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取2010年国内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VAS法衡量企业的纵向度,对企业选择后向一体化的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化工行业企业投资资产专用性较高,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超过90%,不同子行业的后向一体化程度有显著差异;企业后向整合度与生产成本负相关,与资产专用性程度、盈利能力、交易费用及管理费用正相关,与产业上下游联系、企业规模和行业差别相关性不显著。化工行业的投资资产专用性较高,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和管理费,企业选择后向一体化战略,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内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分析方法和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为依托,选取我国上市企业数据,验证关键维度对企业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水平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它与合并后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显著影响较长时间范围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交易不确定程度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呈负相关性,对企业合并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交易频率与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市场规模对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资产专用性通过影响企业的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来影响纵向一体化决策,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就越倾向于实行纵向一体化。而纵向一体化过程反过来又对资产专用性产生影响,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会使资产专用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资产专用性情况下的企业治理机制选择问题,与我们探讨的交易费用理论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我们认为除了纵向一体化机制可以解决因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敲竹杠"问题之外,企业政治行为也同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与纵向一体化是一种以效率为导向的事后治理机制有所不同,企业政治行为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的事前治理机制,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两者的成本比较。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不同情境下两者的替代情况。  相似文献   

5.
资产专用性情况下的企业治理机制选择问题,与我们探讨的交易费用理论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我们认为除了纵向一体化机制可以解决因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敲竹杠”问题之外,企业政治行为也同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与纵向一体化是一种以效率为导向的事后治理机制有所不同,企业政治行为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的事前治理机制,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两者的成本比较.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不同情境下两者的替代情况.  相似文献   

6.
论中间商的契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眭纪刚  李健 《财经科学》2005,(5):120-126
传统的契约理论对纵向一体化的分析多从生产领域角度出发,忽略了流通领域中中间商的性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认为,中间商的出现是因为当不确定性和产品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它能比生产商与消费者直接交易节省费用;但是,中间商对市场的代替程度取决于投入品资产专用性程度;中间商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决定了生产商自建销售队伍不能完全解决机会主义,现实中更多的交易是通过混合型组织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了管理学的企业理论中的两大研究框架--交易费用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理论.对企业的外包行为及其涉及到的合约性质进行了分析.有关的分析把交易费用理论中所独有的专用性的概念,从单一的资产专用性扩展为三种专用性:核心专用性、交易专用性和关系专用性;并研究了这三种专用性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外包合约的复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徐斌 《经济经纬》2013,(1):67-71
笔者探讨了不完全契约情形下市场交易、长期契约和纵向一体化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基于博弈结构,我们将市场交易和长期契约分别视为鲁宾斯坦和纳什谈判方式.结论表明,纵向一体化能达到最优的专用性投资水平,并且,在长期契约中下游企业的专用性投资水平要高于市场交易.进一步表明,为了消除市场交易情况下专用性投资的不足,可取的办法不仅仅是纵向一体化,长期契约也是可行的办法,但它的投资激励不如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专用性资产和套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聪 《经济师》2007,(11):30-30,32
文章论述了专用性资产的理论,并研究了企业通过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而产生的套牢行为,提出了纵向一体化行为在解决企业套牢行为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分析,进行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些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易费用的物流外包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流外包是界于市场和层级之间的混合形式。通过物流外包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物流外包成本由采购成本和交易费用构成。借鉴威廉姆森的启发性模型分析发现:只要资产的专用性不超过一定程度(文章中K^+点),则市场交易就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以度合作竞争的发展,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提高,企业昔日的纵向边界不断被市场所取代。在新旧边界之间就成了物流外包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11.
Asset Specificity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set specificity is usually considered to be an argument for vertical integration. The main idea is that specificity induces opportunistic behavior, and that vertical integration reduces the cost of preventing opportunism. In this paper I show that asset specificity can be an argument for non‐integration. In a repeated‐game model of self‐enforcing relational contracts, it is shown that when parties are non‐integrated, increasing degrees of asset specificity make it possible to design relational contracts with higher‐powered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12.
纵向交易理论与中国煤电的纵向交易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向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纵向专业化经济和纵向一体化经济之间的取舍与平衡。节约组织成本会产生纵向专业化经济,节约交易成本会带来纵向一体化经济。理想情况下,两条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纵向交易关系(如煤、电关系)最优形式的决择。本文对煤电纵向交易关系进行了分类,构建了煤电纵向交易关系形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中国煤电纵向关系实际,分析了中国煤电企业的纵向交易关系效率。  相似文献   

13.
徐斌 《经济经纬》2012,(1):12-17
笔者以中国52个煤电上市公司的纵向整合状况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煤电企业选择纵向整合方式时考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煤电企业采用纵向整合的影响较大,生产成本和策略效应的影响较小,这证实了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影响到了纵向整合的选择。纵向整合是中国煤电协调的有效但非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并购中主并公司的可预测性——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交易成本划分为显性交易成本和隐性交易成本,认为主并公司进行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显性和隐性交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我们以2003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建立了主并公司的预测模型,发现资产专用性越强,显性交易成本越高,公司发生并购的可能性越大;中间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越高,显性交易成本越高,公司发生并购的可能性越大;公司的成长能力越强,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程度越高,隐性交易成本越高,公司发生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王海萍 《现代财经》2007,27(5):53-56
逆物流作为物流系统中一个全新的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逆物流交易过程中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而合理采用外包的形式、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关系、有效降低固定交易成本,对降低逆物流的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资产剥离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原理引入资产剥离方式选择的研究,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探索企业管理者如何在不同的资产剥离方式之间选择。以2002—2008年沪市制造类上市公司173起资产剥离事件为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交易成本对资产剥离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成本与资产剥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做出剥离的决策后,企业通常选用分拆的方式来重组资产专用性较高的资产,而外部不确定性比较低时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售资产。  相似文献   

17.
刘东  张捷 《经济评论》2012,(2):23-30
威廉姆森学术成就的关键在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方法的突破。他将社会学和组织理论中的程序分析方法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了"资产专用性"和"根本性转变"等重要交易费用经济学概念;法学中的契约关系理论帮助威廉姆森提炼出交易的三个维度,从而促进了对经济交易的微观分析;行为理论的引入,则产生了"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两个重要的人类行为假定。威廉姆森突破了学科间的障碍,将经济学和社会学、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法学等学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得交易费用论具备了可操作性,解决了交易费用经济学长期存在的"论而不用"的问题。这种"输入型"的跨学科结合是使经济学之树保持长青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pplies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o rock bands. It develops the importance of asset specificity. A number of phenomena in the field are shown to be explicable in terms of transactions costs.  相似文献   

19.
The theory of induced innovation say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which economize on relatively scarce inputs will be invented and adopted. Hayami and Ruttan have hypothesized that this model also holds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Coase and Williamson suggest that economic organization, such as vertical integration, is the result of transaction cost minimization. Coase discusses the transaction costs of negotiation versus other alternatives for solving externality problems. This paper brings these previously unconnected threads of the literature together and incorporates transaction costs in an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odel.

This conceptual model is brought to bear on the issu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over time in relation to the National Native Title Tribunal. In addition to the reductions in transaction costs from a negotiated settlement rather than litigation, there are other advantages of negotiation. These may include improved “quality” of settlements, improv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gotiating parties, and more timely re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