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浙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决策的正式实施。一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按照习近平书记提出的“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共赢”的总体要求,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步骤稳健,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05,(5):50-52
自2003年3月,省委作出“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战略决策以来,宁波市按照“虚心学习、主动接轨、真诚合作、实现共赢”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条件,注重软硬环境建设,以活动促成效,以专题合作为突破口,实现产业、要素、理念的全面对接,正确发挥政府、部门、企业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主体作用,使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丁大卫 《江苏经济》2003,(10):34-35
江苏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大局出发,提出南通要在苏中率先崛起、争当全省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我们将以长三角区域联动、经济一体化为契机,紧紧抓住江苏沿江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学习上海、依托上海、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加强与各城市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倾小区域之全力,促大区域之联动,在区域联动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跨越,争当江苏江北“两个率先”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4.
当前.长三角的发展令世人瞩目.长三角各城市发展中的合作联动更是势不可挡。上海,作为长三角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组合优势、集聚资源、释放能量。嘉兴.作为浙江省直接与上海接壤的城市.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历经了民间自发阶段、政府引导阶段、战略定位阶段.目前已进入战略提升的重要阶段。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接轨上海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5.
屠桂甫 《浙江经济》2004,(24):52-52
嘉兴市秀洲区充分发挥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接轨上海”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发接轨阶段:即1992年以前,秀洲农民和民营企业家在80年代甚至更早就从商品流通、人员往返等方式自发地与上海接轨;第二阶段为自觉接轨阶段:从1992年至2002年,由民间层面接轨转为政府层面接轨并重,由自发接轨转为自觉接轨的阶段。1992年,秀洲在上海设立了驻沪工作处。为秀洲企业接轨上海搭建平台。第三阶段为“接轨”转为“融入”阶段:从2002年7月开始,主要从“靠近上海、对接上海”到“融入上海”、由单一接轨转向全面融人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上海正在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接轨上海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各地区一致的战略取向,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接轨上海?苏州的体会是,在接轨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的过程中,正确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正确认识上海,服务上海,当好配角;正确认识自身,发挥比较优势;在合作竞争,竞相发展中实现“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7.
袁静波 《江苏经济》2003,(12):14-15
南通要在苏中率先崛起,争当江北“两个率先”的排头兵,必须紧紧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和江苏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契机,加快接轨大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倾力打造“金北翼”,在区域联动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8.
朱家良 《浦东开发》2002,(11):39-40
嘉兴“接轨上海”发展战略,于1992年正式提出,近几年深化实施,把接轨活动推向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嘉兴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接轨上海,有着丰富的内涵:“服务上海、振兴嘉兴”,“甘当配角、争当名角”,“依托上海、走向世界”,“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实现嘉兴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等,既反映了嘉兴接轨上海战略涵义的日益丰富、接轨进程的日益深化,更预示着嘉兴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的经济发展与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提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的目标后,更是拓展了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空间。宁波是浙江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为了深入了解宁波接轨上海的实际情况,笔者不久前对553家宁波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接轨的现状、接轨的动机与方式、接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等。  相似文献   

10.
浙江农业“错位”接轨上海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渭山 《浙江经济》2003,(12):48-50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江三角州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政策。我省与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社会结构相近。加快浙江农业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州地区经济的合作与交流,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全面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城乡经济大融合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推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的“上海现象”提示,前三十年上海工业三大特定效益优势已经消失,经济效益与财政负担非对称性矛盾成为上海经济成长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滞后是加剧这一矛盾的主要症结。因此,重建上海在全国的城市总体经济效益优势,应当是“八五”和九十年代上海产业发展的主轴线。  相似文献   

12.
最近,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接轨上海、扩大开放,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杭州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合作与交流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杭州市在推进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步。杭州作为浙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整个浙江对外开放、接轨上海的前沿,也是整个浙江接轨上海的中心。杭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改革》2003,(5):17-21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以求共同推动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此,要有重点地加快核心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有明确战略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建立通行规则下的产生要素流动机制;主动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积极构筑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新体制;探索浙江与上海、江苏的多层次合作方法,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错位发展”,已成为绍兴接轨上海的重要策略;而在绍兴经济发展尤其是接轨上海的进程中,“越商”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5.
王战 《上海改革》1991,(5):16-17
中国经济成长中的“上海现象”,指的是全国与上海经济成长之间具有典型的反差关系。分析“上海现象”的成因,探讨上海城市集聚经济效益优势的盛衰与重建,对总揽九十年代上海产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建萍 《东方经济》2003,(11):22-26
“绍兴城要移,向着上海的方向移。”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绍兴市大城市发展战略中的第一要。目前绍兴考虑的就是如何“城市北移”,“兴建大型基础设施,拉近沪绍距离。”规划中的绍兴跨江大桥将横跨上虞市和嘉兴市之间5000米宽度的钱塘江,一旦建成,沪绍之间的车程将由两个半小时骤减至一个半小时。“绍兴不要国家一分钱,自筹资金65亿也要建设跨江大桥。”10月16日开幕的绍兴鲁讯艺术节上,包括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更显出绍兴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这份雄心。城市北移,制造业北移。上海郊区173工程试点区早被坊间众说纷纭,绍兴,只是在对岸的杭州湾划一个圈,便挥就了一个350万平方公里的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区。于是,整个绍兴便走进崭新的“杭州湾时代”,成为又一轮投资新热土。  相似文献   

17.
今后五年是江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江北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进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和“中提升”战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8.
促进临港工业发展是杭州工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体现,对实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贸易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各城市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南宁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这些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会展中心城市通过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次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在众多的会展经济包围圈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特色,扩大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是广西会展业应深思的问题。依笔者浅见,广西会展业应走“文化+品牌”——传承民族特色,接轨国际品牌的特色会展业之路。  相似文献   

20.
产城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产业化与服务化并举接轨的有效途径。它大大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和提升城市的主体功能。从城市发展的源流上来分析.“城”的含义乃是划地为城,“市”就是人们集中进行交易的地方,这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是与生俱来的。要想交易首先要拥有产品,也就是说要发展实体经济,于是城市里面就有了产业,可见城市与产业之间天然地具有一种相伴相生、“不弃不离”的关系。很显然,居住在城市里面的人群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先劳动,其他的社会活动才有所依托和附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