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鱼病是当病因作用于鱼类机体后,引起鱼体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鱼的生命活动的现象。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鱼体自身免疫力的减弱;外界因素是水体的水温、溶解氧、酸碱度、水中化  相似文献   

3.
正采用药饵防鱼病是一项简单实用的好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让鱼吃到适量的药饵,是能否有效防治鱼病的关键。用药饵治鱼病的原则:当鱼发病后,首先要正确诊断病因,只有确定得的是什么鱼病,才能够对症选择药物。一是药饵适合治疗需要通过内服才有效的鱼病,比如肠炎病;而通过对水体消毒或对鱼体表杀菌即可治疗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它的早期病况不易觉察,因此,治疗鱼病和治疗其他动物疾病不一样,有其特殊性。鱼一旦得病,正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困难,家畜、家禽可采用灌药或注射药物等方法治疗,而对病鱼,特别是鱼种则无法采用。  相似文献   

5.
<正>检查和诊断鱼病是治疗鱼病的首要步骤。只有先确定鱼患的是哪一种病,再进行治疗,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鱼病的正确诊断是鱼病防治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一、现场检查调查发病的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和池内环境。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6.
鱼病重在防     
<正> 在乡镇给广大渔民讲授水产养殖技术时,多数人急着提问:我的鱼发病了,怎么治呢?下什么药呢?而很少有人问鱼病怎么“防”。其实鱼病的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说得很清楚,鱼病重在“防”,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下面介绍鱼病重在“防”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鱼病预防     
<正>鱼病预防是水产养殖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是提高渔业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预防的好,鱼不得病,正常生长,是养殖最高水平的表现,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商品鱼质量也得到保证。一、鱼病的特点。①早期诊断困难②不能采取隔离措施,疾病容易蔓延③有效给药途径有限。④疾病的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鱼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我市较大的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鱼病,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因  相似文献   

9.
<正>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10.
<正>精养池塘鱼病防治具有"三难",即发现难、隔离难、治疗难。鱼生活在水中,和陆生动物不同,它们的活动、摄食情况人们不易观察,鱼生病后的诊断和治疗也比较困难,鱼一旦生病,不好隔离,往往传染较快,病鱼丧失食欲,喂药很难奏效,而注射(打针)的办法又行不通,只能全池用药,所以必须提前进行鱼病预防工作,要采取防重于治、全面预防、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策略。否则丧失防治良机,一旦造成病虫大量发生,治疗难、效  相似文献   

11.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旱、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7~8月是鱼类生病的高发季节,鱼一旦生病很难发现,确切诊断也比陆生动物较难。而且,病鱼大多失去食欲,即使投喂药饵也很难进入鱼体,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鱼病的防患于未然远重于病后治疗。一、高温季节鱼病大量增加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用肥水养鱼的水质调控方法来管理应用颗粒饲料精养摄食鱼类的养殖水质,是目前鱼病尤其是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为帮助广大养殖户科学有效的治疗鱼病,提高效率,少走弯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鱼病治疗程序,下面做详细介绍。一、勤观察,早治疗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群,若有惊动,略下沉  相似文献   

14.
人秋后最好做一次系统的鱼病检查和预防,以确保鱼类安全越冬。其重点是防治细菌性、寄生虫病和营养性疾病。一、鱼体解剖与鱼病检查 取主养鱼与配养鱼各2-3尾,按常规鱼病检查方法由表及里地进行目检和镜检。重点是检查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及内脏脂肪积累、肝脂肪浸润等情况,以便及时掌握鱼体的健康,为设计系统鱼病预防方案提供依据。秋季多见的鱼病主要有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打印病以及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鱼虱等寄生性鱼病。细菌性鱼病可根据发病部位、病鱼的症状,结合相应器官的病变情况加以确诊。寄生虫性鱼病可通过目检和镜检寄生虫的形态确诊。肝脏健康状况可通过目检肝脏器官的外表、大小、颜色和镜检肝组织确诊。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春夏季节,温高、水肥,鱼类生长迅速,与此同时各种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此时极易爆发鱼病,影响鱼的生长,甚至造成大批死亡,因此,在鱼病治疗过程中要做到两个及时——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一是鱼经过一个冬天的停食,体质比较弱;二来春季天气变化大,气温不稳。要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以下"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早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放养,因为  相似文献   

17.
正"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基本原则。实践中,做好鱼病预防工作,鱼的死亡率可显著降低。鱼类栖息在水中,它们的活动、摄食,我们难以看清。鱼一旦生病,治疗有困难。家畜、家禽生病可以口灌或注射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病鱼,特别是鱼苗和小鱼种尚无法使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鱼病流行季节,总会有一些水产养殖户为鱼病的久治不愈而犯愁,尽管他们在治疗鱼病时,内服外用并举,用药不惜代价,但到头来治疗效果往往事与愿违,顽疾反反复复,难以根治。原来他们治疗鱼病走进了一个"发病—治疗—缓解—复发—再治疗"的恼人怪圈,如此循环往复,他们既费精力又费经济,对如何根治鱼病束手无策,茫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长期以来对于鱼病,只谈到预防与治疗。笔者依据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和多年的专业鱼病技术服务实践,大胆地提出"鱼病调理"这一观点与同行共同商榷。鱼病预防是人们在鱼类养殖期内对本地本季节常见鱼病采取的措施,旨在不发生鱼病或降低鱼病发生。这是控制鱼病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最怕发病。鱼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掌握鱼病药物防治技术,认真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减少病害损失,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一、正确诊断在鱼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以理解疾病的本质,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要准确诊断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