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领域中,国际金融市场显得十分重要,商品与劳务的国际性转移,资本的国际性转移、黄金输出输入、外汇的买卖以至于国际货币体系运转等各方面的国际经济交往都离不开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金融活动也凌驾于传统的实质经济之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近来,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以美元危机为标志,世界货币体系再次陷入了困境。这自然引起了对当前世界货币体系的广泛反思和对新的世界货币格局的探讨。事实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困境是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原因的,并且其发展趋势也是受国际经济发展所主导的。 一、世界货币区域化是国际金融市场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变化而进行的调整 在90年代初,世界经济整体上处于经济周期的下降或低速增长阶段。冷战结束后。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分析,离不开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当今的世界经济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格局?是三极、五极、还是多极?学术界意见不是很一致,形势也不是很明朗,因而国际金融的格局也就不很清楚。现在有一种重要的看法:国际金融不管是三极、五极都不可能是稳定的。从长期来看,国际金融体系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格局,就是国际货币新秩序。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新秩序,这要根据当前的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加大,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我国应该做好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工作。文章在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和种类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并且从总体形势相对平稳、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和信贷环境结构性分化等几方面阐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4,(8):31-32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从表象上看,似乎日元汇率的变动焦点突出,呈现美元脆弱性扩大的局面,并导致国际金价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明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已经明显地出现市场心理超越经济信心影响和技术主导压制政策效果实施的特点,虽然国际金融关注的焦点似乎从美国转向日本,然而,仔细冷静分析则可以发现,这与我国经济金融联系也较为紧密,对我国潜在风险更值得关注与研究,其中包括汇率、经济等多层面的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6.
罗晓庆 《中国西部》2013,(34):122-123
数年前,巴西迅速的成长一度成为各国竞相模仿的对象,可现在巴西前首富的衰落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巴西大宗商品的单一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且看熊爱宗博士如何解读巴西经济的现状。熊爱宗是厦门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以巴西这种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其他学者一道撰写了《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困境与出路》《国际货币体系:何去何从》等著作。为深入探讨,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发展新趋势70年代以来,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滞胀困境,从此国际金融形势开始日益动荡不定。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开始起伏波动。80年代初爆发了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从1980年开始,美元汇率经历了差不多6年的狂升继而持续10年的暴跌过程。目前,每天国际资本流动达1万亿美元,在巨额国际资本流动面前,各国中央银行已显得力不从心。所有这些都表明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正在急剧上升,在国际金融风险急剧上升的同时,国际金融体系表现出4…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形势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是国际金融领域自70年代以来,动荡剧烈、影响最广、风险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最深的一年。1999年伊始,欧元启动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格局,它将对国际支付、国际储备、资本市场、银行业,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诸方面产生影响;紧接着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经济金融陷入困境;2月以来,欧元对美元从坚稳走向疲软,日元对美元也是忽起忽落,九月份又大幅度上涨,亚洲经济金融危机已缓和并走向复苏,但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一、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对金融联动作用加大1998年…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对国际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转,乃至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汇率机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资产形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5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广西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在谈到要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问题时.强调:当前,要及时掌握和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美元持续贬值、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国际金融市场潜在风险加大的情况,科学分析这场雨雪冰冻灾害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周密的应对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总书记的这段谈话,在经济界引起了诸多深刻的思考,笔者在学习这段谈话精神时有如下感想:  相似文献   

11.
战后,以美元荒、美元过剩和美元危机为标志,展示了美国经济由繁盛到衰落的历史。1968年,日本一跃成为翼第二经济大国,接着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美国、西欧和日本形成了西方的三个经济中心。到70年代到,在国际货币领域出现了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和日元三个贷币中心。美元作为老的货币中心,虽见衰落,但仍发挥着老大的作用;欧洲货币体系自1979年3月创立,随着1992年欧洲统一大市场的逼近和欧共体各国的努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日本随着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地位的迅速提高,日元在国际结算、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元国际化业已取得很大进展。此时,对日元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得失,借鉴其成败,的确是一件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还是大都市: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引言:两条道路之争 在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道路的争论:一是集中主义的发展思路,主张将大都会作为主要的城市化手段;二是分散主义的发展思路,认为大力发展小城镇更加有效。大都会的主要优点是:经济能量高度集中,人口高度密集,有大规模的生产和商品集散中心,也有完备的金融服务和交通枢纽;它不仅连接着国内各地的市场,而且还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渠……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显赫,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大。2011年以来,欧债危机还在发挥着持续性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国际市场更加萎靡不振。欧债危机的持续扩大造成了第三阶段的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特大型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出口贸易事业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地位的牢固性和根本经济利益。文章主要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进行具体细致的阐述,分析我国出口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具体影响机制,并对我国出口贸易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外贸企业和金融危机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杜辉 《杭州研究》2009,(2):13-17
世界金融危机发端于货币、资本市场,也影响着未来的国际金融走向。如何汲取世界金融危机的教训,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又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分工,发展民族经济,是摆在我国经济和各个城市经济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阐述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相关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频繁,对世界经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忽视广大非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只从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角度出发,使得众多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扩大、人民币币值稳定等诸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此次的危机对中国而言又是一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6.
IMF再度改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治理改革反映了国际经济形势的历史性变化,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现实要求。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是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演进而来,在这一体系当中,IMF居丁核心地位。传统上,该组织被欧美发达国家把持。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四国国际金融实力提升对国际金融及其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金砖四国金融开放度提高,国际金融实力有所提升,有利于为国际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但受制于金融发展滞后,四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劣势,其国际金融实力的上升与实体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不相称,难以在国际金融治理和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未来四国应加快国内金融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进一步密切四国之间以及四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投资联系;加强政策协调,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8.
国际碳金融体系由以下五个子体系构成:国际碳信用体系、国际碳交易体系、国际碳金融市场、国际碳服务体系和国际碳监管体系。从时间上看,国际碳金融体系具有新生性和阶段性;从空间上看,国际碳金融体系具有分散性;从格局上看,国际碳金融体系具有重塑性。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碳金融体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国际碳金融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一是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预期的波动性,三是国家利益之间的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19.
中国17年改革开放反复曲折的实践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国际环境下,要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必须将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这一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不仅是加速经济增长,培育市场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过程,同时更是一个金融深化的过程。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头产业”和“枢纽系统”的金融业,支配着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资金市场、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带动着整个经济运行中有序框架的形成。而目前,我国特殊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的金融结构特点是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国家专业银行…  相似文献   

20.
国际游资是伴随着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潮流发展起来的金融势力,它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方面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可以肯定它不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何客观地认识国际游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并具体到一国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汇率制度、利率及实际经济的影响,对于迎接新一轮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高潮,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及时凋整该国的经济金融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另外,90年代以来,国际游资所表现出的新的特征又对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假定一国以市场开放为前提条件,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