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产评估 ,是对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 ,是指评估人为正确体现资产的价值量 ,保护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 ,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资产的现实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资产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资产评估的独立性原则 ,要求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在评估资产时做到客观公允 ,并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具体说来 ,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第一手资料 ,对被评估的资产作出完全独立的评定。二、公平性原则。资产评估的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评估过程中 ,要以掌握的资料为依据 ,尊重客观事实 ,不带有主观随意…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保守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尽可能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其中对资产要素提取的八项资产准备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珍 《广西会计》2002,(8):14-15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标准 ,加强会计工作管理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就《企业会计制度》的增设与创新谈一些粗浅认识。一、增设“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会计反映职能的精髓是客观真实。在具体实务工作中 ,会计人员过分依赖会计制度建设来涵盖所有经济现象 ,核算经济事项。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会计制度的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往往存在着与其法律形式明显不一致或者多项法律制度适用于该项交易或事项的情形 ,会计人员无所适从 ,随意性很大 ,总是按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事会计核算 ,不…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林太桂 《福建财会》2001,(11):21-22
历史成本原则作为世界各国通用的资产核算原则,其基本内涵是,在进行资产计价时,不考虑资产的重置或变现价值,而根据它的购入成本计价。采用历史成本核算资产价值,有许多优点。例如,在财产物资购建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构成其历史成本,比较客观;历史成本是以资产交易过程中的商事凭证作为原始依据,比较可靠;以历史成木核算资产,便于会计实务的操作,比较方便等等。历史成木原则建立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是货币计量假设,它假设币值基本稳定,资产价值不变,不同时期构建的固定资产或其他资产价值具可比性。然而,通货膨胀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普遍现象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历史成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一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以保证其经济活动得以有秩序有效率地进行,这种管理与监督工作有外在的制约机制,如国家法令、政策或其他经济法规。更需要有内在的自我调整约束与监督体系,使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秩序来运行,这种单位内部形成的自我调整、制约、监  相似文献   

15.
杨敬芝 《价值工程》2013,(27):151-152
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现状及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吴杰  胡红梅 《会计之友》2007,(5S):19-20
新会计准则基本没有涉及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会计处理,但在指南中将捐赠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改变了以往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做法。笔者认为,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税务处理不变,但会计处理应按新准则进行.以体现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全面收益观点。  相似文献   

17.
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但目前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中仍有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太强,在具体操作上有很大弹性.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不同点,通过实例介绍了小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及报表列示,指出资产减值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对夯实企业资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但目前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中仍有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太强,在具体操作上有很大弹性。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崧 《黑龙江财会》1999,(12):17-1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要求对经济业务中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允许的范围内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风险,有利于经营者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得越来越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具体选择,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保护投资人、债权人、主管部门和潜在投资人的利益。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合理合法地扩大谨慎性原则可以挤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