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饱暖思什么     
李羚 《企业文化》2002,(3):47-47
我们生活在广告世界里,所以,我们每天面对着来自广告的无数诱惑:“味道好极了!”“真香!”“妈妈我要喝!”“今天你喝了没有?”通过广告我们知道了当我们想吃、想喝、想穿时我们去找谁。  相似文献   

2.
大凡爱好诗词的人都知道,陆游、毛泽东,瞿秋白都写过《咏梅》词,不仅同题,而且篇中均不见“梅”字,仔细品品,又句句是咏梅。大概这就叫艺术的炉火纯青。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所谓“曲径通幽处”,堪称一切艺术门类的普适性创作规律。作为实用艺术的广告创作也不例外。 当今世界,广告大战愈演愈烈。精明的企业家们对广告的运用可谓煞费苦心。而广大消费者对缺乏创意的广告常常是看过即忘;对那些创意新奇的广告则是一见钟情,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3.
<正> 香港有个小朋友叫“麦兜”,他有很多梦想,其中去“马尔代夫”是最坚定的一个。后来这个梦想被现实取消了。但是麦兜在电影中用稚气的声音在形容着马尔代夫的美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萌生这样一个梦想呢?马尔代夫,去了才知道,在那里,最重要的不是水清沙幼,而是自然生活,人在那里像一个真正的动物那般生活,没有闹钟,没有堵车,没有尾气,没有握手,没有电视,没有期望的目光,没有索求的笑容。和鱼一起游泳,和兔子一起乘凉,泳裤总是穿在身上,鞋子总是放在背囊里。在马尔代夫,蓝天白云碧海沙滩都是为发呆而准备的。或许你要不时的模仿一个意大利广告,有节奏地喊:“Maldives!……Maldives!……如同爆发户依靠金链金表一样,只有靠这样,你才能抵消心理的不真实感。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天.香港一个开阔的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都把头仰起,望着天上,似乎在等待什么。随着有人高喊“来了!来了!”只见一架标着“西铁城公司”的直升机朝广场飞来,然后盘旋在广场中央上空,从舷门滚落下两幅巨大的标语,那是西铁城公司的广告。接着,让人尖叫的一幕出现了:一块块崭新的西铁城手表,从直升机上投掷...  相似文献   

5.
在内地,知道“001"的人必然都知道伍淑清小姐,而知道伍淑清小姐的,也就都知道“001”的掌故。 “001”的故事 “001”,这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专用词。它不是什么神秘代号,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香港美心集团与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在1980年3月8日正式签订合同,共同经营航空食品配餐,成立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在国家工商注册号为:001。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4,(5):104-105
在香港,“广告天后”陈慧琳的收入目前已远远超过王菲、郑秀,但她说:“我不想成为赚钱机器!惟一的快乐就是玩爬山车。玩爬山车既安全,又可以锻炼身体,我觉得这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7.
傻子也不干     
最近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一则广告:“中国人吃中国的酱,请吃××酱。”让我觉得滑稽。 类似这样的广告,打开电视入眼便是: “中国人当然要喝中国的XO,请喝××酒”;“中国人当然要穿自己的名牌,××西服”;“中国人看自己的名牌,××电视,中国人的骄傲。” …… 我不知道这是广告公司词语贫乏,还是厂家想拿自己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6日,辽宁省颇有知名度的8份报纸头版同时刊出了同一广告主的5则广告。每一则广告的面积都是半版,这使得广告界的同行和企业界人士都感到这是个大手笔,因为仔细算来,这一天的广告花费要在10万元以上,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这5则广告说了些什么呢? 1.画面的中央是一个人的脸部。她的两眼被人用手蒙住,两耳也被东西塞住。这个人脸部表情表现得像“哇!怎么什么都不清楚啦”的样子。这则广告的标题是“假如没有广告”这六个字。内容大意是说:“假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没有广告,我们就无法知道许多新出的产品,也…  相似文献   

9.
拜神     
廖智 《经营者》2013,(7):150-155
刚从香港回来没24小时,正在美美享受晚餐之际,电话来了:“明天再去趟香港吧,去拜个神!“拜神?什么神?不会是让我趁着过年前去趟黄大仙PB?神神秘秘地知道什么车后,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好!我去!再苦再累都要去、必须去!  相似文献   

