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调控死结     
国内房地产市场犹如沸腾的火锅,这一切都源于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组合拳。从4月中旬国家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至今,不少人判断调控效果显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效果究竟如何?真的那么乐观吗?  相似文献   

2.
淡季开局的2010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最强音。 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以来,1月10日,一份被称作“国十一条”(即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的综合运用了土地、信贷、税收、行政监督等多种手段的调控蓝图,正式确定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基调和架构。  相似文献   

3.
中央派8个工作组督查16省中央部委坐不住了。房价反弹、地方政府放松楼市调控,让决策者们担心维系依旧的房地产调控会受到威胁。7月19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下称《紧急通知》),再次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得擅自调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纠正。"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赴16个省(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市场开始猜想:这是否意味着中央将收紧地方房地产市场的微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房地产业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至少有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政府调控,效果并不满意。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十年调控的历程,其次分析了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成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讨论了厘清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法律与政策等四种关系,有效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价格泡泡     
去年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6.
从最初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到“国八条”、“国六条”相继出台,力度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全,但政策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从内部看,是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局面未根本转变,中央有令难行,大大消解了调控的力虎从外部看,外部压力朱变,外资仍在加速涌向内地房地产市场。所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一年,房地产调控仍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今年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近两年来,国家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控制房地产行业过热,2004年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将土地和资金纳入宏观调控范围。各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房地产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已经“明显偏离理性投资者的正常投资回报率”,中央还会有一系列调控政策进行整治。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一系列报告对房地产市场作出上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房地产市场在持续强劲的政策调控下,出现了交易量萎缩、土地流拍增多、房价松动的现象,房地产调控进入关键期。为了巩固调控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深入研究国家有关房地产政策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房地产调控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要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各自的角色与职能定位;重新审视房地产政策的性质特点,保证政策措施的配套、全面及前瞻性,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为我国房地产调控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和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3,(5):10-11
一线城市楼市调控再加码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7个月保持上涨。一线城市成为领涨者。基于上述态势,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日前表示,政府还有加大“工作力度的空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两会期间表示,必须严格落实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措施.防止房价反弹。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也于日前表示。今年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现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2.
晓行 《宁波通讯》2012,(18):48-48
6月份,70个城市中,57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1个环比下降;11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25个环比上涨。一些媒体包括部分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也发表文章,认为房地产回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次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是自住型刚性需求;离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不可能稳增长。还有部分媒体歪曲中央稳增长决策的原意,认为放开房地产符合中央的意图。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明了坚定不移调控房地产、让房地产市场发展回归理性的决心,各种鼓吹房地产调控放开的论调才偃旗息鼓。但是这阻挡不了违背中央调控政策各种暗箱操作的出现。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离开房地产中国经济就不会“稳增长”?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继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已初见成效,投资资金继续紧缩,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房地产投资增速和价格涨幅双双回落。2006年满足居民对中低价普通住宅的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中央将继续贯彻落实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和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将保持适度增长,房地产价格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要及时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动向,善于发现、解决新问题,以免出现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14,(1):188-189
多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屡调屡涨,但无论调控实际结果如何,每年重申“坚持调控不动摇”,多少起到了“望梅止渴”的效果。然而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很少提及有关商品房和房地产调控的话题,引起各界议论,也纷纷对2014年的楼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迅猛,带动了GDP的高速增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房地产市场偏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远。国家已多次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但是调整的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对房价上涨的原因和调控政策进入深水区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几点关于当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新国八条")正式发布,昭示着第三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开启。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调控是"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但与此同时,和过去相似,它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如:房地产调控为什么越调越涨?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严厉调控下楼市如何走向?为此,本刊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大家认识中国房地产调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发展》2010,(6):17-18
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新国十条)一经发出,立刻成为新的网络热点。去年11月以来,中央先后就遏制房地产过快增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国四条"到"新国四条",从"国十一条"到"新国十条",调控力度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为此,我们从互联网中搜集了大量资料,从"脉络""解读""应对"三个方面对近期房地产新政的各方观点做一些分析、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18.
胡历芳 《中国经贸》2011,(8):240-24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也随之产生一系列房地产经济问题。房地产税收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力杠杆。本文针对房地产开发、交易、保有阶段的现存问题,探讨了优化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购房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活动快速发展。但是在看到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太大,部分城市已经超出人们的正常购买需求,因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分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其主要现状表现在:房价上涨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住房需求问题没有解决、土地和信贷政策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最后提出加强地产市场调控管理的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住房需求管理、进一步发挥土地和信贷政策制度的作用,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曹军新  胡峰松 《改革》2012,(4):16-22
"新国十条"首次将地方负总责制运用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房地产业领域。由于制度设计尚未触及这项制度的核心功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缺位,导致房地产调控地方负总责制运行效率低下。为此,要建立政府组织责任和领导者个人责任的双重追究机制,借助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履行政策法律义务。建立和完善垂直管理部门的房地产调控合作机制,形成中央政策在地方的执行合力。同时,加快财税、土地供应制度和相关金融制度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