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公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对公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分析柜面业务中的主要操作风险,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资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柜面业务风险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据统计,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其中大量发生于柜面业务中。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其他涉讼事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上市后面临的操作风险中,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某国有商业银行10年发生的107个经济案件中,基本都涉及柜面业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操作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和特征,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和国有商业银行强化柜面操作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等,特别是提出的建立健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完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创新操作风险防范手段、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等5项具体措施,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研究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剖析风险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银行柜员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对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类型、特点进行分析,剖析风险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基本前提.柜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操作的集中体现,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并可能对银行的声誉形象、业务发展和内控管理等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商品交易和劳务越来越频繁,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不断增长。近年来,因支付结算业务风险引发的犯罪案件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仅给银行和客户造成重大资金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本文通过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中的风险表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防范和化解支付结算业务中的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操作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柜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操作的集中体现,是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环节。因此,准确识别、全面揭示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深入剖析当前柜面业务风险隐患成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柜面风险,是银行实施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吉春娴 《金融纵横》2012,(7):65-67,72
相对于传统的银行支付结算而言,目前我国新型支付结算业务表现在银行新型支付结算和非金融支付结算两个方面。随着银行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和非金融支付业务的迅速发展,其交易网络化、隐蔽性化和操作远程化、程序复杂化等特征,潜藏许多洗钱风险,亟待重视并加以防范。本文分析了当前银行新型支付结算工具和非金融支付业务潜在的洗钱风险,并从多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银行的柜面业务操作中总是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风险.风险一旦成为事实,就会对银行的正常发展和运营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对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而后分析了其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做好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汤晓东 《新金融》2001,(12):28-31
金融创新主要源于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突出表现为以纸张或金属为载体的传统货币向计算机电子数据为载体的电子货币的转化。区别于现金、票据、汇兑和托收等传统支付工具,当前的主要电子支付工具是银行卡、银行卡的推广使用使银行业务随之由传统的柜面手工操作向电子化操作发生转化。但是由于目前持卡人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发卡银行卡类业务管理、技术系统尚不尽完善以及立法尚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在发卡银行与持卡银行与持卡人的纠纷频频发生,不仅使发卡银行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对于发卡银行的商业声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本尝试从银行角度出发,以银行卡业务纠纷为例,结合当前法律环境,探讨银行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通过自己从业经历中对个人银行结算业务服务经验,针对目前个人银行结算业务办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未成年人结算业务中的监护人顺序、建立结算业务公证授权认可制度、建立银行之间个人结算代办业务收费制度、建立客户身份识别确认制度等建议,对个人银行结算业务的风险防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上市后面临的操作风险中,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某国有商业银行10年发生的107个经济案件中,基本都涉及柜面业务.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带来声誉影响、管理影响和发展影响.本文通过阐述操作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特点和特征,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和国有商业银行强化柜面操作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等,特别是提出的建立健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完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创新操作风险防范手段、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等5项具体措施,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研究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银行柜面业务尤其是新兴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风险防范欠缺,监督制约机制不力,就会滋生业务操作上的风险,从而导致事故和案件。为此加快和强化基层营业网点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金融机构涉及面最广、风险点最多、最难控制的风险。本文在分析目前基层行柜面业务存在的风险隐患的前提下,提出了今后柜面业务的风险防范重点,同时从风险意识强化、防控责任硬化、基本制度落实、监管手段创新以及违规行为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基层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点多面广、业务频繁、人员众多,其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十分困难。据统计,2009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发生的案件中,94%来自支行和营业网点。因此,深入分析银行营业网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形成原因,认真研究有效的防范对策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银行作为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企业,近年来,被各种不法分子直接瞄准为作案目标,各种案件急剧上升,兴驻给银行和客户造成了重大资金损失,而且干扰了我国金融秩序和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了我国良好的国际信誉。所以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成为银行会计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银行会计风险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旨在对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有所借鉴。一、银行会计风险的种类(1)支付结算产生的风险票据以其收益高、融资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时票据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金风险的承载体和聚集点,由此引发的支付结算风险大幅度上升:利用资金联行套取银行资金、利用票据进行诈骗、签发不合乎规定的票据骗取银行信用、伪造似凭证套取银行资金案  相似文献   

18.
支付结算风险是银行在运用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随着银行支付结算渠道的扩大,票据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基层央行支付结算在风险防范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履行央行支付结算职能,保障资金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支付结算管理定位、存在的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四个方面探索建立支付结算资...  相似文献   

19.
随着ABIS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升级换代,新业务、新品种层出不穷的推广应用,我行柜面业务量不断增多,但由于上级行一些管理办法未能及时跟进,再加上客户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客户以银行内部制度及相关法律为依据,与银行产生诉讼纠纷的案件越来越多,很多案件都是以银行的败诉而告终,既给银行造成资金损失,叉给银行带来了信誉风险。为此,笔者就目前柜面业务制度与操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证业务是银行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结算方式。它将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链接为一体,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性服务。同时,信用证作为采纳程度较高的结算方式,在实务中被无理拒付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何防范信用证业务风险,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