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务转为资本,简称“债转股”,是债务重组中一种重要的重组方式。也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式。为使财会工作者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好这种方式,本文试就这种方式下,同为债务人的股份公司、其他企业,在“债转股”的问题上有何异同,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
颜敏 《四川会计》2000,(3):26-2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 :“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 ,……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 ,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实行债转股的企业 ,必须转换经营机制 ,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有关规定规范操作 ,防止一哄而起和国有资产流失。”本文拟对债转股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债转股含义的基本理解(一)债转股与《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债务转为资本”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债务重组准则主要内容解析(一)债务重组定义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说明我国具体准则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即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5.
需注意的问题一:债务重组概念的涵盖范围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作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强调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债务重组业务实质。  相似文献   

6.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其主要方式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间的债务重组工作也更显重要。《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的制定和颁布,对规范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只是该《准则》的指南书中关于“以修改其它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笔者有不同看法,并就此提出建议。一、《准则》指南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准则》的规定,债权人应将债权的账面余额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准则》指南中指出:将来应收金额,一般为将来应收债权的面值,还应加上将来…  相似文献   

8.
一、“债务重组”确认的变化 新旧准则最大的差别在于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确认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易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重新修订,消除了以前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诸多弊端,为债权人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债权,缓解债务人暂时的财务困难,避免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为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认为有以下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一、债务重组的确定标准问题债务重组的确定标准问题,是关系到如何对债务重组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问题,它不仅关系着重组双方的损益,也涉及到国家税收、投资者权益等问题。因此,应明确债务重组范围,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与现行行业制度相比 ,增加了有关债务重组方式下收回债权的内容。本文就此作如下表述 :一、几种债务重组方式收回债权的会计处理(一 )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根据《债务重组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第 9条规定“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 ,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当期损失”。债务人以低于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时 ,即债权人豁免债务人部分债务 ,债权人应将给予豁免的债务作为损失 ,转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具体来说 ,企业按…  相似文献   

11.
债务重组,1999年《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修订后的债务重组没有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同时,债务重组不仅包括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还包括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即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在这种方式下,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先冲减已提取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部分,或未提取减值准备的,将该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政府主导的信贷风暴,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在不断增加,中国各银行以及企业债权人的有毒资产水平也大量增加,此时"债转股"成为当前债务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笔者从会计学角度出发,结合债转股的会计计量方法对市场化债转股进行研究。分析市场化债转股对于银行和企业的影响,进而对于企业和银行如何正确的看待和处理债转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角债”曾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虽有所淡化 ,但所带来的问题却有增无减。企业与银行信用关系不洽 ,导致银行不敢轻易贷款 ,一方面银行存款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 ,抑制生产的发展。企业之间信用关系的破坏 ,主要是产品销不出去 ,无钱购买材料 ,供需失衡 ,从而限制有效需求。企业轻则亏损加剧 ,重则破产倒闭。面对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 ,企业不得不以两种方式进行债务重组 ,即积极的债务重组和消极的债务重组 ,后者是被迫进行 ,前者主要从财务策略的角度考虑。本文主要探讨积极的债务重组有关问题。一、“债务”的…  相似文献   

15.
从2007年1月1日起,财政部决定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中损益的确认处理方式、债务重组方式以及在报表中的披露事项等都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着重从债务重组的界定和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债务重组披露的内容几个方面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6.
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如果单纯从理论角度探讨,该定义似乎无可厚非,但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该定义对债务重组界定会留下一些我们很难处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状况下,企业经常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暂时性的财务困难,这时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防范并控制财务风险.债务重组成为一种普遍的防范并控制财务风险的经营策略与经营模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新准则改变了一些旧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体现了一些新的理念,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准则.  相似文献   

18.
一、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亮点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更加合理。新旧债务重组定义的最大差别就是旧准则认为只要修改了债务条件,不管债权人有没有让步都是债务重组。新准则则认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只有债权人让步时,才能定义为债务重组。旧准则的定义没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这个前提条件,也未强调债权人要作出让步,适用范围似乎过于宽泛,易于造成不恰当的诱导,只要双方认为需要就可以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从而改善企业资金结构,使资产负债率达到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水平,有悖于国家利用制度规范企业行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熊程 《广东审计》2002,(3):20-21
为了规范企业发生的债务重组业务,财政部曾经于1998年6月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但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扭亏,避免被ST或PT,或者其他目的,利用此准则借债务重组之机人为调整利润。针对这一弊端,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其修订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债务重组范围的扩大原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这个定义讲明了债务重组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于1998年6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经过两年实践,暴露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又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随后发布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对原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进行了修改。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重新修订了债务重组的内涵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其中“让步”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如果债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