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都属于长期资产 ,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实物形态保持不变 ;而无形资产 ,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则不具有实物形态 ,它的存在是以隐形形式体现的 ,不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接触到或感受到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不同性质 ,决定了其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特点。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成本计量上的区别固定资产无论是自建还是购买取得 ,其有关支出 ,一般在实际发生时 ,予以资本化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可见 ,固定资产在价值的确认上具有完整性和确定性。而企业的无形资产 ,如果是内…  相似文献   

2.
江峰 《四川会计》2000,(12):23-25
固定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而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则不具有实物形态,它的存在是以隐形形式体现的,不是人们通过感官所能直接接触到或感受到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属于长期资产,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决定了其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特点,尤其在管理和风险防范上急需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有效地防范两类资产流失的风险。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成本计量上的区别   固定资产无论是自建还是购买取得,其有关支出,一般在实际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可见,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3.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1.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4.
一、在成本计量上,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不同与无形资产相比较,确定性和完全性是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确认的显著特点。固定资产在实际发生时,无论是自建或是购买所得,均应该直接的计入到固定资产成本中,也就是直接予以资本化。然而,无形资产却不同。如果是企业内部开发的无形资产,其相关的开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相似文献   

5.
陈丹 《财会月刊》2008,(6):13-13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就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谈谈其应资本化的金额及其发生减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6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条规定的确认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规定的确认条件,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对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作具体的解释,本文拟就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处理和报表披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岚 《会计之友》2008,(23):77-78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与旧准则相比较,无形资产的范围更加明确。具体到会计实务中主要表现为: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无形资产摊销范围仅限于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不再只是直线法一种。  相似文献   

8.
袁振皎 《财会月刊》2011,(12):71-72
一、企业工资薪金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 工资薪金支出按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以及与产品成本的关系,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不同分别记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固定资产”等科目。除了计入期间费用的工资薪金在当年税前扣除外,对于计入产品成本中的工资薪金支出,应当在产品实现销售时通过销售成本的方式在税前扣除;对于已经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工资薪金支出,应当通过提取折旧的方式在税前扣除;对于没有实现销售的产品,工资薪金支出在当年计算企业所得税前不予扣除。  相似文献   

9.
新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益 《会计之友》2008,(14):62-63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比较而言,新准则能够在体现谨慎性的同时,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  相似文献   

11.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及修理费用等.这些支出是将其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成本还是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都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文章就固定资产不同形式的后续支出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会计准则中的有关核算规定以及没有明确处理方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核算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上市公司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公司研究开发支出必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来进行会计处理。新准则要求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无法区分的,将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原有旧会计准则中部分会计核算内容进行了改变。为把握新准则中的核算内容变化,在此笔者对部分常见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分析。 一、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处理 旧准则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在发生时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待研究开发成功,申报专利时,对专利费和律师费等作为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在“确认”上的异同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第四条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为固定资产:(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可靠的计量。同时同定资产准则中还规定了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同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资本化,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否则应当费用化,在发生时计入当前损益。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型增值税政策下,购买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均计入投资活动下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可以抵扣的购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列示尚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笔者认为,对研究开发费会计处理的修订特别切合实际,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研究开发支出(简称“研发支出”)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使之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简称“新准则”)对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成本计量等问题有了新的规定。本文通过对新准则的分析,提出改进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就工业企业而言,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①如何处理环境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环境支出是否符合资产的定义)?②如何在确保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将环境支出分配到相关成本计算对象或责任中心上?③对企业现在已进行的部分环境支出,如将购置的环保设备计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将企业环保部门的运行费用、ISO14001的认证与维持费用、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延续原有会计处理程序还是将目前的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加以改变,如独立设置新的环境会计账户,或在相关总分类账户中开设环境会计明细分类账户核算?④如何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实施内部控制,加强会计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范畴,是指企业为了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对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所发生的开支,如生产设备的日常维修、定期大修,房屋进行装修等。《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是固定资产核算中的一次重要变革,也是第一次在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概念、范围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20.
<正>企业的资产业务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及流动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的折旧、摊销等业务的处理。由于会计与税法在制定目标、原则运用等方面差异的存在,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也存在差异。税法坚持计税成本不变原则,会计上的谨慎性原则、重要性等原则在税法中不允许采用。相对会计中资产的入账成本,税法强调计税成本的刚性。并且对资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做出了有别于会计处理的具体规定。对于企业计算的会计利润,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必要调整之后,才能成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