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英才》2012,(4):46-48
"增持给股民信心"《英才》:全球几大黄金公司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巴里克,20年成为全球老大,他们靠专注黄金和铜资源来高速扩张;安格鲁,采用产业链延伸、一体化战略来发展;而必和必拓,则采取高投资高回报的方式,中国黄金偏向于采取哪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为了主动、自觉地运用城市化机制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全新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种战略可概括为;多元化,非均衡,逐级递推,综合发展。所谓多元化,是就城市化的目前状况和模式而言的,它要求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陈赟 《上海企业》2023,(3):63-72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分析世情、国情和省情后提出“八八战略”。20年来,浙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不断开创浙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国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浙江模式”。“八八战略”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取向,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同富裕是“八八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探索的新命题。浙江国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在深化改革、创新强企、优化布局等方面聚焦、发力,勇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模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浙江国企要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对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十年来的讨论中,显然存在着两种主要不同的理论模式或思路.一种是“地带选择”战略的理论模式,即以我国三大地带划分为框架来研究区域投资和开发的战略思路.主要是以地带梯度推移理论及其派生的包括“正反梯度”等不同主张为代表.另一种是“区位选择”战略的理论模式,即从空间组织形式角度,以“区位”选择为重点来研究我国区域投资和开发的战略思路.主要是以“点轴系统”开发战略、“优区位”开发战略“增长极”开发战略等不同主张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如何作为新的增长动力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依据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其所在区域发展历史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各国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分为延伸发展模式、新建发展模式以及转型发展模式。从战略计划引导、法律制度保障、财政金融支持、人力资源供给四个方面总结各国关于科技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对于总结国际经验,实现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需要察清大势,对企业发展模式做出新的规划 王文彪(内蒙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 “十一五”规划对于中西部企业有四大机遇和挑战, 第一是国际化战略,第二是能源战略。第三点,“十一五” 规划是环境和机遇的经济型战略,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搞经 济发展,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第四点是由中国制造向  相似文献   

7.
现在国际形势已显露出大转变、大转折、大动荡的征兆,但是,世界危机也是大国崛起的机遇。战略机遇期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发展的最大挑战来自内部,崛起的最大机遇来自外部,只有在抓住机遇的基础上,理顺内部关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又培育出可供效仿的制度模式,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崛起,真正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走出一条与传统发展模式不一样的具有梅州特色的发展新路,今后几年是梅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增长模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阶段。开展梅州市高新技术发展研究,对未来梅州市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制定梅州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主要延续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战略所铸就的发展模式,即通过高投资拉动高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得到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支持。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使中国的制造业因工资低廉而极具国际竞争力,但同样因工资低廉而无法拓展国内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首先请张秘书长谈谈探索企业真实成长的制度环境和转型之路. ●张燕生:我们先回到30年前,1978年改革开放最初路径是什么?第一,我们探索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就是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促进体制的转轨和经济的起步.第二,我们采取了不平衡发展的战略,也就是先让少数人富起来,先让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先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第三,我们采取摸石头过河、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发展的模式.在过去的30年我们改革开放有3个重要的模式,一是1978年采取的改革开放模式,也就是中国必须要通过改革开放来探索通向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每个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有其特点,在分析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以期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与企业战略转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9年全球二氧化碳减排交易已超过400亿美元,而来自中国的份额超过1/3的规模。这就使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基本国策,并使企业战略转型日益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趋同,逐步走向低碳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企业战略转型,使高碳战略转为低碳战略。事实上,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金融危机的挑战,明智的企业正相继转向低碳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了解和认清低碳经济与企业战略转型的关系,对于企业战略的调整和规划都有重要的聚焦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来实现科学技术赶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关乎全局的重大战略选择。实施科技赶超战略,有利于推动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和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文章介绍了赶超型科学技术进步战略的内涵及其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分析了我国选择实施科技赶超战略的理由;围绕调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各种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勾画了实施科技赶超战略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国际经贸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中国企业必须以新的理念、新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制定新的战略和策略来迎接新的挑战。为此,借鉴日美等先进国家成功的市场战略模式,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国企业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到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广西提出"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战略支点"的提出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政府简单划区域启动的政府主导型升级为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责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指导型。文章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演变趋势的内在逻辑引出"战略支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认为支点经济将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应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升级版,成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陈文达  周鹏 《财会月刊》2015,(10):23-25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发展期向中高速增长平滑的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已从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转型,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倒逼企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会计管理模式也将发生转变,由过去以财务会计模式为主导转向以管理会计模式为主导。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正是建立于这一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一向是市场的灵活的反应者,几乎在大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同时,也对物流的战略积极的反应,也同样采用物流战略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促使物流服务逐渐成为了中国企业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强势介入,物流业已经显示出其强劲的动力和蕴藏的无限商机,我国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趁现在物流市场竞争还不算很激烈的时候介入物流领域,再过几年,我国的中小企业就根本不再拥有发展物流的点滴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金砖四国"是当今世界最有活力的四个经济体,却各有各的发展模式和特色.中国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借鉴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以弥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印度和俄罗斯以国内需求和服务业出口为主、适当引进并合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同样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系统地对比和分析四国发展战略以及这些战略的互补性是必要的,实证分析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知识化给传统人事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人事管理面对这种挑战当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人事部门应当思考如何向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转变:一是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二是从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开发管理人力资源:三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