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金融研究》2001,(6):38-39
高峰农村信用社地处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的边远贫穷山区,2000年在经营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实现了扭亏为盈,在连续多年亏损的情况下何以能够一举扭亏经营?他们的体会是: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突出小额贷款,放好放准新贷款,增加利息收入,盘活旧贷,向旧贷要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挖掘沉淀资金、变死钱为活钱灵川县大圩营业所八五年末有呆滞贷款14.86万元,(其中七八年底旧贷余额32.7万元,已收回27.7万元,尚有余额5万元),仅占该所年末各项贷款总余额366.48万元的4.05%,占农贷科目余额的15.8%,分别比全县平均水平低15.55%、或40.53%,是全县呆滞贷款比例最低的.该所取得这个成绩的做法是:(1)全力以赴,落实旧贷.在县支行工作组的指导下,大圩营业所从八二年开始全面开展落实旧贷债务工作,在落实债务的过程中,他们深入调查,不辞劳苦,见缝插针,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宣传贷款政策,想方设法把债务落实,由于他们抓得早、抓得紧,全镇除三个生产队外,其余各大队、生产队原欠旧贷均已分摊落实.(2)抓住时机,不错过一切收款机会.该镇一些生产队得到国家征地赔偿款,有的变卖原有集体财物(如中拖),有的有集体收入,营业所密切注意这一切动向,跟踪收款,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旧贷,是指78年底以前发放尚未收回的欠款.上级行规定分别给予落实或收回旧贷者一定的手续费,这调动了广大农金干部落实、收回旧贷的积极性.但由于各地对这一规定认识不一致,执行中发生了各取所需的现象.现将笔者在财务大检查中发现的有关提取落实、收回旧贷手续费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的意见提出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截止到1995年底,枣阳兴隆信用社清收集体村组旧贷310万元,其中催收集体贷款210万元,非正常贷款占用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他们的作法很值得提倡:(一)依靠党政,抓清收盘活。为了保障清收集体贷款工作顺利进行,在农行的促动下,镇政府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成立专班。镇委镇政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  相似文献   

5.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收贷中的应用陈嘉修(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它的一系列原则方法,同样适用于贷款清收工作。1、思想动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收贷实践,我们发现有些旧贷清收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并不完全是客户觉悟低,有意拖赖。1994年昭平...  相似文献   

6.
<正>福州郊区农行建新营业所、信用社,从信贷资金管理改革入手,试行职工以工资、奖金和完成全年信贷管理挂钩的制度,改变了以往信贷工作重放轻收,收新贷不收旧贷的状况.建新所、社试行信贷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是:(1)以全乡新旧贷款数,划年限、定任务,为考核基数;(2)以上级规定的一九七八年前旧贷年应收15%、一九八三年前贷款年应收80%、一九八四年后年  相似文献   

7.
我县历年积欠贷款比较多,1978年底银行、信用社积欠贷款合计1,292.8万元。从1980年农业银行恢复以来,我们狠抓了旧贷的清收工作,四年内共收回1978年以前的旧贷672.8万元,占全部积欠贷款的52.8%。其中收回银行贷款345.6万元,占银行积欠贷款的52.4%;收回信用社贷款327万元,占信用社积欠贷款的50.6%。这一工作对增加农业资金,促进信贷收支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后,省级人民政府、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银监会、人民银行,职责分工更加明确具体农村信用社要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紧紧依靠当地政府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特别是当地政府对机关}几部贷款作为重点清收对象各级政府部门要把此项工作当做农村信用社改革重要工作来抓,农村信用社小良贷款清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旧贷打击逃废债是各级政府应尽的义务,对机关}几部贷款当地政府部门要制定详细清收计划要利用行…  相似文献   

