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又称为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依托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以发挥农业和农村的旅游休闲功能,并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为人们从事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场所,而且有利于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因而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所谓休闲农业实质上是利用农村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以整个农村景观来吸引游客,使农业由提供农产品的初级产业导向提供加工、服务的二、三级产业导向转变,从而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和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不仅调整了台湾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效益,而且提高了民众的休闲旅游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下面就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形态和基本经验等问题做些粗浅的探析.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由于农业资源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复杂化,台湾休闲农业的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休闲农场、观光农园、乡村民宿和教育农园等.  相似文献   

3.
祁黄雄  谢钱 《浙江经济》2010,(12):52-53
近年来,以"住农家乐、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农家乐逐渐风靡全国。农家乐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乡村、农业资源。不同的是,当农家乐不在乡村地区或失去“乡村性”时,农家乐就与乡村旅游存在区别;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侧重于农村地区,而农家乐除此之外还包括城市中具有乡村元素的休闲娱乐产品。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生态休闲农业是以农村生态资源、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业科技、农家生活、乡村风情为依托,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新业态。休闲农业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865年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味农业野趣。20世纪中后期,具有观光、餐饮、住宿、购物等形式的休闲农业在世界各地普遍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利用刚圃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同时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他萌芽于1865年意大利成立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19世纪50年代,  相似文献   

6.
农业旅游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习俗)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农业旅游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高.发展农业旅游对济南市“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远思 《首都经济》2006,(9):102-103
根据北京市郊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学者多将京郊旅游划分为三种模式,即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和以家庭旅馆为中心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本文则根据游客出行的目的将京郊旅游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即观光游模式.休闲游模式和体育健身游模式。  相似文献   

8.
耿玲 《发展》2006,(6):41-42
观光农业旅游是高效农业与游戏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交叉产业,是以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景观等)为依托,以大中城市为服务对象,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娱乐、参与、体验等需求为中心的一项新兴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其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亦愈加凸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自然资源禀赋良好,人文资源也非常丰富,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诸多原因,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其休闲体育旅游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从而制约了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分布和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为江西省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旅游是产业旅游的一种新的发展业态,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旅游与生态系统和环境密切相关,通常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被作为一种环境物品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将生态资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评估,并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一效益体系,避免对资源的无序开发、无偿使用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劳动者、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有机整合,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3.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2,(21):34-35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特色精品农业、乡村人文资源,以“吃农家饭,住乡村屋、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特征,集休闲观光旅游、领略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明于一体的农村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服务业融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农业现代化、农村绿色化的有效战略路径。休闲农业发展需要具备区位、资源、产业、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等条件,并且总结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和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祁店村做好土地流转入股大文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现代设施林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延长高效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价值链,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带动普通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休闲旅游发展的趋势,农村休闲旅游业已经由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旅游转变,休闲旅游逐步呈现出国内化、家庭化、大众化、多元化、郊区化和高品位化发展态势。天津市农村休闲旅游总投资额达到27.05亿元,建成200个农村休闲旅游特色村,星级农村休闲旅游经营户1428户,农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达2.08万人,农村休闲旅游受益农民超过15万人。截至目前,天津市创建全国农村休闲旅游示范点8处,国家级休闲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示范点3处。本文阐述了发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特点以及对发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休闲农业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项交叉性产业,目前已经衍生为农业中的一种朝阳产业。当前吉林省旅游休闲农业正在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过程之中,然而,诸多问题使得吉林省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受阻。日本是成功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国家,在发展该类型农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吉林省发展旅游休闲农业能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福建休闲体验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休闲体验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游人体验农业及农村生活,达到休闲、观光、娱乐为目的的农业经营。由于城市环境污染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到乡村休闲,已成为一种需求和时尚,今后这种需求会愈加强烈。  相似文献   

19.
观光休闲农业是台湾为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结合农业与服务业而形成的新农业经营方式。它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三生一体”的产业,旨在促进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并带动农村发展。台湾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采取的策略是通过整体规划,保育生态环境,结合农村文化,妥善规划运用农业资源,并以合作经营或策略联盟方式推动。  相似文献   

20.
鲁宁 《走向世界》2014,(49):26-28
在城市住久了,不免想远离都市的喧嚣,带着一家人去安静、质朴的乡村。漫步在乡间小路,采摘蔬菜瓜果,在青山碧水间开阔胸怀、涤清心宇,触摸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体验休闲运动的快乐。近年来,山东休闲农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既可以开辟一条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又能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