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丁声俊,刘勇世界粮食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是患不均,即粮食资源分布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人口要占世界总人口2/3以上,但生产和消费的粮食占世界粮食总量的比重不到一半。从粮食结转库存量看,发达国家占60%上下,发展中国家占40%...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问题,但不是粮食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是问题,但不是粮食的问题农业部农研中心副研究员温铁军一、题解对于中国这样人均仅有0.1公顷农地,且占人口80%的农民被迫生活在被城市现代化所隔绝的乡士社会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不言而喻是个永恒的问题。但也正因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种基本国情,是制...  相似文献   

3.
达州市国有粮食企业现有库存粮食清仓查库的结果显示 :粮食库存喜中有忧。喜的是国库粮食实力雄厚 ,账实相符 ;忧的是库存粮食质量不容乐观。   一、库存粮食陈化严重 在达州市现有粮食库存总量中, 1999年前鉴定的陈化粮占 9. 1%;超期储存粮食占 57%。粮食库存状况堪忧,陈化趋势严峻。超期储存的粮食难以顺价销售,致使库存总量居高不下,潜亏在所难免。如果处理陈化粮的价差补贴不能到位,必将形成第三批粮食财务亏损挂账,对企业、财政、银行都是一个负担。 产生陈化粮的原因:一是顺价销售困难;二是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仓容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每年需要处理的高水分粮食高达1亿多吨,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长期以来,国家要拿出大量的资金财力,对高水分粮食进行干燥处理,粮食干燥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粮食产后处理和增值的瓶颈,开发和推广粮食干燥设备已是大势所趋,必将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粮食安全”一词,是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第一次粮食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的世界粮食形势十分严峻,1972年世界谷物库存1.75亿吨,而占世界人口约3/4的发展中国家只有5400万吨,仅占31%;世界粮食库存量只占消费量的14%。1973、1974年世界谷物库存分别占消费量的15%和14%。这次会议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会议通过了《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第一次提出了“粮…  相似文献   

6.
一、八十年代可能出现世界性粮食短缺展望八十年代的世界粮食形势,国外专家普遍认为,由于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增产跟不上人口增长等种种原因,八十年代会出现较严重的世界性粮食短缺。美国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估计,到1985年前后,全世界将短缺大约1亿吨左右的粮食。如果单就亚、非、拉地区而言,则短缺数字将达2亿吨左右。实际数字表明,10年以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为2.32%,现在已上升为2.36%。  相似文献   

7.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粮食供求始终是各国最敏感和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小麦国际贸易占世界粮食贸易的1/2,因而小麦贸易对调剂世界粮食短缺和保障世界食物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小麦贸易的基本格局是,西方发达国家净出口,发展中国家、苏联东欧净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苏东国家小麦净进口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净进口国的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贸易双方的国内食物(粮食)政策,世界性汇率变动及净进口国的汇率高估等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世界小麦贸易和中国小麦进口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这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十年来,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从393公斤下降到373公斤,形势严峻,尽管中国粮食生产不足,但口粮还是有保证的,只是饲料用粮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粮食问题就是饲料问题。反过来说,若解决了饲料问题,中国的粮食问题也就解决了。近十年,在粮食生产停滞的情况下,中国畜牧业仍能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已经探索出一条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中国已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粮食权问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对国际社会解决粮食问题作出的最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坚持市场化取向建立粮食流通管理新体制──对粮食流通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四川省巴中地区粮食学会我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而解决起来难度又很大的问题。为解决好我国的粮食问题,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12.
粮食减产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粮食连续减产,而粮食需求则持续增长,呈现出当年产量低于当年消费量的局面,且缺口不断扩大。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是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保证,一旦出现大的波动,必将引起国民经济大的起伏,新中国54年多的历史实践经验已证明这一点。针对目前粮食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及其暴露的问题,应及早采取措施,保证国家粮食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粮食流通体制是经典的垄断模式。国有粮食部门作为政企合一组织,一直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他所有制企业经营粮食受到各种限制。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传统垄断模式背离市场规律,必将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我们认为,垄断竞争模式是切合实际的粮食流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8,(6):43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保东大使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粮食危机特别会议上强调,中国已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粮食权问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对国际社会解决粮食问题作出的最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与农村信贷问题徐春铭蔡榕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日益扩大。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得到普遍发展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力,农业同样对国民收入、出口、国内粮食和原材料的供应起很大...  相似文献   

16.
世界粮食危机及其特征 众所周知,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因粮价暴涨而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已对国际社会和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轮国际粮价暴涨反映了国际粮食供给与需求机制的失衡,究其原因,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自然灾害加剧、耕地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粮食供给始终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最新推出的《粮食危机》一书,通过丰富的史料与严谨的分析,揭露了少数西方国家试图借助粮食武器支配世界的图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8.
《粮食问题研究》2007,(5):42-42
据日报报道,世界粮食供应趋于恶化的担心正在全世界蔓延。担心的理由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加导致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再加上对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的担忧促使生物替代性燃料的增产。另外。地球气温升高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也令人担心,粮食自给率低的日本应该制定能够保证粮食稳定供应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金融支持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从国际上看,由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生物燃料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粮食主要出口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一些国家为应对粮食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粮食新体制马凯我国是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而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体制改革不断迈出重大步伐,粮食生产大幅增长,人民的吃饭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