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莹 《企业导报》2011,(10):33-34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也关系到学校与教育的使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本文着重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2.
彭仲生  罗筑华 《价值工程》2012,(12):198-19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大学生、学生家长、高等学校及社会共同的感受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则更是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探明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潜因,为今后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打好前期基础,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深层社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许红芝 《价值工程》2010,29(23):169-170
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因素。通过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而可靠的帮助,从而提高贫困大业生的求职择业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贫困大学生因其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就业竞争力弱,影响其顺利就业。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资助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提高贫困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就业。  相似文献   

5.
潘国红  朱敏 《中外企业家》2009,(24):223-2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贫困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就业中更是面临着种种困境。从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来调查研究其就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探讨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国内学者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果。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也相对较多。鉴于此,关注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就业,帮助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应作为当前贵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企业用人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业类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厚 《价值工程》2012,31(21):259-260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进一步严峻,农业类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造成农业类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黄上上 《管理观察》2015,(22):137-138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创业为核心的就业机制逐步成熟,而贫困女大学生由于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文章针对河南省贫困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就如何实现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展开研究,阐述了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详细讨论了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心理、社交、就业方面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收费逐年上升,贫困生也逐年增加,问题愈显突出。本文通过阐述黑龙江省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及就业情况,分析贫困生问题成因,进而提出解决大学生贫困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冯彩虹  赵国栋 《价值工程》2011,30(28):234-23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促进高校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贫困生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综合应对。因此本文初步探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中国当代教育一个迫待解决的问题,在激烈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中,贫困毕业生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他们只能靠自身努力,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成本,他们感到择业、就业的压力,从而出现了新的复杂的心理矛盾.本文从分析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和问题出发,提出了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在当今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较大部分学生就业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研究与探讨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高职院校寻求教育出路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贫困生是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就业难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探讨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以促进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更是就业的弱势群体,做好"双困生"就业工作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先从心理因素、综合素质、择业观三方面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从心理辅导、提高综合素质、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就业培训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罗晓燕 《民营科技》2014,(12):239-239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根据对就业困难的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由于就业形势、自身条件、能力的限制等原因,贫困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创新思路,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贫困生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就业成功率大大降低,本文主要是围绕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首先给出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现状,其次给出了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最后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受家庭条件、成长环境、社会阅历以及生活压力的限制,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入手,分析了其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