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我国排污权交易定价现状在我国先期试点省市中,以湖北的发展最为典型和成功。2008年10月,湖北省出台《湖北省主要污染物交易试行办法》,率先进入规范市场运作。2009年3月在湖北省开展的第一次排污权交易中,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的基价,分别是2000元/吨和1600元/吨,而到  相似文献   

2.
拍场·国内     
《中国拍卖》2012,(5):13-15
陕西排污权拍卖价创新高 陕西省4月8日举行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权拍卖会,起拍价为6000元/吨.经过两轮竞拍.460吨二氧化硫和890吨氮氧化物排污权全部成交.二氧化硫排污权每吨的平均成交价为16630元,氮氧化物排污权每吨的平均成交价为7900元。自2010年以来,陕西省共开展了5次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和1次氮氧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杭州市日前进行了首场排污权交易拍卖会。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到底身价几可?拍卖会的成交结果最能说明市场价格。浙江省杭州市日前进行了首场排污权交易拍卖会。当天的拍卖会上,杭州19家企业花了2980万元,买下了1095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和18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指标。杭州市排污权交易工作起步较早,2006年9月1日,杭州市印发了《杭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活跃我国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促进企业间大规模排污权交易的形成,文章从二级市场的运营状况出发,分析阻碍我国排污权交易运行存在的诸如监测监管不利、交易成本过高、政府干预过度、方法学缺失等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完善监测监管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构建方法学体系四个方面对我国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进行完善,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袁细寿 《商业时代》2006,(18):48-48,88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开展排污权交易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经济政策。本文从分析排污权交易政策出发,探讨了排污权交易的有关事项以及排污权的确认与计量,排污权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问题。最后针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琦  刘亚卓 《商业时代》2006,(24):65-67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被广泛使用。鉴于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有必要研究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意义。本文论证了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在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价格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较早的省份之一。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促进浙江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经验,提出了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卢珊 《北方经贸》2010,(8):40-41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典型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灵活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由于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构建和完善新农村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制定和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确立合法的排污权;加强环境监控。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10,(5):156-161
2009年5月,沈文荣的沙钢集团收购*ST张铜,并将沙钢铜业交由*ST张铜委托管理,以避免同业竞争。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320亿元,年生产能力炼铁2900万吨、炼钢3500万吨、轧材3330万吨。2009年全年完成炼铁2214万吨、炼钢2639万吨、轧材23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63亿元。  相似文献   

10.
张建 《中国市场》2008,(52):212-213
排污权交易的存在有其理论基础。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必须分步进行。必须不断推进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在注重其他配套制度完善的同时,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排污权交易环境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环境政策一项的改革,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排污权的交易机制并不成熟,也存在一些争议。针对我国的污染现状,结合经济学的观点,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剖析,并得出排污权交易制度优于传统的环境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治理企业污染的市场手段,将市场机制充分地运用于环境资源的配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排污权的交易,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尝试。随着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逐渐展开,企业将会面临如何恰当地对排污权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排污权会计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何春 《商业会计》2012,(9):9-11
排污权交易是在采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以市场为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一种崭新的交易形式。世界各国对排污权排污量、定价等方面都有了许多成熟的理论。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已经经过多年的试点,但对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会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不同形式的排污权展开分析,提出对我国排污权交易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制度是综合考虑企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两方面之间权衡而提出的一种二级市场交易。本文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进一步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的二级市场运营现状,构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排污权交易模型,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处理好企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提供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徐堃  刘富  田义文 《商业科技》2010,(28):140-140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它通过赋予环境容量资源价值,确定产权,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交易的方式,有效配置污染削减责任,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因而成为有效实施总量控制的方法,然而我国排污权没有进入市场,排污权转让市场远未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排污权制度运行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污染排放问题以及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它通过赋予环境容量资源价值,确定产权,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交易的方式,有效配置污染削减责任,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因而成为有效实施总量控制的方法,然而我国排污权没有进入市场,排污权转让市场远未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排污权制度运行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污染排放问题以及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促进污染减排和改善环境质量,重庆市在2006便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2009年9月,重庆市政府下发了《重庆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试点方案》,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COD和SO2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权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19.
排污权交易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首先被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用于大气污染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我国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的作用,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本文试对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发端于美国的新型环境保护措施。其主要思想是首先确定一个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然后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方式授予排污单位排污权,各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治理再将节余的排污指标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激励手段,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而言是一个“舶来品”。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行政管制手段与排污收费措施对污染排放进行治理。排污权交易究竟是要取代现有治理方式还是与其进行配合运作?排污权交易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也就是我国未来创建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该如何在现有环境保护体制中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