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7):312-314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城市居住小区是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基本载体,其规划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徐州市为例,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内容和内涵,建立徐州市人居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居硬环境和人居软环境两方面考虑,列出5个准则,20个因素作为调查和评价的因子,用社会调查统计法对城区内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结论徐州市区人居环境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最后提出各居住地域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盛成  程颖 《民营科技》2009,(6):194-194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设计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亮  丁楠 《民营科技》2008,(6):184-185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居住区是一定规模的住宅及相关建筑的组合,是一种现代的人居环境。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中国居住小区及户型的发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倩 《国土经济》2011,(2):66-67
城市作为现代人口大量聚集的居民点,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社区作为承载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功能的主要场所,其人居环境对居民的生活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人居环境分为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五大系统。该文选取在北京传统城市社区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淀区东王庄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与新兴社区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建筑理论的相关知识,以人居环境的自然系统、居住系统为切入角度,探索其在城市社区设计活动方面的可取之处,并发现其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杭州市区人居环境和住房满意度调查报告》最近发表,调查显示:杭州市民对自己的居住状况总体满意度为62%,刚刚及格。这份由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报告对居住满意度的调查分为这样几项指标:建筑与设计、配套设施、小区环境、物业管理、市场环境评价等等。调查显示建筑与设计这项指标是居民最关注的部分,也是影响居  相似文献   

8.
小区管理收费标准面面观璞珏时至今日,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已在陌生到熟悉,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居住小区有近200个,全市有1/4人口近41万户居住在小区里,因此老百姓对自己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物业管理在居住小区内...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1):175-178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居住点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伴随着人一生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其人居环境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毓秀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及理论的相关知识,以人居环境科学的自然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切入点,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雨花毓秀小区的可取之处,并发现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进而起到为今后的住区规划设计在人居环境上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园园 《国土经济》2007,(2X):62-65
文章对人居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人居环境尺度链中选取社区尺度作为研究层次,构建了城市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济南市市区的5个区(长清区除外)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5个区的人居环境的等级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对住宅小区噪声的现状、特征和危害等进行分析,针对住宅小区噪声的特点提出加强住宅小区噪声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当下城市住区邻里社会资本的缺失现状和背景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当前住区空间变异与邻里社会网络退化的相互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重新审视城市住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住区空间营造提出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晓红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5):102-103,106
文章以某住宅小区为例,结合工程实际从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住宅小区的给排水设计要点,探讨了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住宅小区入口设计对小区物理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关注小区入口对交通、防御、形象及标示的作用,而忽略它对小区物理环境的影响。从建筑物理环境的角度关注小区入口的形式及位置设计是提升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住宅小区入口类型的研究,根据实地的调研测试及数据模拟分析,研究了小区入口设计对建筑风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小区入口物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赖文辉 《价值工程》2010,29(25):117-117
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的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小区绿化能给人们创造一种花繁叶茂、优美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随之,小区绿化的功效越发显现出来,居住小区环境绿化、美化以及提高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从城市居住小区绿化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区绿化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科学规划、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剧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制度性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及香港地区相关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制度性调控的建议,即一方面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住房供应制度,坚持住房有分异,分异有尺度,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住宅区用地规模控制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各个利益主体价值取向的用地规模控制思路,并从物业管理的经济性、公建规模的合理性、绿地系统的功能性、居住空间的多样性和城市更新的整体性等方面探讨了住宅区用地最小规模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评述国内外居住空间结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1990年以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概括为居住区分布边缘化、建设规模化、地价空间分异现象显现及中心区内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偏低,进而论述了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城市政府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斐 《价值工程》2011,30(6):169-169
阐明了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应本着的目标,介绍了居住区的景观居住环境所包括的各内容,指出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徐多  徐耀生 《价值工程》2012,31(29):79-8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改善居民生活,评价城市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老小区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出现的小区,甚至是近几年刚刚建成的新小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问题。停车难问题不仅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三个时期的住宅小区分别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三类住宅小区的现状分析,从而提出对不同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以此改善住宅小区中居民的停车环境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对未来住宅小区的停车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