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中,我们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十五个方面的问题:1.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来源各异形式多样,主要有九种形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将单位门店出租或下拨所属  相似文献   

2.
宁平 《企业导报》2012,(20):57-58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是很多腐败现象得以蔓延的"财政支柱"。中央虽三令五申,却依然未能阻止小金库的扩张和蔓延。作者从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扬 《审计与理财》2014,(1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作未作本单位规定的财务账收入而在账外列收支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具体规定》中明确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近年来,虽然"小金库"呈逐年下渐趋势,但仍有一些单位心存侥幸,有禁不  相似文献   

4.
正"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单位收入和应上缴收入,且未列入本单位财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其外表形形色色,内在错综复杂,表现五花八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用营业收入、合作经营收入设立"小金库"。2.资产处置、出租、使用收入,变卖、处置单位废旧物资、材料、废料、旧货物品等收入不纳入财务核算形成的"小金库"。3.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或政  相似文献   

5.
[题记:有人断言:中国有多少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就有多少个"小金库"。"小金库",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流行病"。"小金库",吞噬我国财政资金的"黑洞。"]一、"小金库"面面观——"小金库",就在你身旁。何谓"小金库"?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它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谓之。"小金库"是当前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寄生在我国市场经济肌体上的一个个毒疣。作为一种社会的经济现象,"小金库"的滋生与繁衍,至今大约不过十余来年。十年前,有"小金库"的单位是极少数,十年后的今天,没有"小金库"的单位是少数。面对雨后蘑菇般出现的"小金库",有几个法人能坦言:"我们没有"!——"小金库",资金何处来?  相似文献   

6.
"小金库",是一个单位少数人或个别人掌握使用的非常隐蔽的资金收支,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  相似文献   

7.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8.
张喜瑞 《企业导报》2011,(20):15-16
<正>所谓"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诱发和滋生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9.
一、“小金库”的定义、来源和去向 1“小金库”的定义 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  相似文献   

10.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审计方法查处“小金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金库”及建立方式 (一)何谓“小金库” “小金库”也称“账外账”,即: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目前小金库的形成范围之广大,资金数额之巨大,给整个经济运行设下了一块绊脚巨石,如不整治,则后患无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小金库”已成为国家资产和税收流失的“黑洞”,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一、“小金库”的来源 “小金库”是指单位或部门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隐匿国家或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会帐目、私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账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的“小钱柜”。审计“小金库”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查证“小金库”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将“小金库”定义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此类资金的形成是一种典型的损公肥私现象,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对“小金库”的查处,  相似文献   

17.
“小金库”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或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法定账内核算.私存私放的各种资金。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审计情况看,随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单位可支配现金的减少,“小金库”在一些单位或部门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其设立方式、存在形式也在不断翻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小金库”引发的矛盾及职务犯罪也时有发生,必须认真治理。  相似文献   

18.
"小金库"俗称"小钱柜"、"私房钱"、"账外账",是指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挪用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具有分散性广、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一、何谓"小金库"(一)旧定义:199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批转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中,将"小金库"定义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人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设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资金脱离了财务监管体系,违背了国家有关“收支两条线”等资金管理要求,脱离了单位内部的审批制度约束,将公有财产交由“小集体”支配使用,是产生贪污腐败、助长不正之风的温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