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很多学者从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产业集群创新问题,而基于溢出途径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对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与水平具有更现实的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角度,通过建立关系模型,提出了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应假设。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是影响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知识溢出在创意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分析了知识溢出对创意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韧  曾国祥 《中国市场》2007,(40):102-103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途径,探讨了知识溢出效应对产业集群的作用,指出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企业及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与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良运 《北方经贸》2004,(11):38-39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特点和企业知识的分析 ,探讨了知识溢出的途径 ,溢出效应对企业和产业集群的作用 ,指出产业集群内企业知识的溢出效应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知识溢出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知识溢出对集群内部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有条件的。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应给予创新者适当的补偿而不应完全抑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创新集群内涵特征及内部知识溢出特点,改进Bart-Caniels空间知识溢出模型(BC模型),在潜在与实际知识溢出互动关系框架下,引入技术扩散、行业距离、社会成本因子,从各因子知识溢出机理方面探讨了集群因子作用形式.并分别从宏观、中观角度构建了创新集群知识溢出数理模型,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复杂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溢出改变了产业集群企业创新的知识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目前,知识溢出效应成为集群研究领域的前沿.文章阐述了知识溢出的内涵、分析框架,并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知识溢出系统的适应性主体,总结出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溢出、集群网络结构、互动学习等方面。本文从邻近性这个视角进行分析,同时引入外部知识获取这一中介因素,更加深入地研究了组织邻近性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过程,探索了邻近性、外部知识获取和集群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理论研究模型,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9.
徐菁  黄欢欢 《商业科技》2013,(28):138-138
信息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极大地带动区域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区域品牌效应以及波及效应六个方面建立信息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知识溢出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地理因素影响的知识溢出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动力源泉。利用空间距离聚集度指标,对区域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形成、集群分布及集群强弱和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知识的空间根植性决定了知识溢出倾向于在一定空间实现区位极化。企业的地理集聚和区域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向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明 《现代商业》2008,(15):40-41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群知识活动与管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论;阐述了开展产业集群知识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而得出产业集群知识活动与管理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新方向是集群知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产业集群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内部的各因素是如何推动人才的培养的。体现在:知识溢出效应、信息共享效应、协作效应和激励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联盟竞争力D-S模型,对产业集群内联盟的培养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在分工基础上,由一群在地理上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产、供、销企业,以及与之发生各种互动联系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聚集而成的一种社会网络。本文梳理了网络视角下对企业衍生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主要从创业衍生、分工衍生、知识溢出衍生、创新衍生等四个方面评述了集群网络内企业的衍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溢出效应"研究——供应链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这一合作竞争的组织形式,带来了供应链总利润的增加,波特称之为“溢出效应”。本文在剖析了产业集群实质的基础上,从供应链的视角定量地研究并揭示了产业集群“溢出效应”现象背后深刻的机理:产业集群内供应链成员通过相互之间的分工协调,降低集群内库存成本并缩短提前期,也显著降低了集群内的交易成本。该机理的研究和揭示为给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芳 《中国市场》2010,(32):135-135
本文着重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在知识溢出基础上的互动机制,得出提升区域竞争力应建立优势产业集群,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培养和提高知识创新能力,促进集群的升级,从而形成创新型区域。  相似文献   

16.
杨眉 《商业时代》2012,(4):80-81
在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在提高企业整体科技和管理水平、信息共享、员工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Teece的企业网络知识流动和学习的影响因素模型,对影响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瞿翊仰 《商》2014,(45):222-222
产业专业化对知识溢出有着怎样的影响?产业集聚会促进地方化知识溢出,知识溢出又会影响产业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结构性争论:究竟是产业专业化还是多样化、是地方竞争还是地方垄断,有利于知识溢出和产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贺斌 《商业时代》2015,(9):122-124
本文在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知识扩散特征进行了梳理,并从知识扩散层次、位势和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产业集群知识扩散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为维持其技术垄断优势地位,对其技术的溢出防范在不断加强。在现有的渠道基础上,我国并未能充分利用这种技术溢出的效应。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集群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认为集群这种组织方式能为我国利用这种效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20.
侯纲 《商业时代》2012,(3):124-125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产生了一些核心衍生型同业产业集群。本文以宝鸡钛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对这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根植性、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和知识的高度溢出性等特点进行分析,以及针对这些产业集群面临着的同业竞争、创新惰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等问题,提出了差异化发展、联合重组、发展配套企业等措施,以促进核心衍生型同业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