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经历过不同的通货膨胀阶段。它们在整治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发展中,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政策系统,其中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一、在反通货膨胀中曲折发展的南朝鲜经济南朝鲜经济的飞速发展举世瞩目,但其经济发展也经历过一个从高通货膨胀向相对稳定方向转变的过程。自40年代中期开始,通货膨胀持续了30多年,直到1981年才基本上得到控制。南朝鲜的通货膨胀在不同历史时期特点各异,当局的对策也各不相同。各时期发生的通货膨胀大体上可分为物资短缺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黑字型通货膨胀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一、三十五年来的物价变动 (一) 战后初期(1948—1961年) 战后初期,南朝鲜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平定粮价问题。1948年4月末的粮价是每斗米1,320元(南朝鲜元,下同),到同年8月末,米价暴涨到2,600元。此后粮价一直处于暴涨暴落状态。1948年美国向南朝鲜提供1.8亿美元和1949年1.2亿美元援助,为南朝鲜提供了控制通货膨胀所必需的物资,并为生产能力扩大和物价的全面稳定打下基础.1950年3月,当局提出实行“稳定经济15项原则”的控制通货膨胀措施,由于朝鲜战争爆发而告落空。  相似文献   

3.
向松柞 《新财经》2013,(9):12-12
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既没有刺激产出快速增长,亦没有导致通货膨胀。“高货币、低增长、低通胀”成为全球经济新现实。  相似文献   

4.
1994年内蒙古物价过快上涨原因分析与思考朱晓俊(内蒙古计委经济研究所)一、基本估价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与此相伴的是物价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内蒙古也面临着物价过快上涨的压力。统计表...  相似文献   

5.
近期对南朝鲜研究的文章颇多。经众多学者专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归纳分析认为,以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南朝鲜经济就其原因讲,是人谋与时运两济,就其结果而言,是欣喜与忧愁并存。一南朝鲜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有利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了相当的物质基础。它的经济从混乱到恢复到高速增长以至经济调整,再到经济中速增长时期,经过了以“美援”为主要支柱的统制经济到以“替代进口”为特征的经济开发的转变;从“替代进口型”发展战略到“出口主导型”发展战略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到“民间主导型”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李宁 《重庆经济》1994,(1):21-25
1993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物价呈现出强劲上升势头。1993年9月,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5.7%(其中35个大中城市上涨20.7%),零售物价上涨了14.4%。物价指数自年初开始持续两体数增长的事实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中等通货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期,中央数次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从“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到“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再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逐渐成熟的宏观调控艺术。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一季度多项物价指数继续温和回落,主要是因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一粮价明显回落。尽管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快速增长,但多数生产资料价格相对于去年三、四季度明显回落。通货膨胀的成本和需求推动因素都不强,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归纳起来,一季度物价增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自1984年以来,我国物价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第四季度零售物价总指数同前年相比上涨了4.2%。有人认为,在我国初露端倪的通货膨胀属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而应采取全面紧缩的对策。然而,1985年以来,物价上涨率却有增无减,1~8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又比上年同期上升7.7%。这就引起人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对策的再思考。一要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性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就有必  相似文献   

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基调是“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的反通货膨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战后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我们可以认为,政府当局所推行的反通货膨胀政策相当成功。经济复兴时期(1945~1952年)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不仅消灭了恶性通货膨胀,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高速增长时期(1953~1972年),高速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没有带来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反通货膨胀政策所造成的良好经济环境。一、经济复兴时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刚刚结束战争的日本,由于生产瘫痪,物资奇缺,以及战争结束所释放出的潜在购买力,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和物价普遍上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近年我国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趋势性增长,并由结构性通货膨胀向全面性通货膨胀演变。中央把全年CPI控制在4,8%作为2008全年的工作目标,但到2008年7月份,我国CPI已经达到5.6%,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通货膨胀现象不仅危及宏观经济层面,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物资生活,而且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也很大。带来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五过"现象,中国政府提出了"两个防止",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物价水平、缓解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在研究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归纳了当前物价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分析了当前物价结构性上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现阶段经济问题的积极回应,政府已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调控任务的转变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紧缩政策通常可以同时实现“两个防止”,而“一保一控”则意味着政策制定经常面临“两难冲突”。显然,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两个目标不能依赖单向的经济政策,必须发挥多种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术界对南朝鲜经济的研究,过去着重于揭露其官僚与垄断资本的勾结,从而得出“腐朽没落”的结论。但近年里看好其经济高速增长形势,发现很难对南朝鲜财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又出现避免对南朝鲜财阀作正面学术研究的倾向。我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了解南朝鲜财阀,都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南朝鲜经济的真实面貌,尤其是在今天南朝鲜经济进入新的转型期时,我们更应该及时追踪南朝鲜主要财阀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引言对于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来说,基于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的高速增长阶段是比较短暂的,如南朝鲜、新加坡就是如此。在这些国家的经济中,早期的劳动力剩余阶段业已结束,面临的前景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增长。政府的经济政策都向着高增值型产业的方向调整工业部门,以便保持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是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人们期待的“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平稳发展的时期并不多见,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可谓是“通胀通缩一线天,冷热之间求发展”。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到逐步回落,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现象,变化之快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从2008年初的“双防”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之间的联系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均创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的新高,特别最近半年来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正因为如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防”目标,即防止经济出现全面过热及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物价上涨是结构的,并不意味着了已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结构性物价大幅上涨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特别巨大,因此它变成了十分紧迫的民生问题。治理结构性物价过快增长,不能仅靠传统的升息等抑制总需求的办法,而要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9.
苏剑 《中国报道》2008,(2):68-71
2007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重要信息: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已发生较大变化。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为了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局面,政府对2007年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进行了准确判断,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功成身退,“从紧的货币政策”登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0.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的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就会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传导途径传播到国内从而引起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去年以来,中国国内物价持续上涨固然有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带动需求强劲以及供需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因素推动,但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以及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导致广义货币流动过剩,则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这也使得我国此次通货膨胀呈现明显的输入型通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