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桂琴 《经济界》2007,(4):51-58
整合风险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所面临的风险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管理整合风险、经营整合风险,规避和防范跨国并购整合风险就必须进行文化、管理、经营一体化整合。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整合的全过程,是人力资源全面驱动的过程,发现企业在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是避免并购失败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进行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具体的人力资源整合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加速全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跨国并购的风险也较高,成功率仅20%~30%。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除了要面临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并购整合风险外,还要面对并购价值评估风险。如何防范这些风险,成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资本运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而言,笔者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是:决策风险、信息风险、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本文仅就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和防范决策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跨国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资本运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而言,笔者认为,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是:决策风险、信息风险、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本文仅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管理整合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和防范这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龚小凤 《财会通讯》2013,(11):103-107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风险一直以来是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通过整合风险预警可提前警示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对提高并购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本来引入ANP法,以w企业跨国并购匈牙利B公司为例,对整合风险预警应用,使ANP法在整合风险预警中的应用得到更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发生的跨国并购无论在金额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十分可观,但是我国跨国并购仍处于初步阶段,经研究发现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具体可分为定价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和整合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巨额损失.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类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5):4-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也走逐渐地出国门,并且跨国并购方式成为了主流的形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问题,然后研究和分析了风险防范体系,包括目标企业的定价评估、融资支付、并购整合期的财务整合风险。最后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走向国际市场。本文以海信跨国并购东芝电视为例,通过对海信并购前后的融资风险、支付风险、汇率风险以及财务整合风险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问题,然后针对这些财务风险一一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我国其他企业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10.
汽车行业作为一个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涉及到的资金、技术、品牌都比一般的企业并购要复杂,并购的整合风险更高,加强对汽车企业并购整合的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研完了我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整合风险,以期为中国汽车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以获取品牌优势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席卷全球。然而并购后的品牌整合存在着多种风险,包括决策风险、品牌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法律风险、国别文化风险以及客户流失风险,严重制约着品牌整合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会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的产生,实现品牌的顺利整合。  相似文献   

12.
惠红梅 《价值工程》2012,31(28):154-155
企业要想提升自身价值,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并购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但是企业并购的成本最终会影响财务风险。因此,我们来分析研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对我国企业并购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跨国并购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实行有效的跨国并购计划,不仅可以改善产品原有的缺陷,还可以扩大商品市场,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并购企业双方最看重的就是实现双赢的局面,但是在并购的过程中,两国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并且产生一些企业需要及时防范的并购风险,如战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整合是企业并购中的重要内容,分析与控制企业并购中信息系统整合存在的风险是当今研究的一个新课题。COBIT体系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IT管理与控制标准,它可以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有效地管理、控制与信息相关的风险。文章将信息系统整合活动映射到COBIT体系下,给出企业并购中信息系统整合风险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企业并购中信息系统整合风险进行了识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卢永红 《企业经济》2014,(5):187-19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购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策略,对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也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以前很多的并购案例来看,由于有些企业忽视了并购的财务风险而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对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的各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阐述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各种形成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控制财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突破,在全球范围内,以多国公司为主的大型企业掀起了第五次并购浪潮。随着一个个大型并购活动的开展,相关国家的所涉及的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而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贯穿到整个并购活动中,并且影响着企业并购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迈开了自己的国内、国际的并购步伐,开始由被并购方转变成并购方。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并购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近期并购商誉中对未来预期的风险暴露引起资本市场震动。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并购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即审计师能够成功识别商誉风险并在审计费用上加以反应,体现出审计制度的有效性。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并购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虑外部监督的调节效应,发现机构投资者能调节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成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现阶段,我国并没有非常完善的并购理论,而并购中情况的复杂性也使依靠经验的传统管理方式很难发挥作用。为实现并购的有效进行,论文将循证管理的理念引入跨国并购理论中,分析并购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以循证管理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法,为并购理论提供新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19.
About 15 years ago, banks started to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risks into their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this article, a survey of the European banking sector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 into all phases of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rating, costing, pricing, monitoring and work‐out, is presented.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 into the whol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is important because only then is an adequate risk management guarante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nks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risks especially into the rating phase, but not in all phases of the credit management process, though this is recommendable because these risks influence all phases of the credit management process. Further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tegrating environmental risks between banks that are signatories of the UNEP statement by bank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anks that had not signed this agreement so far could be foun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