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八五”时期,黄山市重工业发展比例为46.2%,到了“九五”、“十五”时期重工业比重分别上升到51.7%、56.7%。15年中重工业年均增长3.2%。与全国比高出1.1个百分点,与全省比高出3.4个百分点。1990年,黄山市产出结构为轻型化态势,即轻工业比重达64.6%,是工业发展的理想时期。到1995年,轻工业比重仍为53.8%,从1996年以后全市逐渐表现出重工业化趋势,并继续有重工业化程度走高的势头,2006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2%。从经济发晨的规模扩张分析,重工业对GDP的贡献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现阶段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进工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是现阶段加快我区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迅速.2003—2007年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9.7%.比同期GDP增长16.6%快3个百分点.2007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2001亿元,占全区GDP的34.2%,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左右.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1%。  相似文献   

3.
一、泗县已经进入工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泗县工业经济总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张,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一是工业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8亿元,是2003年的3.5倍,同比增长30.5%,增速比上年快3个百分点,比全省快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青海经济研究》2006,(5):31-34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工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提高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工业为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为重点,全省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58.64亿元,增长22%,工业化率34%。  相似文献   

5.
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在日前召开的工业强省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在《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000户以上:同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实现这一目标,我省须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谭燮良  王华 《浙江经济》2006,(12):52-53
“十五”以来,杭州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有优势产业为支柱,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越过5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45.6%;电子通讯、机械装备、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电358度,同比下降0.6%;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为15.1%;工业经济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主导,江东、临江、临平、钱江等工业园区为新增长点,区县(市)工业功能区块为基础的工业格局;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最近公布的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名单中,杭州有42家企业集团上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一位,其中大多数为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现状 (一)总量稳步扩张,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服务业年均增长14.2%,呈稳定发展态势。2002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为30.8%,达到历史最高。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的比重为2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经过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之后出现小幅回升,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滨州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0%,分别比服务业高出6.1、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的全局,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大力实施“项目立区”和“工业强区”战略,不断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协溺、可持续发展。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比2007年增长12%;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比2007年下降5%;工业固定资产按资比2007年增长15%。  相似文献   

9.
徐秀莲 《内蒙古工作》2004,(12):28-28,23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所有发达国家、地区都毫无例外的经历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化是经济发达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我市的工业化仅在起步阶段,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区、全国低16和28个百分点。2003年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占GDP比重只有17.5%,实属农业主导型经济。实现由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乳山市发挥区位临近青岛、产业互补青岛、交通贯通青岛的比较优势,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率先提出和实施了“借青兴乳”战略,并以“配角理念”为指导,把自身定位为青岛“城市的后花园、配套的加工区、旅游的延伸地”,坚持三位一体、整体对接,着力将乳山建成青岛人走亲访友的“亲情园”、大有作为的“创业园”和节假旅游的“休闲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子,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2005年,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工业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0.4%、26.9%和37.14%,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第74位,比上年提升了22位。  相似文献   

11.
鲁泽 《发展》2008,(8):23-23
经济发展规律和发达地区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经济的壮大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陇西县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会议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段方金 《湖南经济》2002,(11):38-39
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核心,加快推进工业化,能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进程。岳阳市云溪区是一个人口仅16万的小区,“临城伴厂,因厂设区”是云溪区最大的区情。近年来,云溪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三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突出工业化的重点,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云溪区工业销售产值93985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004万元,实现利润7861万元,实交税金3670万元。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广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36亿元,增长7.2%,完成财政收入220亿元,增长9.4%,全区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广西围绕建设西南出海通道,集中力量建成和完善了一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培养费中了发展后劲,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当区域经济从一个较低的阶段向一个较高的阶段发展时,经济结构的演进是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在我国各经济区域所处工业化阶段从前工业化阶段到后工业化阶段不等的大前提下,为壮族区域经济结构现状定位非常重要,在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壮族区域经济结构提升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进一步演进的方向,这是进入21世纪后,壮族区域经济转型和工业化发展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在你追我赶的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昭平县按照贺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业并举,工业优先,夯实基础,做大总量”要求,加快建设“三区两带”,突出抓好园区经济、通道经济、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强势推进“三化两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7.46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15.5%;  相似文献   

15.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这表明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调整列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武宣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工业“短腿”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性发展.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郭安 《老区建设》2008,(7):28-30
经济的崛起必须有产业的强力支撑,产业的振兴必须有项目的持续拉动。近四年来,江西省高安市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条“生命线”不放松,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00多个,其中投资上亿元的项目30多个,新明珠集团、新中源集团、红狮水泥、中国龙工等一批大型项目相继落户,标志着高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重大突破,有效地推动了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9.19亿元,增长20.5%;财政总收入达到5.356亿元,增长30.07%,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4.5:44.5:31,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展望未来,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高安,要在区域竞争中实现率先崛起,建设全省经济强市,项目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推进工业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城市化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认真审计市情,我市加快发展的难点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为此,要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不断做大工业蛋糕,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徐剑锋 《浙江经济》2014,(19):25-27
从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2008年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从工业化迈向发达经济(后工业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其主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比值超过第二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进入中速期。这一阶段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源在于工业发展的减速。工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基础,工业也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的经历都证明了,服务业超越工业之时,便是经济增长从中高速走向中低速之际。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使欧美重新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再工业化”成为重要的策略。对浙江而言,第三产业超越第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保持浙江工业的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在当前浙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推进工业高端化,将是保持浙江工业与浙江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工作》2006,(3):36-37
“十五”以来,盟委、行署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推进全盟工业化进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盟上下牢固树立“工业兴盟、工业富盟、工业强盟”的思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全盟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后劲得到增强。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盟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十五”末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0.4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3倍。二是优势产业通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以湖盐及盐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