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逐渐复苏,我国宏观政策也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稳退出,逐渐向正常化回归。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已基本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报告从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不同行业的规模结构、销售收入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及与世界500强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提出了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应该在整合全球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7.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经济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一年。尽管2012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进入中速增长通道,但我国大企业集团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较大贡献。与2011年对比,2012年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呈现整体规模扩张但增速放缓、集团间规模差距缩小、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兼并重组持续活跃、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发展仍不平衡等特点。报告对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发展总体状况、行业结构特点、地区结构变化、差异性增长与组织结构调整以及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并对大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报告提出大企业集团应该审视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时代背景下,也要打造企业发展的升级版,积极谋划未来发展道路,调结构、求创新、塑品牌、创文化、走国际、强主业、增实力。  相似文献   

12.
金融震荡和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持续冲击的同时,也加快了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转移。在国内各省区加强产业承接竞争的环境下,对大企业集团的引资和对接尤显重要。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加大产业承接力度推动跨越发展的条件已初步具备。本文通过对2012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的规模、行业和地区结构分析,结合近年大企业集团向中西部产业转移的趋势分析,提出针对国内500强企业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作为经济发展脊梁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和带动作用密切相关。(一)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整体规模和个体规模持续扩大,增幅显著上升,行业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规模竞争仍然是当今企业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表现之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总计和销售收入持续强劲增长。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173817亿元,比2004…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企业集团开始趋于向好向上的方向发展。本文阐述了重塑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内涵,提出从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企业集团网络管理系统、推动企业集团财务文化建设五个方面重塑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战略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2002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头一年,受投资和出口双重驱动,我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并不断加快。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的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规模和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总体规模和企业平均规模都有较大幅度扩张,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增长。从年末资产看,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不含银行,下同)年末资产总计111319亿元,比2001年增长11.32%,与2001年比增长速度下降9.62个百分点。前500家…  相似文献   

16.
一、前500家企业集团行业平均规模 呈现快速扩张趋势 2003年营业收入平均规模最大的行业仍集 中在能源、电信服务及交通运输等基础性行业。 按营业收入算,2003年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平均 规模是1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1亿元,增  相似文献   

17.
黄聃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95-196
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融危机像一块试金石,对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行业和领域,才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生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地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集团个数东、中、西部差距仍很明显,东部地区大企业集团在前500家企业集团仍占据绝对优势,但西部地区进入前500家企业集团的数目有所增加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个数中,仍高度集中在东部,有401家、占80.2%,中部54家、占10.8%,西部45家、占9%。从动态分析看,2002年进入前500强的省份又增加了1个,即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企业个数也从2001年的39家增加到2002年的45家,增加了6家。东部减少了1家,中部减少了5家(见表8、图4)。二、从反映经济总量的各项指标看,集中在东部的趋势仍未改变从单位数、年末资产总计、出口销售额、营业收入、从业…  相似文献   

19.
一、2006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大企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并且关系到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我国要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实施品牌战略,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2006年我国大企业集团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个体规模都得到了快速扩张,其行业分布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一、2005年前500家企业集团规模的行业分析规模效应是大型企业集团的显著特征之一。营业收入平均规模最大的行业集中在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信息传输等基础性产业。按营业收入计算,2005年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平均规模为242.37亿元,比2004年增长43.76亿元,增长速度为22.03%。按营业收入计算的企业平均规模的前10个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平均为2806亿元,是前500家企业集团平均水平的11.58倍,下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483.67亿元,6.12倍)、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1241亿元,5.12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34.57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