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山西省地方税务局农业税征收管理局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集体,现有人员9人,均为大学以上学历,35岁以下青年占总人数的88%。工作中他们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青春献税收,明建功业”为主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始终坚持把“青年明号”创建活动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农业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夯实征管基础,加快征管改革步伐,强化依法治税和规范执法行为,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获得了2000年度省级“青年明号”称号。  相似文献   

4.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要加快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以取消乡统筹费,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用新的农业税收方式,把农民负担纳入规范化、强制化管理轨道。这就使得乡镇农业税收会计的日常核算业务和村合作经济组织核算中的村提留正收使用业务发生较大变化,为配合这项改革,乡村会计在贯彻执行国家税务局颁发的《农业税收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同时,需要对相关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加以调整,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西华县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农业税附加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农业税附加比例为农业税正税的20%。农业税附加用途为:村组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村办公经费。农业税附加属于村集体资金,实行乡管村用,所征附加数额村与村之间不作平衡使用。征收机关从农业税正税中提取2%的机动减免,用于社会减免和灾歉减免;从农业税入库金额中退库3%作为征收经费上划县局,由县局统一分成使用。农税征解会计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分村核算附加数额,记入征解会计明细帐,月底将附加转入乡镇预算外户。乡镇财政所实行专人、专帐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农业税附加或改变农业税附加用途。  相似文献   

6.
7.
8.
农业税在队有制时期通常采用交纳“公粮”形式。按核实的常年产量分夏粮和秋粮,分期足额入库。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税绝大部分按粮食统购统销价倒“三七”的比例折征代征金,农村税费改革后,按省市统一核定的常年产量和粮食单价乘以7%的税率收取农业税,按农业税额的20%收取农业税附加,并把农业税列入农户承包合同和农民负担卡,定期收取农业税。广大农民对农业税的征收普遍具有自觉的纳税意识,然而农民陈欠农业税的现象却较为严重,农业税收上清下不清的矛盾十分突出。带着这一问题,笔者于2003年4月对江苏省通州市张芝山镇2001—2002年…  相似文献   

9.
10.
11.
众所周知,和其他赋税一样,农业税制包括税率及其征管,既是国家权力和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治国安邦、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为此,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它理所当然地不断推陈出新。纵观世界各国,不论是东西方的古代社会、资本主义世界的近代社会,抑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社会,概莫能外。而且变化之快、花样之多,更是有目共睹。回顾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王朝兴衰更迭和漫长的历史长河变迁,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各种各样的农业税制变换、推行,更是层出不穷。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禹贡”,到西周时期的“井田…  相似文献   

12.
历年来,河南省鹤壁市的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农业税减免资金,缓解了农民困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和拥护。但是,在农业税减免资金的兑付过程中,由于资金历经环节多,个别乡镇的个别村还存在着资金兑付不及时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确保减免资金安全完整及时到位,鹤壁市浚县财政局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探索出一套“定时定点直接兑付”农业税减免资金的办法。一、改层层拨付为财政直接兑付,减少兑付环节。在财政所设立兑付点(也可设在乡镇所在地的金融部门和营业所),农业税减免手续由财政所直接办理,资金由财…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自觉缴纳农业税的积极性也明显高涨。但是随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增多,加上少数农户纳税意识差和生活贫困等其他一些原因,农业税尾欠现象时有发生。一、尾欠产生的原因1.部分农户纳税意识淡薄,未能形成依法纳税光荣、不依法纳税可耻的浓厚氛围,以种种理由缓缴或拒缴。2.故意不交。对乡村两级有成见,有能力交税而故意不交,甚至几年长期不交税。3.等待观望。去年税改中上级出台了不准清欠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税改成果,一些农户误解为旧欠可以不要再收了,可以抹掉了。因此在新农业税征收过程中有些农户存在一种等待观望,存…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江苏省徐州市城南开发区不断完善农业税征管机制,狠抓农业税尾欠清理工作,卓有成效。一、造成农业税尾欠的原因1.农业税征管机制滞后,对农业税尾欠的征缴缺乏法律依据。按目前规定,农业税的征收机关是各级财政部门,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只适用于税务机关,不适应财政部门对农业四税的征管。全国统一的农业税征管法规至今尚未出台,财政部门无法可依,尤其是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农业税征收十个不准”后,财政部门清理农业税尾欠更是畏首畏尾,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则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2.税费混征,挫伤…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