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跨入1997年,香港的股市不知不觉中刮起了一股走势强劲的“红色”旋风,这股“红色”旋风就是近期香港股市的新热点:红筹股。一时间,红筹股概念成了市场的宠儿,股民竞相追捧的对象,不要说那些已上市的绩优红筹股股价节节上升,行情火爆,就是有红筹背景的新股上市也往往成为市场的焦点,其招股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倍的超额,真可谓是气势如虹。其实,红筹股在港受到青睐早已有之。所谓红筹股,是指那些在港上市的具有中资背景或由内地企业控股的股份公司,它同H股一样,都是内地企业实现在港上市的途径之一。所不同的是,H股在港上市的同时,一般也在内地发行A股,而红筹股则仅仅在香港上市,在内地并不发行股票。所以严格来说,红筹股公司应属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受香港市场  相似文献   

2.
香港简讯     
中资企业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表示,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2位。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也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经营。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融资方式日趋多元化。尤其是1997年以来,香港股市掀起一股走势强的红筹股融资热潮,这也为我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开辟了一条“快车道”。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以下探讨。红筹股的概念和发展按照香港道亨证券公司的定义,所谓红筹股是指中资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资至少拥有30%以上的控股权)的股份。从1984年开始,中资企业开始进入香港股市,红筹股在香港上市,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向财务出现问题的香港上市公司注资入市。中资企业进入香港股市的序幕是在19…  相似文献   

4.
从近期港股成交状况来看,以6月4日为例,大市整体成交147.6亿港元,其中国企指数成份股成交额为33.8亿元,红筹成份股成交额为16.6亿元。内地背景的国企股和红筹股共占当日成交额的34.3%,这尚未包括还未成为成份股的国企、红筹以及同为内地背景、但在香港注册的民营企业。可见,内地背景企业占香港股票成交相当大的比例。 那么,谁是香港股市的投  相似文献   

5.
中资企业在港居第二位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协调管理部主任石纪杨日前披露,香港中资企业现有总资产超过13000亿港元,在香港外来资本中仅次于英资居第二位。而股市方面,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28家企业和香港具有中资背景的红筹股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亦超过5127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3%以上。他表示,目前中资企业正致力谋求多元化和向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现在,总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中资公司,基本上是香港中国企业协会的会员公司。  相似文献   

