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可嘉  邓晶 《价值工程》2010,29(5):108-110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将以我国近年来我国制成品贸易以及我国商品贸易条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阶段我国制成品贸易受商品贸易条件恶化和收入贸易条件变化改善的影响,同时对未来两年的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以及制成品的出口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介绍了中国大宗商品价格的总体变化情况、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并论证了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贸易条件的关系,得出大宗商品价格和中国贸易条件近似呈反向变化。而后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和通货膨胀两方面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使得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一些建议,通过改善大宗商品价格改善中国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后,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我国的最主要贸易伙伴,美国贸易结构的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结构和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势,为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宁 《经济界》2008,(6):86-89
本文分析了1980-2006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认为反映贸易公平的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恶化之中,而反映贸易效率的收入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改善之中。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引起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贸易条件看,我国产业升级和出口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贸易利益增长,价格贸易条件呈行业间"升级与价跌并存"、行业内"量增与价跌并存"的格局。从要素收益看,我国工业行业也存在增加值率小、利润偏低、税收流失严重等现象。因此,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分工锁定"特征,转变发展方式和贸易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财经     
《财会通讯》2008,(5):4-5
我国商品贸易出口额跃居世界第二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情况排名,我国在全球商品贸易出口排名中超越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7年,我国的商品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218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的8.8%,较上一年增长了26%。德国仍居榜首,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1.327万亿美元,同比上涨了20%;而美国的商品出口额则较上一年上升了12%,以1.16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7.
张宏建 《企业经济》2008,(2):145-147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随着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多属于成熟产品,供大于求,且我们一般采取传统的价格竞争手段,出现了增量不增价的现象,导致我国贸易效益难以提高、贸易条件呈现出不利的势头。因此,应该努力探寻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随着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该国的贸易条件必将趋向恶化。他们的论据是,尽管该国向外国的出口将因货币贬值而增加,同时进口也将因而减少,但由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将相对地比外国商品便宜,出口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将因而减少。因此,该国的贸易条件必将趋向恶化。他们不作进一步分析,就骤然下结论,未免过于草率。贸易条件是指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与外国出口商品价格(也就是本国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以T为贸易条件,P_a为本国出口商品价格,P_b为外国出口商品价格,即可得出贸易条件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为我国扩大开放和实现出口持续,有效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新的形势下,出口被赋予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日益削弱,技术尾贸易壁垒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立足于我国出口行业本身,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机制方面的三点影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方式扭曲和贸易利得损失,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换利益变动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1992—2011年中国总体和五种主要分类纸产品的贸易条件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纸产品的总体和分类价格贸易条件为恶化且呈恶化趋势;收入贸易条件处于改善趋势,且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由进口价格引起的贸易损益为收益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改和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的升值,是在我国宏观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作出的明智决策。这次汇改和升值短期内对我国外贸规模和增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长期来看,它将有利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继续扩大出口。它也可能使我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企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国家进行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活动时,汇率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是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也是一国贸易收支的重要杠杆,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刺激我国出口,改善我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闵 《企业导报》2012,(13):43-44
本文以1995~2008年度大豆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条件变动的趋势。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升值与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关系。笔者认为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现象与人民升值无重要关联性,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与恶化和人民币升值存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利益和生产专业化利益两方面实证计算,得出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的趋势都是在不断减弱。但是价格贸易条件和一国的总体福利之间的趋势有时候并不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增长,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也从商品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额排名世界第三位,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仅列第八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将严重制约对外贸易持续有效的发展,中国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需要。为此,本重点论述了国际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存在的差距,以及进一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构成发现,双方总贸易额的增长伴随着半成品在总贸易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和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分析了双方贸易在世界整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商品种类,发现双方的竞争商品结构与相互贸易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高的商品结构非常类似。这说明双方间的竞争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导致了双方贸易条件的恶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贸易增长的能源环境代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构建了1987~2006年的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并以此为基础测算了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耗和S0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期间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增长迅速,且增速快于相应的进口含污量增速,同时能源和SO2的贸易条件也明显恶化.而出口含能量和出口含硫量之所以快速上升,这主要是出口规模迅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不过技术变动有效地抑制了上述规模效应.此外,结构效应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结构变化对能耗和SO2排放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国际市场势力这一产业经济学中的术语,建立剩余需求弹性模型,以出口日本市场的中药产品人参和甘草浸膏及汁液为例,利用计量STATA10.0软件对国际市场势力进行测度。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中药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势力。研究发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市场势力的构建,而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质量较差以及中药产业缺少规模经济是导致我国中药产品出口价格较低,贸易条件恶化以及贸易利得较少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提升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中国中药贸易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我国民营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泉州民营外贸企业作为泉州出口的中坚力量,在复杂的环境下暴露出出口产品缺乏技术创新、商品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缺乏专业化管理等问题,这些弊端削弱了泉州民营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文章通过分析泉州民营外贸企业的出口现状,发现其出口竞争力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20.
饶璐  徐佩秋 《企业经济》2008,(5):151-153
人民币升值在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贸易条件、提高中国经济国际地位、缓解贸易矛盾、加大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对出口、吸引外资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应从积累外汇知识、培养外汇人才、定位产业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