10.
既是同舟,且共济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自由行”让香港与内地变得如此亲近,触手可及。可是恍惚一夜间,香港与内地的一些个体因小事引致不愉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网络时评节目中谈及此事时,辱骂。香港人是狗”。在2月份,香港某报纸刊登出了内地人是“蝗虫”的整版广告,指责内地游客、“双非”孕妇或者来自内地的“新移民”素质低下。还占据香港资源。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07,(11):I0002-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2.
媒体关注     
《经营者》2007,(13):14-14
<正>香港是一个搏动的生命体,由世界上最富有创业精神的人们组成。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十年前,香港明白,在这样一个幸运时刻成为中国的一部分恰逢其时!此时此刻,中国内地正变得日益自由和开放。经济学家奥瑞尔说:“我看不出香港人有什么理  相似文献   

13.
逸风 《中国新时代》2007,(12):20-20
你知道中国以后会大量出口什么吗?那就是烫手的钱! 香港、新加坡乃至美国的交易员们对中国内地资金如潮水一般涌出国门早已翘首以待。无论是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还是所谓的“投资直通车”,中国资金都已经走上了“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4.
招商圈套     
“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零加盟费,三月猛赚100万!”“300%的投资回报,您还等什么?”“国际名品,登陆中国!”……这些充满诱惑的招商广告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当然,这里有些广告货真价实,但有的广告背后,却是一个个预谋的骗局,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稍微不慎,就会踩进这个危险的雷区,成为又一个招商骗局的牺牲者。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2009,(8):47-48
“啤儿茶爽”的广告每天都在各地电视台黄金时段在老百姓眼前晃,让人知道它是一种包装和口味像啤酒的饮料,而不是啤酒。娃哈哈从“营养快线”开始,表现出了极强的新产品创新能力,今年又推出了极富想像力的产品“啤儿茶爽”。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让人注意到你的广告,就等于你的产品推销出去了一半。从不少学者研究的广告心理学模式也可以看出,“引起注意”是广告传达信息最重要的第一步。然而,消费者常常让广告人“失望”,他们往往对广告信息“心不在焉”,让广告人好不着急!因此,广告人为了达到让人注意的目的,不得不想尽办法来“刺激”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问你一个问题:哪里第一最多?我的答案也许你能同意,那就是:广告里。 “第一”故名思义应该只有一个,稍微留心一点的人都能注意到,不知道何时起广告里竟然同时有那么多“第一”,多得象维族姑娘的辫子,一抓一大把。 单说空调吧,知道江苏一家空调号称连续六年全国销量第一,后来看到温州一家广告号称全国销量第一。没想第一并非到此为止,两天前竟然又撞见了一个号称销量第一的空调。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正穿行于香港一条窄窄的巷子中。巷子里到处都是出售服装、皮夹、假表、旅游纪念品等物的小贩。任何一个西方人在此经过,都会打消在这种地方闲庭信步的念头。因为每一个小贩都想把物品全部卖给你。有个小贩甚至一路尾随着我,不停地嚷着“只要20港元,只要20港元!”他卖的是什么?我一无所知,也永远不会知道。因为他违反了一条重要的营销原则:谈价是营销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9.
宁高宁其人     
有人说,宁高宁是“财经”过人的“红色摩根”,动辄动用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收购企业,也有人把他称为“资本运作”的典范。对这些说法,我只能抿嘴一笑,想起《孙子兵法》的那句话:我们只知道别人用什么方法取胜,却不知道别人是如何获得那些方法的(“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在这本书中,有一股压不住的香港味道,但这股味道是独特的,不是香港人的味觉,也不是大陆人的口感,而是一个在黄河边长大,下过乡,  相似文献   

20.
广告促销中的增效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告促销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一半浪费了,可是却不知道是哪一半。”这句话背后就是说明广告投放策略的重要。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作广告,而广告的效果却因为不同的传播策略而大打折扣。如何才能找回浪费掉的另一半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