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5,(4):14-14
去年12月15日,国务院高层在国资委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指示:大型国有企业不许搞MBO(管理层收购),中小企业可以探索,但须在国务院国资委出台更细化的规范文件后,关于国资委将何时出台怎样的规范细则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亦曾多次吹风,称此规范文件将是2005年国资委出台的第一部法规。  相似文献   

2.
《经济月刊》2004,(3):4-4
2月24日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而前一日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大盘下跌40余点,创下2月以来最大日跌幅。针对“国资委一开会,股市就下跌”的现象,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需要进一步提高国资委工作的透明度,今后将提前公布会议主题,减少股市炒作余地。对于,国资委与其他监管部门是不是一条心”的问题,李荣融毫不  相似文献   

3.
国资委日前派出8个调研组赴央企调研,涉及到央企改革重组52个课题,其中就包括国资委直接持股领域的研究。接近调研组并了解此情况的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调研聘请了主管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介机构、高校人士共同参与研究,对国资委直接持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将进一步明确国资委的直接持股资格。”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05,(1):8-8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月13日表示国资委今年将重点开展十项工作,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福利、管理层的薪酬和企业税后利润,因其影响面广,一直来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从最初的劳动部、到后来的财政部、直至最近的国资委。其间质疑诟病之声也从未间断。围绕工资总额的诸多异议,监管部门——国资委何去何从,不仅关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国资委自身的定位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上仍有一些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在国资委成立之前就存在,有些是在国资委成立之后才出现,这说明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资产管理事业依然是任重道远。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用,很有必要对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透视国资委     
国资委作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历史性重大突破,实际运行结果并不象预料的那样理想,国资委明确定位的艰难在于其现有职能决定的政府“特设机构”身份。国资委没有能够监管起同级政府所有企业国有资产以及“自己管自己”的体制、功能结构、激励机制和方式亦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铮 《经济》2005,(3):58-58
有人说在国资委有些像“婆婆”加“老板”,那只能怪国资委生来就被赋予过大权力:管人、管事、管资产。  相似文献   

9.
宗泽群 《经贸实践》2010,(11):44-45
身为“根正苗红”的央企汽车大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集团(前两者直接隶属于国资委,后者隶属于国资委直属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的成员。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都希望股市健康发展,大小股东之间今后应加强沟通和理解,否则很多事情无法推进。国资委积极提倡中央企业所属的上市公司分红。不分红的问题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中小投资者对此也非常有意见。为此,国资委提醒中央企业所属的上市公司注意这个问题,积极倡导分红,只有这样,才能让投资者树立起长期投资的信心。但是分红应该由董事会提出,由股东大会决定,国资委只能作为出资人表明观点,倡导分红。  相似文献   

11.
滕朝阳 《商周刊》2013,(18):19-19
从8月15日至10月31日,国资委开展2013年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职工薪酬调查工作,调查内容首次包括职工工资外收入情况。可以预见,此轮国企薪酬“摸家底”,在其可能性上,不仅可以成为规范国企系统收入分配的一个起点,也可以成为推进全社会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12.
吕洪雁  宫岩海  朱元森 《经济师》2004,(5):46-46,48
文章分析了新成立的国资委的监管模式 ,探讨了国资委的功能定位和国资委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环境经济》2008,(5):7-8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近期表示,为了推动中央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国资委正在研究制订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奖惩办法。黄淑和指出,奖惩办法拟将对超额完成目标或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或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国资委自成立以来,其法律地位的定性一直是模糊不清的,学界对此也多有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国资委应当是完全的出资人角色,有的学者认为国资委应该是兼具出资人和监管人的角色,有的学者则认为国资委就应该是纯粹的监督管理机构。而当前中国的法律法规也未给予国资委一个明晰的法律定位。国资委应当作为政府机构回到自己的监督者本位,将出资人角色托付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由法律授权其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29日30日,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召开了“全省实施‘三个一批’战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经贸委(国资委)、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和列入“三个一批”(即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面,使一批大型国企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会上,襄樊市、孝感市、东汽、蒲纺、华  相似文献   

16.
《经济视角》2005,(3):9-9
国资委日前透露,将出台字条例,对于国企MB0进行监管。国资委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已完成规范中小型企业管理层收购有关办法的草案起草工作,办法有望近期出台。大型企业不搞管理层收购。《办法》包括十三条,主要针对4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严格进行离任审计;二是管理层不得参与收购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7.
《时代经贸》2006,(5):8-8
5月10日,科技部.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程,首批入选试点的企业将达100家。  相似文献   

18.
王佳航 《经济月刊》2003,(5):44-46,47
国资委成立却不涉及金融性国有资产,理由何在?谁来担当金融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底,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MBO)行为由于存在大规模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叫停。国资委在叫停大型国企MBO的同时,也放缓了中小国企的MBO步伐,为中小国企实行MBO提出了诸如对企业原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严禁自买自卖、必须公开竞价、不得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等条件。  相似文献   

20.
部委新政     
1、国资委:明年将继续推进央企布局结构调整12月14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明年将继续加快步伐,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包括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央企业重组的平台。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