32%的市场份额,31个省级卫视中底子厚,资源多的频道竞相努力完成从省级台到区域台的升级.从区域台向全国性频道的转型。这其中.湖南卫视称得上是挺立潮头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蒋英 《中国广告》2006,(2):98-100
回望刚刚过去的2005年,我国省级卫视频道数量增加到37 个,而且还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全国电视人口增加到了12.54 亿,电视家庭则为3.68亿户;省级卫视累计覆盖人口保持持续增长,达到了111.3亿人口。一方面,各省级卫视频道对观众市场的占有是以对覆盖渠道的占有为前提,有限的覆盖渠道资源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就在国内省级卫视刚刚兴起频道定位的时候,江苏卫视率先走上特色化定位这条路,并提出了“情感特色”这一频道定位。随着国内卫视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受众收视行为的日益分散。江苏卫视决定进行品牌定位的升级,从“情感天下”提升到“情感世界”这一高度,更加关注受众的内心情感诉求。与此同时,江苏卫视在情感节目、综艺节目、选秀活动、大型晚会、电视剧等各个领域出现了集群式爆发。目前,江苏卫视全天、晚间收视和广告创收都稳居全国省级卫视第二位,跻身中国最优秀的省级卫视频道行列。  相似文献   

14.
业已过去的2004年,中国电视媒体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单从电视媒体的生命线——广告收入来看,也呈现了与往年不同的景象。据克顿顾问分析,中央电视台2004年总体广告收入超过80亿元,平均单频道收入为5.7亿元左右。同时,湖南卫视单频道收入超过5亿元,荣膺省级卫视广告收入冠军,安徽卫视、山东卫视等媒体的广告收入也超过了4亿元。而同样是省级卫视,某些弱势频道2004年的广告收入仍然在5000万元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15.
媒介     
《国际广告》2009,(12):148-149
卫视频道广告价格高涨达30%10月27日,贵州卫视频道宣布2010年晚间电视广告价格上涨45%。同时承诺每月在35个中心城市网晚间黄金时段所有省级卫视排名中不低于12位。如果收视排名每下降一位,广告执行价格降低10%,并在下月支付广告费用时直接扣除。其他卫视台2010年的价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江苏卫视晚问平均价格增长31%,山东卫视增长29%,浙江卫视平均增长30%,湖南卫视增长37%,安徽卫视平均涨幅15%。这远远超过往年10%左右的增幅。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频道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外部,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受众不断蚕食的现状;内部,面临着央视和各级地面频道对收视份额的抢夺。一边是蛋糕越来越难以做大,一边则是在不断挤压的夹缝中各家卫视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突围,建立卫视频道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卫视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崔燕振  陈洲 《中国广告》2007,(4):119-121
根据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责任公司(CMMR)2006年全国电视频道覆盖率调研数据,15家中央电视台卫视频道及3家中国教育电视台卫视频道在全国平均覆盖率为51.4%,37家省级、副省级卫视频道在全国的平均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至2008年.中国电视市场经历着从资源竞争到品牌竞争的发展时期。央视作为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仍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省级卫视各出奇招,攻城掠地。城市电视台从异军突起到销声匿迹,上演了一出出夹缝中求生存的悲喜剧……在整个的过程中,省级地面频道所扮演的竞争角色特殊而微妙,它一方面面对着来自本省卫视的挤压,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与省内主要城市台的正面交锋……  相似文献   

19.
《大众电视》杂志发布“2006年中国电视十大新闻”,“四川卫视异军突起,跃入全国省级卫视收视十强”位列其中。从2006年初全国省级卫视排名20位之后,一举进入前十,四川卫视无疑是进步最快的频道。进步如此快速的主要因素,是号称“中国第一故事频道”的“天下故事”的定位。这个定位,迅速提升了四川卫视的品牌形象,为观众提供了新体验,也给广告客户创造了新的传播价值。2006年,  相似文献   

20.
霍巧中 《广告大观》2007,(1S):112-114
2006年11月1日,随着陕西卫视新版节目的正式开播,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筹备期后,全新定位的陕西卫视终于闪亮登场,“陕西卫视 人文天下”的频道呼号也跃然而出。全新定位后的陕西卫视旨在要打造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综合频道,这在目前的频道定位大潮中,其“具有人文特色的综合频道”定位可以说是近年来频道定位“人文内核”的全面升级,也是陕西卫视在泛娱乐化时代背景下立足自身资源实行的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