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均衡信贷配给、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彭磊 《当代财经》2003,(8):50-53,60
以信贷配给的双重均衡性为出发点,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可揭示出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困境在于其特定信息结构所对应的边际信誉成本低于大企业。因此,解决的途径在于引入专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降低信息成本,以改变信贷配给的均衡位置,促使信贷配给的局部均衡向总体福利均衡收敛。这也是由中小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作用的差异所决定的,因为前者只能弥补“信贷缺口”,并不能缓解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2.
唐广 《生产力研究》2006,(1):217-21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存在着信贷偏好倾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外源融资的劣势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应完善信用担保制度,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适当放宽企业上市的条件,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都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然而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产权性质的异质性会造成企业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这种信贷歧视会约束企业的替代性融资,即当民营企业面临商业信用约束时,其更难以使用银行信贷进行融资性替代。本文利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理论假设。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民营企业受到了来自金融机构的信贷歧视,而信贷歧视减弱了民营企业银行信贷的融资替代性。为了缓解民营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政府应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减少针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歧视,而企业应加强产业关联,增强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地改善企业融资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通过将央行信用与企业信用相挂钩的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文章以公司信用类债券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信贷融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这一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尤其是长期借款融资规模,并降低了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借贷便利操作规模和利率的方式有效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从而起到改善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文章从企业信贷融资视角为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更好地实施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范叔沙 《经济师》2006,(5):283-283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瓶颈”制约,政府要为民营企业创造融资的政策环境,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立评价和信用担保体系;民营企业要自我完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诚信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针对融资困难,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设想,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进行了试点推行,但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四年中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本文从云南省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状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入手,对融资困难的原因与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国内较为成功的担保模式进行比较,试图对云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亮  沈坤荣  周菲 《金融评论》2021,13(2):12-30
影子银行是信贷配给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的代偿性制度安排,治理影子银行风险将导致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收紧.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信贷配给强度"的DSGE模型,提出信贷配给强度是驱动影子规模变动的重要动因,金融监管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程度受信贷配给强度影响,治理信贷配给问题可以缓解金融监管与民营企业融资间的政策冲突,并在长期内实现影子银行的自我抑制."十四五"时期应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契机,探索纠正信贷配给的制度化政策框架;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体系,搭建支持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供给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金融体系自身缺陷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是有其特殊性的,主要在于现有的金融体系所存在的缺陷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从正规渠道融得资金,这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信贷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存在许多缺陷;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出现多样化趋势,但蕴涵较大的金融风险;直接融资渠道缺失与资本市场缺乏层次.  相似文献   

9.
探讨动产抵押制度的完善以及将“物”转化为“信用”作为担保标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问题,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法律环境,找出制约其融通资金的法律制度缺陷,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伍凤兰 《经济师》2006,(7):152-153
在信贷市场中,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信贷配给的主要实施对象。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都会使中小企业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制约,成为其融资障碍。抵押担保、信贷承诺、信用评价与信息共享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保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渊 《财经科学》2001,(4):102-105
“担保难”是中小企业难以取得银行有效信贷支持的症结,也是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打开这个“症结”,了作采取行政的、司法的手段,为企业和银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要用经济的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及信息共享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端 《经济学家》2003,(1):120-122
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情况和银行放款结构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既包括信贷配给,又受到信贷歧视的影响。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上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使得中小企业面临信贷配给,而政府对大型国有企业的隐形担保则造成了信贷歧视。前者是信贷市场中客观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后者是体制的、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结果,只能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来解决。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主要面对的问题是信贷配给。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抵消逆向选择效应的抵押担保品,这既包括实物资产的抵押担保要求,又包括隐形附属担保—…  相似文献   

13.
破解小微企业信贷融资困境需要"标本兼治",除在政策层面鼓励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和量身定制各种信贷产品外,还应做好"治本"工作,从信贷融资涉及的相关主体入手,加强有效信用信息供给,从根源上解决由来已久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应从政府相关职能重塑、银行信贷技术开发、信用担保机制完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企业行为激励约束等方面加强信用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14.
贾昱 《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69-171,175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分别从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抵押式担保能力的不足、盈利能力差及经营风险高等内部原因,以及融资体制缺陷、信用担保机制的实施力度不够、信息不对称等外部原因,深入分析导致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因素,并从自身建设、政府政策、融资环境和金融机构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壮大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信用债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运作下的信用融资、政府隐形信用支持或刚性兑付下的担保融资均会发生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的谬误:一是好项目得不到融资和再融资;二是无效率项目得到融资和再融资.第一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缩短和“破坏性创新”窗口关闭;第二类谬误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债务效率低下、债务违约、不良债务积聚和债务风险敞口提升.基于此理论逻辑,本文在分析中国非金融部门债务状况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行为主体在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两种情境下的博弈形式,探讨中国企业信用债违约形成机理,并就如何使市场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经济研究》2021,56(1):105-121
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作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合格担保品范围内的资产价格与相关企业融资成本。本文基于2013年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的信用利差所受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会显著促进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债券信用利差的下降,起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第二,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债券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民企债券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大,其次是中央国有企业,最后是地方国有企业,原因在于央行对民营企业的增信作用较强。第三,当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当债券市场中合格担保品比例较高时,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信用利差的作用效果会减弱。因此,为支持经济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央行可以将相关债券或信贷资产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引导其融资成本下降,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同时,应将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环境纳入考虑,让担保品管理框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融资问题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银行信贷支持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当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入手,分析了民营企业信贷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横向信用联系: 民营企业的内生性外源融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源性融资对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内源性融资特征明显,外源性融资严重不足。现行融资体制是一种纵向的信用关系,与国有企业之间是一种内生性依存关系。基于民营企业的体制外生存事实,很难从现行融资体制中获得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与现行融资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体系之中,支撑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机制的是一种横向信用联系。只有内生性融资机制的存在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同时又不损害其可贵的内源性融资基础。培育民营企业内生性的横向信用联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积极发展社区性的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民营金融组织和民营企业的互助性融资担保组织。  相似文献   

19.
金融抑制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有关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建议措施,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增强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和发展中小银行(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想法是基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考虑的,即通过信用担保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发展中小银行则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营离不开信贷资金支持,而企业信贷融资必须具备信贷市场所要求的完全履约的信用能力,信用能力有效形成有利于企业信贷融资。在合理界定企业信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企业信用能力的形成条件,寻求企业信用能力形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