6.
在香港金融对内地经济的积极作用中,红筹股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发展红筹股应成为中央政府在今后一个时期中香港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思路不仅有利于在“一国两制”的条件下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在继建行之后,日前中国石油公告称将递交申请,发行不超过40亿股A股。自此,红筹股回归的高潮正式拉启。红筹股的概念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内地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5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建议,要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经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尤其是“广信、粤海”事件后,香港外资和本地银行对红筹股公司的借贷业务进行从严控制,使许多红筹股公司融资出现困难,“红筹”概念失色,红筹股在香港股市由高峰跌至低谷,红筹股公司陷入困境,资产大幅缩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只红筹股的调研与比较分析,对红筹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未来的发展定位展开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日渐增加。在内地逐步开放市场之前,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主要途径,是投资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的H股或红筹股,而现在海外投资者则可借着QFII(“合资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内地的A股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证券市场投资具有内地背景的企业.大多会在国企股或者是红筹股之间进行选择。但许多投资者对红筹股与国企股究竟有何区别,并没有做太深入的分析。国企股是指在内地注册而在香港挂牌上市的国有企业.如中石油、中国电讯、马钢、上海石化等:红筹股是指在香港挂牌上市的内地驻港中资企业.如华润创业、招商国际、中国移动等。 1997年港股最热时.红筹股较受市场追捧。因许多红筹由“借壳”而来,具有较多“注资”炒作的概念,加上红筹企业位于香港,与香港传媒、投资者接触机会较多.故而较为“吃香”。但随后许多红筹公司进行的并购效益欠佳,尤其是为收购而配售的新股.大大摊薄了股东权益。另外,由于许多红筹公司1997年前参与投资香港房地产,在金融风暴期间受到重挫,红筹股价由巅峰大幅跌落.如华润创业由38元/股的高位落到5元/股.招商局由27元/股跌至4元/股。 青岛啤酒为第一间在香港上市的国企,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港上市。后来,又有多间国企在港上市.其中许多为制造业的企业.如马鞍山钢铁、洛阳玻璃、广州造船等,这些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1,(7):42-42
蓝筹股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效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较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上。   红筹股 红筹股这一概念诞生于 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近年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上市后形成的。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着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挑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权益多寡来划分。 1997年 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 国企股 H股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 Hong 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资股就叫 H股。自1993年在港发行青岛啤酒 H股以来,中国证监会先后挑选了4批共 77家境外上市预选企业,这些企业都处于各行业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内地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目前有 53只 H股股票在香港上市交易。   科技股 为了确立一个能反映资讯科技发展的市场指标,恒指服务公司于 2000年 4月 25日宣布推出恒生资讯科技股指数(科技股指数 )及恒生资讯科技股组合指数 (组合指数 )。   目前市场对科技股分类十分模糊,恒指服务公司采纳 FTSE全球行业分类方法,以其收入主要来源作分类。获选进入该指数成份股的公司必须属于以下行业:固网电讯、无线电讯、电脑硬件 (不包括键盘及鼠标等 )、半导体、电讯产品(不包括家用电讯 )、电脑支援、互联网、软件、电子商贸。这是根据 Classification System的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分类的。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界一致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而香港证券市场将会进一步加强与内地同业的合作,根据互补互利的原则,携手建设和完善内地的证券市场。“香港结算”在这历史时刻,也会与时并进,配合市场发展不断改善服务,为内地股市的成长出一份力。 1997年前,中国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交流合作已经展开。“中港证券监管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加强了两地证券市场人员的交流、监管合作和信息互通;双方并成立不同的联合工作小组,研究发展市场的方案,同时经常互访,合办课程,增进彼此了解,分享经验。 1997年后,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将会大大扩展伸延,更多国企H股将会来港上市,而债券市场及其他新金融产品的发展、两地市场联网及跨境结算等计划,为内地、香港股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九七”回归,香港股市会成为中国其中一个主要证券市场。而内地证券市场朝着国际化的目标进发,将会慢慢开放,在人民币开始自由兑换及有关金融限制放宽后,内地股市将会成为全世界其中一个最受投资者欢迎的市场。届时,“香港结算”将会和内地的结算公司合作,从多方面配合市场需要和演变,横向发展完善服务,纵向面迎国际市场,为香港、内地以至外国的投资者提供纵横结算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我国的QDⅡ是2001年上半年由香港政府部门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引进内地资金进入香港证券市场,激活香港股市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人港,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香港——内地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 香港是举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据一些外国机构最新评估,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亚太区的地位,远在日本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和澳洲之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明确规定,1997年后,我国将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香港迈向金融新纪元”的研讨会上,除了强调要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之外,还强调香港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国际筹资中心。据中国银行公布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表示,"港股直通车"暂缓施行是出于包括法规监管、避免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大量资金涌入香港对香港的影响以及保护香港股市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7月起,部分国有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激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国企股进入香港,为香港股市改变工业股过少,金融、地产股过多的“头重脚轻”的结构注入了活力,也为看好中国市场,并希望通过香港进入内地的国际资金提供了投资机会,同时,国有企业也可以利用香港这个重要的金融中心融资,从而增强香港作为中国融资中心的  相似文献   

17.
阿丁 《沪港经济》2005,(1):47-47
"中银香港" 股价翻番 2004年的圣诞节对香港股民来说也许是最高兴的节日,和"低迷"的内地股市相比,香港股市在年底升势不改,人气兴旺。 12月初,恒生指数曾创下3年来的新高。其中上市3年多的中银香港,最高曾突破15元大关,比上市初的价格翻了1倍之多,令人刮目。与此同时,香港股市新股集资也水涨船高,粗略估算,2004年香港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的红旗,将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永远飘扬 1998年的香港股市,是一个令众多上市公司“伤心”的一年,股票跌幅超过50%的企业并不鲜见。然而,编号为0992的中国联想股票涨幅却达到了34%,为红筹股与国企股的升幅之冠,被媒体称为“98年表现最佳的红筹股企业”。更有人形象地称其是“熊市中的牛股”。  相似文献   

19.
香港建设全球城市的基本构想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面对中国内地的迅速崛起,香港处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关口.香港若要继续与内地共赢并带动内地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即经过10~20年的努力,将香港建成全球城市.  相似文献   

20.
福建民企香港上市掀第三波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满 《开放潮》2004,(3):47-48
2003年12月23日,中国内地首家黄金矿业公司——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标志着以福建紫金为代表的闽企赴香港上市第三波高潮悄悄掀起。在香港股市中的“福建板块”再添生力军的同时,福建民企蜂拥香港上市现象也再次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