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李镭  雷良海 《科技和产业》2021,21(12):47-52
选取2016—2018年中国省级行政单位整年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传统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测算观察期内各省份政府债务资金支出效率。从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大部分省份债务支出效率处于提升的阶段,且不同地区的不同省份之间的债务支出情况和效率情况存在异质性,即不同省份债务支出效率不相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得出的实证结果和经济意义的解释,提出有关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和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治上的业绩激励和经济上的财政利益激励,使得中国地方政府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强烈动机,而由于投资具有直接且强劲的经济增长效应,地方政府势必在投资规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由此将产生省份总投资冲击进而影响全国经济周期波动。本文将地方政府投资竞争、政府投资冲击、非政府投资冲击和经济周期波动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利用动态因子模型和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地方政府投资竞争通过省份总投资冲击影响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非政府投资规模上的竞争加剧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而在政府投资规模上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的投资效率值和广义投资效率值,实现了对省内各地州按效率值的完全排序,揭示出不同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投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统计资料的支持下,通过计算ICOR指标、投资弹性系数,对1981—2007年间东西部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同等数量的投资,东西部地区之间投资效率存在0.02%差距;东部与西部地区不同省份以及不同时期的投资效率也存在差异,投资地区结构与投资时机还有待优化;多数省份的投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投资效率亟待提高;东部地区的投资过剩与西部地区的投资不足并存,地区性投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5.
现有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选取金融稳定这一视角,检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同时考虑空间效应与门槛效应.以2009-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金融稳定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即金融稳定性较好的省份周围的省份金融稳定性也较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较多的省份也会对周围地区产生溢出效应,考虑到空间效应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金融稳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依然成立,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为倒U型,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对于金融稳定存在"先扬后抑"的作用,单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分析表明提升政府支出效率以及减少政府干预度可以有效缓解政府隐性债务对金融稳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DEA-Tobit模型,以人均财政支出作为投入变量,以五大发展理念下的政府绩效作为产出变量,测算2013年中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低下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中西部地区效率递减;区域内部省份中,东部地区财政支出效率差异最大,中部最小;实际人均GDP、政府支出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居民受教育水平、人口密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2000-2011年31个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产出数据作为支撑,运用非径向SBM-DEA模型,测度我国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并实证研究了影响我国省级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山东、河南、山西4个省市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为1,江西、辽宁、安徽等17个省市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低于0.9,其中云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五个地区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更低于0.5;东部地区主要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略低,西部地区排名最低;相比较而言,西南、西北地区主要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较低,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部分省份政府公共服务效率较高。②人口数量、人均GDP以及FDI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产生正向作用;产业结构、地区客运量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有较大影响,分别对其产生正向和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事前和事后两个维度考察地方政府质量影响企业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机理。本文分别用投资对托宾Q和对现金流的敏感性来度量投资效率与融资约束,结果显示,政府质量与投资和Q值敏感度正相关,与投资和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相对国有企业,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功能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相对中央国有企业,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功能在地方国企中更显著。对事后业绩增长的考察表明,在较高的投资与Q敏感度和较低的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地区,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业绩的增长。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地方政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治理,可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同时通过扩展企业的融资途径来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政府支出、金融发展与对外开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整体上,政府支出显著的促进了企业的投资,而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于企业投资则存在"挤出"效应,但是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效率;在东部地区,影响程度较基于全国的检验结果更显著;中部地区的政府支出和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投资,但其效率较低;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与政府支出并未显著影响企业投资;非东部地区的地方国企在对外开放中投资增加更为显著,而民营企业在投资机会的把握上体现了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为支撑,分析省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市场化、网络舆论等外部因素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地区差距较大,东部省份较高,西部地区最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整体偏低,但是上升趋势明显;网络舆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模等因素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产生了显著地影响;人口素质、市场化水平对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影响并不显著;人口密度、网络舆论等外部因素变量在动态环境下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全国31个省份,2008~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通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正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额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越多;金融机构贷款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呈正相关,且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一倍,政府债务余额将增加约2倍。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决算支出以及进出口贸易总额均对本省政府债务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位选择中,政府政策、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基础设施和开放水平等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各个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文章利用1991年至2011年台商投资大陆各省份(地区)区位选择的面板数据,验证和说明了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和政府政策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区吸引台资的影响因素、产业布局和政府实施机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政府控制、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2009~2011年上市公司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勇  于丽丽 《改革》2013,(7):127-135
以我国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控制、社会责任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和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由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着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非效率投资问题,而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可以抑制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效率投资现象;为进一步证明政府干预对于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干预强度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区分,发现社会责任的这种抑制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强的地区表现的更加明显。说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使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免受政府干预的影响。从投资的视角为我国转型时期的政府干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丰富了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并为现阶段制度环境下改革政企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效率及其决定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刚  李树 《南方经济》2010,28(10):3-17
本文采用二阶段DEA—Tobit模型核算并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效率,主要发现是:(1)地方政府的各项社会性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但地区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其中,中部地区的卫生和教育支出效率最高,东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各项支出效率均最低,而总社会性支出效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2)总体而言,由于地方政府支出无效率导致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损失量大约占现有生产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潜在产出量的10.8%;(3)政府规模、行政腐败、收入差距和人均GDP等环境因素是降低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变量,而教育水平、城市化率和人口规模等环境因素则是提高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变量,当然,各环境变量对分项社会性支出效率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产出CCR模型,运用DEA方法对泛珠三角大陆地区的9个省份限额以上零售业2012年至2014年三年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零售业经营效率存在东中西部省份差别,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均高于中西部省份;达到DEA有效的只有江西、四川和云南3个省份;东部地区的广东省零售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014年的江西和云南、2013年的四川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其他省份在三年间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东部省份投入冗余情况较中西部省份处于相对轻度水平,从发展趋势看,泛珠三角地区各省份零售业经营效率处于上升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16.
王贤彬  周靖祥 《南方经济》2013,31(11):47-59
本文在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一般均衡宏观模型中考察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行为。地方政府官员负有提供生产性公共品与非生产性公共品的责任,生产性公共品增进经济产出效率,而非生产性公共品直接增进居民效用。地方政府官员在提供两类公共品的效率与能力上具有异质性,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及公共服务供给绩效上的差异。这意味着,中央可以通过优化官员和地区之间的匹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举债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并且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动态发展特征。此外,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时空异质性特征,2006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逐年增强;东部地区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弱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并无直接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投资集聚以及提高政府科技支出比重、强化政府创新职能两种机制推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地方政府举债的投资集聚效应是其推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地方政府举债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方健雯 《特区经济》2007,226(11):217-218
本文采用伯川德价格竞争模型研究两个地方政府如何制定税率来竞争一个外商投资项目。分析了企业在不同地区投资的价值由公有信息和私有信息组成时,投资环境的异同对于均衡税率的影响。若投资环境同质,两地方政府税率竞争均衡时税率为零;若投资环境对企业有差异,均衡税率大于零。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税率都低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税率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玉桥 《南方经济》2013,(10):64-76
通过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本文首先采用SBM非期望产出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市)2000—2009年环境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省域间环境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自相关性已不容忽视。通过进一步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与其所处位置及周边环境密切相关,并且受到邻近省份结构性差异误差冲击,这体现为各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FDI、对外开放度和治理投资额等空间影响因素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度均显著提升了各省份环境技术效率,而产业结构、环境治理投资额与环境技术效率负相关,环境治理投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升民众参与度等措施来提升环保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