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云南乡镇企业也和全国一样得到了蓬勃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上升.按新口径统计,2000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675亿,现价总产值1294亿,90年不变价工业产值415亿,增加值285亿,实交税金37.1亿,从业人员271万.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25%,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4.6%,上缴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8%(占财政总收入的8.56%),农民收入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四分之一.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生产力最活跃最先进的代表,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011年,黑龙江省与全国一样,农村农业得到了极大发展,粮食和农民收入实现了八连增,粮食总产量1114.1亿斤,2011年超过了我国粮食大省河南省,跃居全国首位.商品粮达到893.2亿斤,商品率达到80%.黑龙江省实现了粮食总产量、商品粮双第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7590.7元.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收入结构也有很大变化.黑龙江省农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3.
一、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乡镇企业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2006年我国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5.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45万亿元,上交税金达到6000亿元,就业职工超过1.4亿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达1241元。现在,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工业的主体、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县域经济的主体。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农村有今天这个面貌,中国的经济有今天这个面貌,没有乡镇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我们从淮安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动个体大户与乡镇企业嫁接联办,承包、租赁或购买乡镇集体企业,把培植农村新型的合作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推动了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1995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产值31.8亿元,比“七五”末增长5.3倍,比1994年增长37.4%,全市乡村两级工业实现产值21.7亿元,利税20763万元,比1994年增长70.8%和94.8%,其中大户与集体联办的新型合作企业实现产值17.8亿元,利税17625万元,分别占乡村工业的82%和84.9%.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陈昭锋 《经济师》1992,(11):34-35
<正> 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农村农民达到小康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工业化得以全面推进和完善的捷径。加快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已逐渐成为全国上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经济走上新台阶的共识。乡镇企业对南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是卓有成效的。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4.7%,占全市工业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400亿元,实现利税55亿元,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制约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因而,如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真正把乡镇企业纳入国民经济总体中,统筹规划城乡工业的发展吉林省乡镇企业上缴的税金在国民收入中已占有相当比重,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  相似文献   

7.
改革十年中,平定县乡镇企业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4408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9亿元,年总产值3351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总收入2.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当年向国家交纳税金1850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层次、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也都  相似文献   

8.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从农民收入构成看 ,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主要原因除农副产品低层次趋同 ,造成结构性过剩 ,导致农业收益锐减外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必须加快非农产业发展 ,努力提高非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 ,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一、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打造农民增收的稳定载体。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载体 ,是农民获得稳定工资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乡镇企业总量少、规模小、效益低下的实际 ,武邑县坚持把…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放宽,近年来,贵州与全国一样,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据统计1986年6月止,已完成总产值9.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完成总收入8.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8%,并出现利润同步增长的好势头,上半年实现纯利润90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700万元,对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财政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乡镇企业正逐步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如何注意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我国东南部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已变得十分突出。我省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目前规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广州郊县农村变化如何?应该怎样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去调整和建立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呢?本文根据历年的实际数据资料,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目前农村经济的状况及发展的潜力,对2000年广州郊县农村的发展作如下预测。1.农业总产值。1980年为10.56亿元(按新的统计口径,不包括区以上的乡镇企业,下同);1990年为17.96亿元,平均每年递增5%;2000年为30.94亿元,即从1991~2000年的十年中,年递增5.5%。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新昌县轴承行业始发于1969年,但发展缓慢。自贯彻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以来,“大龙起舞,万户仿效”,呈现了“跳跃式”发展的态势。目前,该县已有轴承加工企业989家,从业人员13155名,占农村总人口的3.8%,占农民从事工业总人数的22.7%。轴承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逐步提高,到1998年,完成产值32.3亿元,实现利润1.03亿元。其中,产值是1990年、1995年的63.8 倍和9.4倍.在1998年全县乡镇企业、全县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20.1%和13.6%,分别比 “八五”期末上升14.4个和10.1个百分点。轴承业已成为该县一个有生命力的新…  相似文献   

12.
<正>80年代以来,苏南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苏州市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增10.82%,无锡市为9.67%,而全国的平均只有4.4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那么,苏南农民收入来源如何?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合理消费?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苏南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原因分析自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发挥,农民的家庭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农民家庭的收入,来自集体经营、联合体经营所得收入比例呈递减趋势,而来自家庭经营得到的收入逐年增加,1985年以后,一般占总收入的80%以上.而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只占家庭总收入的8一10%,来自联合体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收入不足10%.  相似文献   

13.
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占人口80%的农村现代化。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初步启动了农村内部经济潜力,提供了一条农村现代化的可能道路。发展乡镇企业,对振兴农村经济、建设农业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富裕农民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承担地方的部分财政支出,改善城乡关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对唐山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印象是深刻的。 1986年唐山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了21.4亿元,比1985年增长21.6%,占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46.5%,从业人员达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纯利润达到4.02亿元,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黄梅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湖北省委"一主三化"方针,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县域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黄梅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中,排位由2008年的54位上升到43位,前进了11位.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85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2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75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1亿元,同比增长4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2亿元,同比增长19.2%;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和8.97%.  相似文献   

15.
一、乡镇企业嫁接外资的客观依据近年来,曾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泉州模式”的乡镇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据统计,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496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2.2%;就业人员达9546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8%,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国性的投资规模膨胀、经济增长过热的驱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九五”以来湖北省农民收入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朝阳  李恺  易法海 《经济师》2003,(2):244-244,246
“九五”时期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 ,湖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从 1 995年的 2 391 .42亿元增加到 2 0 0 0年的42 76 .32亿元 ,年均增长 1 5 .76 % ,而同期湖北省农民人均总收入仅从2 1 84.2 0元增长到 2 930 .31元 ,年均增长 6 .83 % ,远远滞后于湖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事实证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湖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文章从研究“九五”以来湖北省农民收入变化特点入手 ,探讨增加湖北农民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政府不断完善和强化了支农惠农政策,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甘肃农民年均纯收入从1978年101元增加到2007年的2 329元。但自然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较低。因此,要不断地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陈铭勋 《发展研究》2001,(11):58-59
今年以来,晋江磁灶镇,按照陶瓷城发展监图,抓住经济中心不放松,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建陶业的升级和企业的技术、市场、制度、管理创新,把握机遇,开拓奋进.上半年,该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397亿元,完成年计划51.93%;乡镇企业总产值26.85亿元,完成年计划51.95%;"三资"企业总产值7.5亿元,完成任务数52.26%;吸引外资641万美元,完成年计划64.1%;工商税收入库5662万元,完成任务数53.92%,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相似文献   

19.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与稳定两个"三期叠加"严峻形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上下呈现出社会大局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商气人气不断聚集的良好局面.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51.2亿元(含兵团),其中霍尔果斯实现生产总值26.8亿元,增长4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2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亿元,增长13.5%;进出口货物量2600万吨,增长0.8%;外贸进出口总额8亿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8元,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220元,净增1100元,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州乃至全疆前列,"一带一路"核心区重要核心节点的引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实现了"十三五"精彩开局.  相似文献   

20.
依据和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石林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稳步健康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的19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达到91469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78%,达到80376万元;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2.65%,达到1.13亿千克;烟叶产量年均增长9.29%,达到1379.8万千克;乡镇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8.8%,达到187031万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67%,达到76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77%,达到1686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均增长30.39%,达到63774万元,人均289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58万元;1999年到石林风景区的游客达275.3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0.27万人次),门票收入1.23亿元,综合收入3亿元;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