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师》2017,(1)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及相关政策对股民投资收益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股民投资收益以资本利得为主,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为辅。其中股利分配以现金股利和现金股利加转增股为主。中国虽然实施强制分红的股利政策,但是,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公司治理有待完善以及股民的"投机行为"使得股民获得的股息红利较少。随着股息红利差别化征收政策的出台,现金股利在股民利润中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加。本文对于培育高水平、持续稳定分红的上市公司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朱武祥 《银行家》2002,(6):134-139
近年来,监管机构提倡上市公司多用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甚至把分配现金红利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之一.一批上市公司长期坚持每年给股东分配比较稳定的现金红利,例如佛山照明、申能股份等.但用友公布2001年度优良的业绩(每股收益0.70元),以及每股派现0.6元(含税)的高现金红利政策后,股价却出现大跌.许多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此方案颇为失望,并有被欺骗的感觉,甚至表示严重不满.表明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对红利政策的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3.
《会计师》2016,(19)
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背景,通过对股权集中度的现状和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从理论角度上阐述了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进而采用SPSS19.0对我国2013年-2015年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分配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现金股利分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我国沪深两市在2010~2014年发行的A类农业类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研究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每股收益、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市盈率和经济发展速度对农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农业上市公司自身角度对规范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分配秩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不分红或少分红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将管理权力理论纳入现金分红治理研究框架,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数据为样本对高管权力集中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究机构投资者在其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权力集中公司现金分红的可能性小、支付的现金红利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高管权力集中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抑制高管权力集中产生的代理问题。该研究拓展了我国资本市场现金分红治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股利理论的研究文献。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发挥外部治理作用、逐步完善高管权力制衡机制以及将现金分红水平纳入高管绩效评价体系或写进高管薪酬契约将有助于解决上市公司的不分红或少分红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可卖空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和"高送转"分配方案之间的抉择问题。研究发现,卖空机制促进了可融券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同时降低了其选取"高送转"分配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通过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且融资约束削弱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特征,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受到国有股及法人控股比例、大股东控制、盈利能力、公司流动性、偿债能力、公司规模、行业属性、法律制度以及契约制度等因素影响.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红利政策是一个公司治理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筛选了2005至2012年纺织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纺织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董事会规模大、股权制衡度低、高管薪酬高和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纺织业上市公司倾向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的纺织业上市公司不倾向分配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筛选了2005至2012年纺织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纺织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董事会规模大、股权制衡度低、高管薪酬高和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纺织业上市公司倾向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的纺织业上市公司不倾向分配现金股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6-2020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银行业竞争与企业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能显著提升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水平,融资约束是银行业竞争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渠道。金融科技发展使得银行业竞争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影响在无银企关联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国外现金分红水平,发现了我国股利分配存在的主要异常表现,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针对证监会“强制分红”新规,并参考国外发达证券市场分红制度规定,提出了对中国分红政策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捆绑效应的视角,结合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发展前景优良但境外融资困难的特殊背景,本文分析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了在不同市场交叉上市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更少,表现为与非交叉上市公司相比,A+B股与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更低;而与其他A+H股交叉上市公司相比,A+H+N股交叉上市公司亦倾向于发放更少的现金股利。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股权性质能显著弱化交叉上市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7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财务柔性与公司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柔性有利于提升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意愿和水平。进一步考察控股股东在财务柔性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调节作用,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财务柔性储备越高,越能提升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全怡  梁上坤  付宇翔 《金融研究》2016,437(11):63-79
股利分配不仅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投资者获取回报的重要方式。以中国1999-2012年沪、深A股盈利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检验了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公司现金股利的发放;(2)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强化了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3)银企关联有助于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现金股利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出于再融资考虑,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使得上市公司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反而发放了更多的现金股利,体现出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现金股利影响因素和货币政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我国股利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深沪两市的62家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股利分配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多数上市公司都进行了股利分配,并且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中,仅分配现金股利的公司要比仅送股和仅转增股本的公司数目大得多。2009-2011年这三年中采取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公司分别占进行股利分配公司总数的65.31%、65.22%、66.67%,不分配股利的企业很少;股利分配方式多变,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总结了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股利分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解释依据。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上市公司A股市场2008—2012年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Logit回归考量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成熟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越高,且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公司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及分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暗含了生命周期的特征。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证监会分行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现金股利分配的重要解释依据。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根据上市公司A股市场2008—2012年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Logit回归考量了企业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成熟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倾向越高,且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公司成长性,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及分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暗含了生命周期的特征。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证监会分行业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分配现象,本文从代理成本理论出发,采用Logistic回归及因子分析双步骤法.对2004年沪市763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每股净资产、上年度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净资产收益率、股本规模、第一、二大股东相对持股比例等影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股权属性和负债水平对股利分配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7,(15)
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作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监管层面和投资者的重视,现金股利政策可以通过降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源来降低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和我国现金股利分配现状,通过实证的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控制与现金股利分配机制之间的关系,为解释代理成本的抑制措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敬强 《中国外资》2013,(14):262-262
本文采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具有有显著影响,结果还显示,资产负债率是现金股利分配的消极因素,但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是现金股利分配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