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1979年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名,创造了中国奇迹。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之痛就在于大国崛起过程中并没有大批跨国公司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既有认可理解也有猜疑和戒心,既有客观公正也有敌意和诽谤。如何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新变化和我国历史文化、外交传统中寻找依据,深刻阐释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政策和实践,让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认识和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色与丰富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直面中国经济,从世界经济的视角上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增长的,中国现在经济的总量是第六,超过了意大利,占全球GDP的比重是3.92%,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是18.2%,中国经济的存量相对较小。中国经济的增量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比较重要,虽然中国贸易的存量不  相似文献   

4.
贾峰 《环境经济》2007,(1):101-101
盘点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之发展,有那么多数字令我们欢欣: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总量稳居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已上升为世界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中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制造业总量排名第四,我国很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也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加快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1985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GDP的年均增长率接近9%,并且发展势头不减。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2000年我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到目前已有170多种制造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已经上升到前5位,对世界经济正在产生越来越大影响。据专家推测,中国的经济规模,2016年可能超过日本,2040年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察经济全球化即世界经济体系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不同时期所处的不同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历史中,中国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中心——弱势——崛起”的变迁过程。透过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的变迁,为批判“中国威胁论”、人类历史终结于西方模式等错误观点以及为正确认识理解中国在近代以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大国,中国与东南亚邻国的经济融合也在日益加强,这是中国自90年代以来大力推行经济外交战略的丰硕成果.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急剧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从对抗、对立逐渐演变为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与发展最快的庞大的经济体,也是中国推行经济外交新战略,扩大全球影响的成功范例.崛起的中国正凭借其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新月异的军事现代化和积极构建的文化软实力谋求全球影响,并挣取与其国力相应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其追求的“睦邻友好关系”相辅相成,其目的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即既要确保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又要确保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不要被邻国误读为威胁.  相似文献   

10.
猜想2011     
不知不觉已经走完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关于二十一世纪的梦想,我们实现了多少呢?仔细想起来,似乎可以用"很多"二字来形容。在国家层面.中国经济的崛起令世界瞩目.全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变成世界第二。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以宽广胸怀迎接世界的同时,也以巨大影响回馈世界。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发展格局:一是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二是改变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三是改变世界贸易发展格局,四是改变世界金融发展格局,五是改变世界文化发展,六是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3.
董伍伦 《新经济》1995,(9):42-47
近30年来,观察家们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而感到震惊。首先是日本的崛起,继之而来的是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接着是被世界银行专家称为第2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3国的兴起,现在又出现了中国经济爆炸性增长现象。展望未来,形势更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4.
把握发展规律探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城市是在拥有较好的有形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当大的无形的软实力,并在硬条件、软环境和软实力的共同作用下,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世界城市的发展既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北京需要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出发,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契机,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争取早日建成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也获得了显著的增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大力参与国际经济并且成为了国际经济外交平台上的重要角色。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丰富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外交内容,对于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APEC近日在中国落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官方经济组织,对加强中方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与2001年上海的APEC峰会不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了展现我国发展成果和国家战略的平台,同时将我国的战略全面融入到了会议精神当中。本文对北京APEC会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际形势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John Wong 《经济学》2005,4(4):953-970
中国的崛起对东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中国在东北亚的近邻通过贸易和投资从中国的开放政策中获益,而且那些曾经与中国争夺国外直接投资(FDI)和出口市场的东盟国家也开始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已经对其东亚邻国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东盟+3”方案,特别是始于2002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为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而为东亚经济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经济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步入新的阶段。近年来,东盟在中国经济外交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功建成即是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中取得的突出成果。文章拟在简单介绍经济外交的概念、中国经济外交的目标及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中国政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外交战略考量、外交进程、阶段性成果以及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魏建国 《新经济》2014,(10):60-61
基辛格博士在2011年我们召开的全球智库会议上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今后中国代替美国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长期的.”中美两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中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最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极限山东     
宋鑫陶 《商周刊》2012,(13):34-39
策划前言"中国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给世界带来了相当的震撼。"张维为以这句话作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引言的开头。在世界经济被金融危机折磨得遍体鳞伤的时候,中国的稳增长就像隧道尽头的那道光,带给世界希望。  相似文献   

20.
李书锋 《时代经贸》2007,5(6X):29-29,33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经济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各行各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一展风采。而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经济,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比别人慢了一拍,总在国内徘徊的现状成为地方特色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藩篱。因此,本文对地方特色经济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