9.
隆安县过去生产队的集体贷款,由于清理落实工作抓得不够紧,到1987年底止,全县还有822个生产队137.6万元贷款末分摊落实债务,1988年初,县农业银行在贯彻全区支行行长会议精神时,总结经验教训,把清理落实债务收回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政府、法院、银行”三结合的办法,组织力量,深入乡、村、屯清理原生产队的集体贷款,并做到边清理、边落实、边收回。到1988年底止,落实生产队债务有316个队,5312户,金额78.2万元,收回4832户,金额56.71万元,占1987年末原生产队贷款余额41%,超额完成中文分配收回旧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扭亏为盈,笔者认为应在体制创新、盘活旧贷、投资渠道、融资成本、队伍建设和自主经营等六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速收回沉淀旧贷,搞活资金?光靠银行本身不行.就目前银行在营业所干部配备的情况看,不管怎样努力,也是难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太少,一个营业所多的有七、八人,少的只有四、五人,除主任、会计、出纳、复核、信贷员外,再也抽不出人下乡催旧贷了.有的所由于人少,就连个别职工因病请假,或主任去开会,工作就都很难安排.要想搞活沉淀资金,没有人下去做工作,只不过是空谈空想而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  相似文献   

12.
无可否认,清收原生产队的陈欠贷款是一件困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银行收贷工作中最困难的一项。但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寻找可行的办法,这批陈欠贷款还是有希望收回来的。1、端正思想认识,落实收贷措施。要收回这批陈欠贷款,首先要在根本上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并把这一工作当作盘活信贷资金,解决当前资金困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杜绝那种准备作呆帐上交,以推卸责任的依赖思想。上级行要与基层所、社的主任建立起任期目标与旧贷回收率相挂钩的经营责任制,基层所、社主任要与职工建立起工作考核与旧贷  相似文献   

13.
合浦县农行依法收贷的调查罗世平近两年合浦县农行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依法收贷工作,打开了收旧贷难的局面。两年来,该行共向法院(庭)立案诉讼87件,诉讼贷款金额4100万元,已结案55件,结案率63.2%;收回催收贷款2733万元(合收回实物折款),占诉讼...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 这次我们共调查了50户农村家庭,走访了3家农村信用社机构。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几乎是个空白。被调查的50户中,在信用社贷款的有39户,其中36户都是多年的旧贷,而且额度都不很大,但无力偿还.被调查的50户几乎没有存款,没有保险,更谈不上投资理财。3家信用社的同志反映,弱势群体面比较宽,无还款能力,信用社不敢放贷,  相似文献   

15.
所谓农村信用社贷款"借新还旧",是指债务人在原有到期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又与借教人重新签订借款合同、以新贷偿还旧贷的行为.除少部分确是为了完善抵押、担保手续,保护信用社债权外,绝大多数为纸上数字游戏.  相似文献   

16.
《理财》1995,(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集体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税务机构分设以来,各地反映,对集体金融企业征收所得税和财务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现通知如下:集体金融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7.
村级集体财务一直是农村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干群矛盾的焦点,因为村级财务问题引起的农民上防甚至集体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当前,我国村级财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理财》1996,(7)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农村集体资产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为了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  相似文献   

19.
《理财》1995,(4)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集体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豫国税发(1994)091号各市、地国税局:现将国家税务局国税发(1994)240号文“关于集体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附:关于集体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搞活1978年底以前的农贷沉淀资金,多年来一直是山区农业银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已有一部分收回,有一部分已经分摊到农户和落实了承还企业,但还有相当部分的旧贷无法分摊和无人承还,甚至已经分摊到农户的那一部分旧农贷的收回也有相当困难。如何搞活这方面的资金呢?我们有如下管见。一、“以工还贷”,搞活呆滞农贷资金所谓“以工还贷”,就是债务人通过提供劳务归还银行贷款的方法。它可分为“以工代赈”和“承包工程”两种形式。1.“以工代账式”就是在财政每年下拨的“以工代赈”的款项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资金,作为农户归还旧贷资金。这种办法有利于帮助和促使农户归还旧欠,而且也能收回无法分摊的那部分资金。例如东兰县1978年底前的农贷沉淀资金为78万元,而1987年“以工代账”款达700多万元,如能按5%提取,一年就可以归还35万元的旧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意两个问题:(1)提取还贷的比例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各县“以工代账”款项金额大小,由银行提出适当比例经地方财政部门同意后会同各有关部门实施。(2)哪个县收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