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于tsai一阶径向畸变标定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算法结合传统标定原理首先线性求解摄像机模型内外参数,作为初值,应用于带有二阶径向畸变,偏心畸变和薄棱镜畸变的图像矫正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6项畸变尺度因子。充分利用OpenCV视觉函数库对图像分步校正,避免了重复计算并判断透镜非线性映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系统标定精度,降低了计算时间复杂度,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单目视觉标定及立体视觉匹配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已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功能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一种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图像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框架,并讨论了机器视觉系统的真实性,其目标是扭曲真实的三维显示。针对智能交互问题,设计了基于ARM处理器的循证计算机显示系统,利用快速投影仪投影及其横向传播进行三维重建。确定畸变图像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CNN模型的深度学习方法。在项目过程中实现畸变图像的实时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修复效果明显,体积小,成本低,远离视界,人性化,人机交互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机械工件在线检测在自动化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实现识别过程的自动化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轮廓特征的机械工件自动识别系统,利用工业摄像镜机代替目视作为一个传感器,经图像采样、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识别等一系列的操作,可以达到机械工件识别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图像预处理环节及中值滤波的原理,并以机械工件为例,采用直接直方图二值化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比较了经典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次提出基于连通域的边缘提取方法;针对具体应用场合及机械工件的特征,提出利用位置与大小、形状等几何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工件。通过实验验证,显示出该识别算法所采用的方法具有工件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边缘信息对于图像理解有着重要意义,它既是图像分割的有效途径,又是特征提取的有效手段,也是SAR图像处理中研究的重点。文章深入分析了SAR图像的Ratios边缘检测方法,并针对Ratios算法存在边缘定位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atios边缘改进提取算法。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高检测正确率及较好的边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禹旺勋 《价值工程》2014,(22):205-206
针对计算机视觉摄像机镜头畸变对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摄像机标定方法。该方法是将非线性模型视为线性模型和畸变项的叠加,然后在主动视觉下利用线性模型下的正交运动的FOE(当物体或摄像机做纯平移运动时图像对应点连线的交点)点的关系,给出非线性模型参数的约束方程,从而实现非线性模型的摄像机自标定。模拟和真实图像实验均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4):97-101
为提高焊接机器人的生产效率,设计了eye-in-hand焊接机器人视觉系统,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焊接工件自动化识别与分类算法。根据工件特征,提取区域面积、凸性、圆度、小孔数目、外接圆面积比等几何特征和几何距作为分类器的训练数据输入量,完成分类器的训练。设计高斯混合模型、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完成对不同焊接工件的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响应速度快,且当工件位置、大小、角度都存在变化时,仍能快速准确地对工件进行分类,满足生产线上对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卧式加工中心工件平面校正,找工件孔心或外圆圆心建立XY零点,通常方法比较费时,如运用雷尼绍测头校正工件平面和寻找孔心,可以实现工件自动找正、自动建立坐标零点,省去人工找正的繁杂,免去人为误差,大幅提高了找正的效率。其方法主要是利用红外测头测碰采点,并根据测碰点的机械坐标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工作台偏转角度和各轴零点位置,最后写入零点偏置表而实现零点设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质量在线检测和补偿方法,该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曲线磨床上,是对传统光学曲线磨床的技术变革。主要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技术和在线补偿技术在数字化曲线磨床的应用,介绍了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构成原理,在线补偿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以上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可以实现工件曲线轮廓的数字化磨削加工,提高了曲线加工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质量在线检测和补偿方法,该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曲线磨床上,是对传统光学曲线磨床的技术变革。主要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技术和在线补偿技术在数字化曲线磨床的应用,介绍了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构成原理,在线补偿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以上技术的开发和实施,可以实现工件曲线轮廓的数字化磨削加工,提高了曲线加工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3,(3):283-284
消除动校正拉伸影响对改善地震数据的分辨率、提高地震数据振幅的保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校正拉伸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拉伸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切除。现代地震数据大多为长排列采集,动校正拉伸更为严重。本文研究动校正拉伸系数的计算,依据Fourier变换的基本性质形成消除动校正拉伸畸变的方法。算法实现是将CMP道集变换到频率域,取无拉伸的零偏移距道为参考道,求取非零偏移距道相对于零偏移道的拉伸系数,在频率域实现拉伸畸变校正。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对视觉中心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低速率视频编码常采用粗量化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快速的实时视觉中心处理算法。该算法将计算复杂度很高的视觉中心处理算法改进为只需简单的查表计算即可完成,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视频图像的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工业X射线检测中图像通过像增强器中的透镜成像后产生的图像几何畸变(桶形失真或枕形失真),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图像校正模型。并通过对大量BGA(球栅阵列结构的PCB)图像的较正验证,证实了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普通像增强器的图像畸变进行较好的校正还原。  相似文献   

13.
刘翔鹏 《价值工程》2010,29(25):163-164
背景图像的生成算法在视频交通检测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文章对已有的几种背景图像提取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一种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生成高质量的背景图像的算法。这种算法简化了运算过程,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提高了更新效率,更适用于实际的交通视频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张量投票算法在提取图像主观轮廓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用二维张量矩阵存储低分辨率图像各像素点所处的位置特征信息,并利用稀疏张量投票将特征信息进行加强,再使用稠密张量投票产生高分辨率图像对应的二维张量矩阵,此张量矩阵包含了视觉特性强的边缘信息,最后利用该边缘信息指导高分辨率图像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高分辨率图像信噪比高、视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量投票算法在提取图像主观轮廓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投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首先,用二维张量矩阵存储低分辨率图像各像素点所处的位置特征信息,并利用稀疏张量投票将特征信息进行加强,再使用稠密张量投票产生高分辨率图像对应的二维张量矩阵,此张量矩阵包含了视觉特性强的边缘信息,最后利用该边缘信息指导高分辨率图像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高分辨率图像信噪比高、视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9,(22):253-254
生成对抗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可以实现生成高品质图像、图像风格迁移、图像与文字交换、图像修复等众多方面的发挥。因此本文就生成对抗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JND技术应用到图像数字水印算法中进行了阐述。为了提高纠错能力,水印嵌入前经过Goppa编码预处理,然后采用一种基于JND的分类器将分块后的载体图像分类,以不同的嵌入强度将水印信息嵌入到载体图像中。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实现的水印具有很好的视觉掩蔽效应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曾华  杜大权 《价值工程》2013,32(1):167-168
介绍了图像的薛定谔变换的定义,并研究了图像的薛定谔变换性质在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应用。在图像中多个目标的内部和外部区域,利用图像的薛定谔变换得到,实现多目标轮廓的自动提取,以及实现图像修描。最后用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机器视觉最主要是使用计算机再现和人们视觉相关相近的某些智能行为,首先提取出事物对应图像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后实现对事物的检测和控制。工业或者制造业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主要是由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彩色光,单色光),输入和输出设备和图像处理软件所构成的。然而,种子填充是机器视觉中图像处理必不可少的部分,该算法的优点是不必关心填充区域的形状和位置,只要得到图像区域内任意一个或多个像素点,就能够进行填充了,本方法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因此很适合工业应用。本论文研究使用Visual C++6.0软件对该软件进行代码编写,根据在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本系统能够很好地契合工业或者制造业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张伟  曹广超 《价值工程》2011,30(2):189-190
几何校正,就是清除遥感图像中的几何变形,是遥感影像应用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处理工作。本文简单分析了几何校正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以ERDAS软件为例,对青海海东地区遥感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从而直观地表述了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完整过程。结果表明,几何校正的精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最主要的是控制点GCP的选取数量和选取位置。本次校正精度小于0.5个像元,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