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和以此为核心的金融深化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本文试从利率市场化的内涵着手,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一、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及其意义利率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实行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军  赵岩 《中国经贸》2009,(10):154-154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对原有计划利率体制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而利率这一金融市场的价格仍在管制中,这显然滞后于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为使其与我国金融市场化及经济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一致,需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国际化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市场利率条件下,利率不再由中央银行决定,而是更多地成为各市场主体竞争、博弈的结果。因此,作为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市场主体,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我国商业银行现有发展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利率市场化条件。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日益逼近,把握利率放开前的时间,做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是目前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将由封闭走向开放。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将享有同样的利率自主权。因此,利率的变化将逐步脱离政府管制下的官定利率模式,而走向市场化。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关乎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所谓利率的市场化,是指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的资金供求情况、头寸状况、盈利及风险等因素自行调节、自行控制利率,并使其成为引导资金配置的基本指标。究其实质,就是在整个社会资金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一个在国家间接调控下充分体现和反映市场经济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柱 《特区经济》2006,(9):371-372
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而不可避免。但是,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完全放开的自由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除了要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发达的资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结构等条件外,还要求金融当局掌握一整套调控的措施和方法。从当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来看,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但需要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金融深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表明金融本身的成熟及其在经济中的渗透程度。利率作为调节资金配置的杠杆和最灵敏的经济信号 ,其市场化的进程被认为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从我国利率改革着手 ,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现状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走向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王再胜 《发展》2006,(9):118-119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确定不移的改革方向,必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将全面加速,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的压力将日益加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现实选择——适度下调利率的思考□王春彦崔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推进,利率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无论是为了求得短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平衡,还是为了改革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的利率体制已成为我国改革进程中的“瓶颈”,利率市场化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为利率杠杆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因此,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都具有很深层次的市场化利率,而这一指标也成为了衡量某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利率关乎金融领域各个环节的稳定运转,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应当充分利用好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一宏观调控手段,逐步与全球领先水平靠近。本文将对中国的利率发展改革过程进行概述,对当前的利率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相应问题提出一些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京京 《中国经贸》2014,(14):118-119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层面的必然要求。当前,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工作已到达最为关键的阶段,即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随着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不但挑战到现有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而且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是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杜栩 《中国经贸》2013,(18):97-98
随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于此同时加快构建有效的基准利率调控体系将成为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又一关键所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Shibor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评述,探讨了其行使基准利率职能的可行性,再次分析了Shibor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依然面临的重要挑战,以期推动Shibor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黎晓灿 《中国经贸》2012,(16):123-123
伴随着我国当前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迅速向前推进。利率市场化在给我国金融市场科学化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基于这一现状,有必要对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讨论。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力提升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极其低下,且要实行还有一个过渡时期,但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应对措施,力促我国金融改革平稳、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卓峻 《特区经济》2013,(4):39-42
我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仍面对不少问题,而且利率市场化也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特点出发,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分析,结合相关金融学理论,提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该从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汲取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研究了日本对我国下一步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郑婷 《中国经贸》2014,(16):133-13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新机遇与挑战。在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对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越 《天津经济》2005,(7):39-40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这一利率体系的改革被提到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雯  方华 《中国集体经济》2014,(19):102-104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首批民营银行的试点名单公布,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发声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两项工作将是我国金融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改革迈出了一大步。而民营银行的成立对利率市场化是否有助益、利率市场化对民营银行的发展是利还是弊等问题值得关注。文章主要通过阐述民营银行固有的优缺点,结合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的动向,探讨民营银行在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下的发展,对成立民营银行的模式提出了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丽珍 《天津经济》2005,(11):31-33,74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1993年,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