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诸大建 《环境经济》2012,(Z1):105-106
在曲折的延期、假草案闹剧之后,最终,南非德班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宣布继续《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实施。同时,不晚于2015年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从2020年开始共同承担有法律约束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与此同时,绿色气候基金正式在德班启动。此前,我们就预料德班会议会有三种可能性。对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来说,最乐观的一种预  相似文献   

2.
在经过48个小时几乎不间断的密集磋商,比原定的闭幕时间延期一天半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于德班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清晨终于落下了帷幕.通过14天马拉松式的谈判,大会通过决议,建市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这标志着,德班气候大会几经转折后交出了一份积极的答卷.但,这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3.
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主要任务有两个:一足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12月31日到期,德班会议能否决定发达国家这个议定书的二期承诺;二是2010年在坎昆气候会议十说的富国出资帮助穷冈应对变化的“资金承诺”能否落实。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1,(26):22-25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于2012年到期。如何迅速形成一份规范第二承诺期的国际法律协议,以续签《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5.
2011年的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12月31日到期,德班会议能否决定发达国家这个议定书的二期承诺;二是2010年在坎昆气候会议上说的富国出资帮助穷国应对变化的"资金承诺"能否落实.  相似文献   

6.
《经济咨询》2005,(2):6-6
经过多数缔约方多年共同努力,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求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2月16日终于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将在更深层次上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COP16)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CMP6)在墨西哥坎昆市举行。会议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确定的双轨制谈判方式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终通过了193个缔约方联合签署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坎昆协议》(Cancun Agreement)。  相似文献   

8.
魏然 《经济月刊》2009,(9):50-52
历经重重困难与阻碍才得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京都时代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9.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第17次全体缔约方大会(COP17)在南非德班召开。由于《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在2012年到期,本次会议决定着议定书第二期能否顺利地延续下去,哥本哈根大会闹剧如果再次出现,那全球环境无疑将遭到  相似文献   

10.
陈林  万攀兵 《经济研究》2019,54(3):55-71
面对新一届美国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中国政府要不要落实《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继续投身国际环境合作?作为《巴黎协定》的早期探索版本,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可为相关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一个较好的"反事实框架"。为此,本文以《京都议定书》唯一的南北国环境合作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为研究对象,手工搜集国内3027个工厂级CDM项目的空间地理信息,构造包含30773个观测点的2001—2012年空间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京都议定书》的政策效果,并量化出中国在近年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减排贡献。结果表明:《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对控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政策效果。与国内大部分环境规制文献不同,本文不局限于研究某一次宏观环境政策变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是使用更微观的工厂级清洁生产项目及其附近的污染物数据,进行较科学而细致的公共政策评估。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为当前我国政府应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提供部分决策依据,更回应了部分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减排效果和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减排责任的政治质疑。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此次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正式名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而进入倒计时状态时,全球190多个国家的代表按时坐到了非洲德班国际会议中心的谈判桌前,以试图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为2013年到2020年全球各国的减排勾勒出一幅具有约束力和协同性的新框架与机制。然而,  相似文献   

13.
布什为何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致函参议员Hagel、Helms、Craig和Roberts,阐述了布什政府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京都议定书》的观点。布什在信中说,“我反对《京都议定书》,因为它把世界上80%的人口,包括人口大户,如中国和印度,排除在减排义务之外,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危害。参院95∶0的投票结果表明大家一致认为《京都议定书》是不公正的,也不是一个能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手段。”3月28日,布什进一步通过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表示,美政府已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京都议定书》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国际间的合作关系,理顺各个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并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来解决《京都议定书》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几个欧洲国家已经明确表示了要彻底放弃核能的愿望。然而,这一立场似乎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严重的问题又产生了冲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所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已于今年2月16日开始生效。该议定书要求各签字国承担义务,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将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按其所分配的排放量以内。  相似文献   

16.
马玉霞 《经济师》2006,(2):89-90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细则”,《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回望《京都议定书》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政治、外交、文化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对《京都议定书》生效提供了催生力,而经济“诱因”作用同样十分显著。我们认为,围绕《京都议定书》引发的思考,可以为转型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清洁发展机制对我国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驰  邵梅丽 《经济论坛》2006,(22):67-69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使全球气温日益升高。这一全球气候变化将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为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1992年由各国政府共同参与并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希望能通过此公约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1997年在东京会议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在UNFCCC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排义务,即38个工业化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的承诺期内,把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排放水平平均大约降低5.2%。  相似文献   

18.
<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以下简称CBAM)于5月17日正式生效,尽管只是欧盟内部法律,但是其影响不亚于《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如果说《京都议定书》拉开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序幕,《巴黎协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责任与行动目标,那么CBAM则是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责任体系,将减排责任传导至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9.
所谓“绿色壁垒”.是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在西方国家以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加以规定和实施的文件、协议中可以找到广泛的法律基础.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15日俄罗斯联邦政府会议审议了俄罗斯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进展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