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并在2014年11月14日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这一政策的颁布对我国相关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真正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文章通过对该新政策的解读,进而结合案例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新政策对相关企业的会计、所得税以及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议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与IAS12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9年7月发布了第12号公告《所得税会计》,并于1996年修订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IAS12)。200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新修订了IAS12。本文主要将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IAS12进行比较。1.概念及会计处理方法比较。1996年10月颁布的IAS12中,以暂时性差异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概念。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相同。在1979年颁布的第12号公告中不允许使用应付税款法而要求企业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1996年修订的IAS12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  相似文献   

3.
对构建我国增值税会计准则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值税与所得税在税收体系中都居于重要的位置。但是相对于在国际上已普遍有成熟的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所得税来说,增值税的会计准则研究则要滞后得多。除了英国在1974年曾制定并发布过标准会计实务公告第5号(SSAPNo.5)-《增值税会计》(《Accounting for Valus Added》),国际会计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变革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演变历程,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析执行新准则下该方法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福忠 《会计之友》2012,(31):110-112
文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准则,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8号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运用具体案例,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也对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所得税会计改革的表象与根源,指出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并提出了所得税会计改革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荣军  杨超 《会计之友》2007,(11X):89-90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由于新准则与现行制度差异较大,可以预见新准则实施后将对企业所得税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欣  王歆 《电子财会》2005,(7):43-4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9年7月发布了第12号公告《所得税会计》,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该准则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之前没有专门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依据1994年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和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107条,允许企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2006年2月出台、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会计进行核算。这项准则的出台一方面做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必将对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体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该准则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1.
所得税会计问题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在会计实务中,都被视为一个难点。笔者在实践中对折旧产生的所得税问题总结出了一种简便的解题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无须对时间性差异和递延税款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把复杂的所得税问题变成了简单的算术运算。  相似文献   

12.
刘斌 《四川会计》2000,(9):28-29
在所得税会计中,有关所得税分摊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所得税的跨期分摊,另一个就是所得税的期内分摊。前者是在所得税会计核算时,若产生暂时性差异,就运用纳税影响会计 (递延法或债务法 )将由此所产生的所得税影响数 (递延所得税借项或递延所得税贷项 )递延到以后各期。这方面相关内容已研究讨论得相对较多;而后者则是在所得税会计分析时,将同一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在该期间的重要损益构成项目及前期损益调整等之间进行分摊。这方面的相关内容就目前而言,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所得税的跨期分摊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 (1)…  相似文献   

13.
朱仙波 《会计之友》2007,(9Z):69-70
所得税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旧制度相比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但并未对永久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做明确的规定。而永久性差异带来的会计收益与所得税费用的不配比等问题,要求必须对永久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加以规范。本文拟对永久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改进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准则的时效及核算方法(一)新准则的时效新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取代1994年财政部发布的财会字〖1994〗第025号《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5年《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以及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规定(以下统称“旧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2007年或以后日期开始的会计期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郭李全 《审计月刊》2007,(10):50-51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变化,也是所得税会计的一次重大改革。该准则废止了应付税款法等我国现行会计实务所采用的方法,要求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趋同,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以及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财政部、国家税务局于2009年4月颁布了《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国家税务总局于2010年7月发布了《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国家税务总局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关于企业取得财产转让等所得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9号),这三个文件对债务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特殊性税务处理以及应提供的相关资料等作出了规定。本文拟就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进行分析。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重要特征是债权人作出让步。债务重组的定义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没有差异,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23号——所得税处理的不确定性》(IFRIC 23),并于2019年正式执行.该解释公告对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在编制国际财务报告所涉及的所得税不确定性的会计处理及披露给出相关指导原则,更加符合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全面资产负债表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规定我国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与我国传统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的根本在于会计理念的变化,本文对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无跨期分摊理念转向跨期分摊理念等会计观念转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国柱 《财会通讯》2004,(10):33-34
年度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例]某公司1999年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设备,价款150万元.不考虑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5年,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该公司所得税率33%,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债务法,税法允许的折旧方法为直线法。该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中期不作分配。假设2003年1月1日根据政策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对该事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