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农业本身的高风险性和弱质性使得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这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新疆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农业保险排斥视角看,新疆农业保险地理排斥,保险评估排斥,保险条件排斥,保险价格排斥,保险营销排斥等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新疆农业保险的发展。应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改革农业保险职能,实行政策性业务的专营和竞争,努力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增强新疆农业保险融入。  相似文献   

2.
罗浩 《市场论坛》2016,(8):52-54
文章按照国外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其分为两个主要的发展模式,并对其典型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各种模式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黄友爱 《商场现代化》2007,(23):242-243
农业保险长期以来存在政府缺位、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建立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广东农业保险模式的过程中,政府支持是开展农业保险的关键和前提、商业保险是农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核心、制订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农业保险融资工具和保险文化的创新是发展农业保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冯志清 《中国商论》2021,(8):177-179
乡村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保险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部分。农业保险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障农民收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补偿制度。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关注农业保险,辽宁省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铁岭、阜新、辽阳等地区开始实践农业保险。为了探讨农业保险是否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将运用辽宁省农业保险的保费、农民收入数据,通过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对农民的收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的主要途径,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辅助手段。本文基于对国内现有几种较为典型的农业保险模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的现状,提出了适合辽宁省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即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为主导,各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开展区别化经营,多种渠道广泛联营的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2016,(9):149-150
2012年10月24日通过的最新《农业保险条例》中明确提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相关事宜,随后各省市地方政府也加大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力度。农业属于风险产业,易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影响,农民常常因此损失惨重。单纯的价格支持或直接的农业补贴也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在农业发展的需求,而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也跌宕起伏。因而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农业保险实施财政补贴政策,才是最适应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湖北农业保险自2007年中央财政介入后发展迅速,已初步建成保险产品、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三位一体"的供给体系,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补偿效果明显改善。但快速增加的农业保险供给仍然难以满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转移需求,体现出数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和可持续性矛盾。需要采取明确经营方式、扩大试点品种、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措施,缓解湖北农业保险供求矛盾,推动湖北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保险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翔 《商业研究》2004,(13):157-159
伴随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农业保险日渐萎缩。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在加入WTO以后更需要农业保险这一有力的工具,分散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对农业生产提供政策性支持。因此寻求适宜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便是当务之急。20几年农业保险的商业化经营和各地开展的合作化组织形式的试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国外的先进做法也可资借鉴。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自然条件亦不相同,所以不适宜采取统一的模式。另外,农民收入水平过低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层原因,因此在我国开展农业保险是一项很艰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农业依旧属于高风险的弱质产业。由于我国地理面积广阔,自然灾害频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的风险因素,不确定的农业风险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选择政策性农业保险则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风险,增加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征,系统阐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希望能够提高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分为政府强式参与型、政府半强式参与型和政府弱式参与型。辽宁省农业保险模式选择的路径建议建立一个政府半强式参与型农业保险模式。具体说来,自上而下成立非营利性农业保险机构,推行"强制法定保险+自愿补充保险"形式,并通过"以险养险"保证这种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的农业保险最初在1983年开始试办,其间经历过快速增长,也经历过市场萎缩。就目前来看,辽宁省的农业保险规模与农业规模极不相称,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稳定生产,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政府、经营主体、投保人三个层面对辽宁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是有现实意义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发展辽宁省的农业保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黑龙江省2007-2011年农业自然灾害成灾情况和造成种植业损失情况的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致损比例达一半以上,且巨灾损失主要源于旱灾、洪涝灾害。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防范意识薄弱、未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机制、保障程度偏低、农业再保险比例偏低等问题。黑龙江省应建立其多方参与、巨灾补偿可行有效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并积极进行灾难证券尝试,为农业风险防范、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从德国在1791年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农业保险机构以来,农业保险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农业保险的险种也从最初的单纯的农作物雹灾保险发展到了对多种自然灾害综合进行承保,承保的农作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能够帮助农民管理生产风险损失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各国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中国选择正确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但是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中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随着多年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和模式,各项制度的完善和政府不断出台的利好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对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少自然灾害与贸易摩擦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对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  相似文献   

16.
吉忠伟 《商》2014,(22):76-76
哈尔滨市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频发农业自然灾害给农户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对哈尔滨市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并且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外农业保险经验借鉴与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自然灾害高发地区,农业的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开展农业保险尤其是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从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国试点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即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组织,建立"三级"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等。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保险是保障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方法,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一直处于停滞困境。本文将从小规模农户经营风险分析与农业用地制度缺陷方向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农业保险业面临的"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的问题及其成因,然后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以及世界各国从事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在我国应建立起以政策性经营为宗旨、以农业保险公司为重心、以农业合作保险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补充、以农业风险基金和政府补贴为依托的新经营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海南省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岛上的农业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保险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南保险业现在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其中农业保险所占比例甚小,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特点和海南农业保险的现状,根据小规模实地调研数据和全省大数据对海南农业保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它对保持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保障农民收入起到了保障作用。辽宁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因此本文对辽宁省农业主产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对辽宁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存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回归分析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辽宁省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