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企业政治关联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并对企业财务行为和业绩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政治关联对公司业绩、财务政策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日益成为财务与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这样典型的转型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来说,政府在资源分配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在宏观上充当着社会资源分配者的角色,在微观上干预着企业的行为,市场机制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深刻揭示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并通过分析现有研究的困境,发掘新的研究方向,有利于深化我国企业政治关联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的"政治程序观"与"经济后果观"分析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进行了阐释,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在两种观点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精华,满足会计信息准确、及时、可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2年和2013年共143个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中发生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的样本74个,发生非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的69个),运用事件研究法,在对总体样本经济后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关联交易并购重组与非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经济后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关联交易并购重组经济后果好于非关联交易,但并购重组公告后两者绩效均有所下滑.总体而言,并购重组不但没有给股东带来财富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政治成本是由寻租成本、税费管制成本以及社会契约成本组成,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应该正确选择会计政策.文中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和企业会计选择的政治成本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0年我国沪深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民营上市企业的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民营上市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多元化程度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当民营上市企业的政治关联划分为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前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和政府行业协会类政治关联之后,只有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民营上市企业多元化程度有...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探索企业投资行为,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政治关联与企业投资规模及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企业投资规模上相较于宽松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会减少企业的投资规模,而政治关联会对这一关系产生负向影响;当考虑企业投资效率时,紧缩货币政策会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可以有效削弱二者之间这种负向效应,进而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投资不足的正向作用.因此,政治关联的构建并没有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长期甚至会阻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8.
基于新《环保法》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考量新法实施前后地方环境治理动机变化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新法实施前,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违规处罚力度具有“庇护”效应;新法实施后,“庇护”效应被削弱。其中,官员型政治关联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庇护”效应削弱程度更大。结果表明,治理动机不足是以往环境治理失灵的重要成因。应着力完善正负激励互补的激励结构,强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动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高管政治关联与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通过对2009年~2014年创业板上市的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重要的关系资源,政治关联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可知政治关联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分别阐述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