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政府与民间逐渐走向良性互动的双赢选择。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社会团体通过权利诉求彰显主体性精神。在上海,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社会团体已经成为部分领域推动民间治理的重要力量,促进了上海社会治理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模式转变。关爱儿童成长环境质量家,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和万事兴"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渴望,也是管理者追求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要打造一个美丽、舒适的家,离不开美化家居的必备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建设已经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和政治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关键问题。其实,和谐社会建设最核心的要务是打破原有的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参与,民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种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团体、个人权利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可协调发展。迈向一种新社会公共性中国社会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模式,这个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4):234-237
社会治理不仅限于政府的治理职能,还包括其它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治理。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国家各个层面的创新中,社会治理创新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风险隐患期。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从传统的社会管理走向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因此,社会治理创新势在必行,其研究迫在眉睫。文章从社会公正、社会关系和社会风险三个维度,分析了社会治理的本质,其目的是发现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以达到构建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的同时,适应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的"单一化"社会形态逐步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社会化"形态转变,社会治理体制也由原过去政府主导的线性治理模式转变为交叉多样、复杂多变的网络结构模式,对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我们党又一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路径的深刻认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所以,只有创新和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才能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心理学探索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偏差与影响,心理安全与社会治理以及政府公共管理以中人的心理适应及社会支持等一些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些回顾.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政府招标审计委托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以社会团体为核心、以独立专家为依托的新审计委托模式———社会团体招标审计委托模式,以期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基础组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关系城市高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命脉。传统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体系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政府已意识到多重治理主体介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城市公民参与程度对城市基层社治理改革的影响毋庸置疑。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从公民参与视角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治理时代,重视引导公民参与,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承担的"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三、上海社会团体内部治理的困境和原因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市场发育早,多种所有制经济发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上海的社团组织快速发展,经过20多年的培育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核心和政府负责双管齐下的作用,充分带动社会团体与人民群众的参与,在科技引领和法治保障下,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的基层治理。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基层组织一定要着眼于现在、立足未来,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四、社会团体内部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实现路径 (一)目标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两权分离,同样,实行两权分离的社会团体,都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社团内部治理结构。狭义地说,社团内部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主要是会员)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安建增  何晔 《城市问题》2011,(10):86-90
社会自组织是美国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城市治理绩效的提升,它与美国城市政府之间有"参与—互动"和"合作—替代"两种关系模式。同时,社会自组织也为美国城市治理带来了一些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完善城市治理制度,发挥城市政府的"元治理"角色,培育兼具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的"好公民"。  相似文献   

12.
《住宅与房地产》2011,(5):74-76
社会治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治理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主体共同管理解决社会事务,强调的是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合作性、和谐性,强调治理方式的服务性而非管理性。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巨大转变。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治理也伴随着言论变革、价值选择和思想嬗变。本文从物业管理角度分析和研究了转型时期社会治理与物业管理之间的种种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以及基层范畴的变动,使得当前基层治理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对基层治理社会化的一种理论阐释,政府吸纳社会不同于行政吸纳社会,也不同于行政吸纳服务。通过对我国基层治理中政府吸纳社会模式的历史分析,当前"政府吸纳社会"模式在"场域"界限、目标体系、路径选择等方面推进基层治理社会化的实现和发展。政府吸纳社会在基层治理中的正式登场,其价值与限度表现为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治理,更应体现社会公平的价值目标;不应只是当作一种政府管理体制,更应注重"参与式行动"治理;不应只注重基层社会的治理机制创新,还应该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参与的模式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公共安全治理面临政府有效性不足的现状,公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着意识、动力与能力的约束,而转型社会的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安全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有序参与。公众作为参与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应该被关注。文章提出了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从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管理走向政府与公众参与的合作治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与公众参与的实践,提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中公众的社会网络化参与模式与实现策略,包括要构建透明化的法治政府,引入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及创新公众参与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的民间规制,是通过提供自愿性的国际民间准则来规制企业行为,这些准则主要是关于国际社会劳动保障、环境绩效评估及人权政策方面的内容,其目的在于治理跨国公司及全球供应链网络,弥补政府规制的真空地带与不足之处.本文简要评析了国际企业运营民间规制的现状,指出尽管国际民间规制对规范与提升国际企业行为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治理的局限,但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范围,它们都不足以成为政府规制的替代品.从长远的角度看,国际民间规制的实效与影响力取决于其行为准则与全球官方规制的耦合程度,国际民间规制要发挥并放大其规制效应,就必须积极整合到国际和国内政府主导的多边规制政策架构之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的社会治理主体,在繁荣社会事业、 创新社会治理和扩大交流交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的社会组织数量在增加的同时,其面临的困境也逐渐增多,而社会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即可以直接满足公民基本的公共需求,又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政府改革从而转变政府的职能最终推进政社合作的良性互动.而本文将着重讨论社会服务项目除了以上的功能之外的对社会组织的直接的或者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厂长经理之友》2014,(6):104-107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面对时下的新形势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而作为中国改革路上的先行者,广东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上,提供了许多重要“案例”.2014年3月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都市报、南方民间智库、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联合推出“南粤梦深改年”——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年度访谈系列活动.在近日开展的以“深化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题的访谈中,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李明华以丰富的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在访谈中与大家分享如何做好社会组织的心得.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不再是政府一家唱独角戏,而是将政府的"他治"、市场主体的"自治"、社会组织的"互治"结合起来,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善治"模式。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如何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引导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社会化进程,实现管理主体从单一管制到多元参与、管理方式从自我封闭到开放互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政府、企业、个人与中介之间的关系和责任进行探讨,明确各主体间的作用和发展思路,逐步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和中介等多中心主体协同治理的模式,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协调、社会共建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间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兴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应着我国金融的现实国情。政府在民间金融的治理中应发挥何种作用一直是极富争议的问题,我国对此一直采用政府高度管制的政策,这种思路有其现实意义,但对民间金融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多不利影响。民间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市场活动,对其治理应有效结合政府与市场,协调政府管制与社会自治。《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与此前的立法相比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有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