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的能源现实能否承受得起汽车时代的能源消耗 中国的能源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石油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了一倍,从1993年的每日291.3万桶增加到2003年的每日598.2万桶,占全球石油消费比例从4.4%上升到7.6%,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消费量达到约2.5 亿吨,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全国汽车耗油3050万吨,占汽油消费总量的52%.今年预计总消费量将达到2.9亿吨,对外石油依存度也将由2004年的43%,2005年有可能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2.
缅甸佛塔     
缅甸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有80%的人信奉佛教,因此,缅甸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缅人的整个生活都充满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国民经济在2000年出现了重大转折,经济增长速度回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企效益明显改善以及社会经济预期向好等。然而在整个经济世界里,仍然是喜忧参半,这些事件与潮流,在世纪之交的一年里,告诉了我们很多! 资本市场风云变幻 2000年中国资本市场惊涛骇浪不断,这一年里,几乎所有业内大变革都与资本市场有所关联。 国企巨头频敲国际门 中国联通、石油、石化等国企巨头纷纷主动出击,在香港、纽约寻求资本市场突破。11月13日中国主要的海上原油生产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计划书…  相似文献   

4.
风靡世界的“绿色消费”浪潮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全球掀起了“绿色消费”潮流。所谓“绿色消费”,通常泛指从产品设计、生产、行销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条件和要求。人们一提起“绿色消费”来,自然会联想到葱郁的植被,茂密的森林...  相似文献   

5.
全球掀起了“绿色消费”浪潮所谓“绿色消费”,通常泛指从产品设计,生产、行销到销费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为达到上述目标,“绿色消费”品便应运而生。据国际经合组织统计,目前世界“绿色消费”总量突飞猛进,其规模至少在2000亿美元以上,预...  相似文献   

6.
<正>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近来,关于能源的话题牵动着国人的心。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并将在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1%,可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而在过去的一年里,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中国石油进口上升了9%,达到1.2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情况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在中国还不普遍.但是大学生打工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大学生打工的现象也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看世界各国大学生的打工状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后一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剧烈动荡,先是一路暴涨,直逼40美元一桶,欧佩克4次提高原油日产量都未能稳定油价,到年末又大幅下滑,油价的动荡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使国际社会一片恐慌。  相似文献   

9.
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9112万吨,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1%。中国石油进口在消费中所占比例已达40%。外界曾估计,到2015年,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会达到50%。而按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今明两年中国的石油进口就有可能达到这一比率。中石油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别为2.7亿吨、3.10亿吨、3.5亿吨和4.0亿吨。[1]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国际能源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必须了解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才能更好地预测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只有了解主要工业国能源战略的变迁,了解世界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研究其消费现象对研究整个社会消费趋向都有很大的意义,因此文章以手机消费作为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为大学生培养自我消费观和大学生市场分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漫 《中国经贸》2006,(10):78-78
2006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超过5%,达到32000万吨。根据中国商务部的一份研究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石油消费国,中国减少了石油出口,增加了石油进口量。中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中国生产原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净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40.1%。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国际油价上涨已引起中国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9,(28):34-34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8日发表的最新年度报告预计,由于世界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萎缩,全球原油需求将长期保持低迷态势。OPEC由此表示,在这种形势下,OPEC在增加供应方面进行的投入增长速度减缓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4.03吨油当量的26.7%,英国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中国人均装机仅0.3千瓦,为美国人均3千瓦的1/10。中国原油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6.31%,而美国进口原油占世界贸易量的26.9%,日本进口原油占世界贸易量的11.3%,中国原油进口量是美国的23%,日本的56%。”这一组数字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可见,中国已成为能源的需求消费大国。因此,如何节能,如何利用再生能源,如何少用能源多产出效率成为一道难解的课题摆在中国政府面前。  相似文献   

14.
保险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财和保障措施之一.我国保险市场巨大消费潜力已经吸引众多国内外的保险公司的关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保险企业的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环境、消费需求、保险公司资金规模、服务水平、行业监管以致整个市场体系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环球时讯     
《宁波经济》2009,(5):10-11
欧佩克再度下调2009年世界原油需求预期 欧佩克发表的最新一期国际原油市场月度报告中预计,2009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将为84187/桶,比2008年的8555万桶下降137万桶,降幅为1.6%。该报告指出,经济下滑是国际原油市场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北美、西欧国家的原油需求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在阐述我国粮食的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现状基础上,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粮食安全背景下提出了加强我国农业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石化工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石化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对实现我国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世界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一是世界石油市场总体上继续保持供略大于求的基本态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03%,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01%。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6.97亿吨,石油消费量为36.37亿吨,供求相对平衡。据预测,2020年世界石油消费将达…  相似文献   

18.
丹尼 《沪港经济》2006,(2):59-59
日系汽车领跑中国车市 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汽车市场.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预计,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汽车市场消费总量将超过日本,排在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二.尽管日本的汽车厂商不断采用本土化策略开拓中国市场,但他们如何应对铭记在亿万中国民众心里的上个世纪那场战争痛苦的回忆呢?  相似文献   

19.
对新的石油消费中心的争夺日益加剧 1.石油消费中心转移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世界石油的消费中心正在悄然发生第二次转移.第一次,由欧洲转移到北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美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区.而这一次世界石油消费的中心正在由北美向亚洲新兴市场迅速移动.亚洲的石油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猛增长,并成为与北美、欧洲石油消费量基本相当的重要地区.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下去的话,亚洲终要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石油经济学家据此可以大胆预测,亚洲也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科技化和科技的文化化,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以上海为例,文化消费在市民的生活消费上占有的比重已经较为可观,各类文化产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幅度与增长速度的能量,文化竞争力已成为上海与国内和世界各大城市竞争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高校文化产业在整个城市文化产业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高校在引领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推进器"和"孵化器"作用,也已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认同、关注和重视.文化产业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被经济界和文化教育界视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