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为分析内蒙古消费价格指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利用1994—2013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乘积季节模型SARIMA,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预测,为制定有效物价调控政策提供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CPI同比涨幅逐月回升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八大类消费品构成,权重由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决定。近两三年,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2011年下半年以后,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加上2010年下半年以来偏向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滞后效应和同比翘尾因素降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呈现回落走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5,(11)
选取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等月度的数据,运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农产品价格链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链传导以需求拉动为主,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上价格的传导机制在短期内三者间的传导路径都较为顺畅,假如农产品产业链任意一个环节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就会传递到产业链上其它的环节。农产品生产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影响较大,农产品零售价格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较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均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互为因果的双向引导关系。三个价格指数对自身的冲击会迅速做出响应,同时也会对农产品产业链上其他环节影响会有不同程度的响应。此外,农产品产业链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法律、政策、市场调控等等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不同价格等传导效率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我国外贸运行特点(一)进出口恢复性增长1.进口增速高位回稳2010年1-11月,在国内需求旺盛、鼓励进口政策显效、价格指数回升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进口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我国外贸运行特点(一)进出口恢复性增长1.进口增速高位回稳2010年1-11月,在国内需求旺盛、鼓励进口政策显效、价格指数回升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进口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进口总  相似文献   

6.
我国长期内消费价格指数(CPI)与生产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协整和相互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内的传导关系并不相同。在经济上行阶段,CPI领先于PPI;而在经济下行阶段,PPI领先于CPI。传导关系的变化主要来自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企业行为的差异。传导关系的改变意味着不同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应关注不同的价格指标。  相似文献   

7.
期货对于促进农业供需匹配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对于农产品品质的标准化、规模的大宗化和交易对象专业化门槛。价格指数保险能够有效化解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其定价机制应该以供需平衡点边际成本为基准。价格指数保险实务中存在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分散及触发价格的确定两个难题。"保险+期货"可以利用两者之间的互补性,较好地解决各自的不足。"保险+期货"模式在发展中还存在合规依据、交易平台和履约能力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配套、基础完善、实施保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8.
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宏观经济指标。运用EVIEWS软件,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内蒙古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构建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p,d,q)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内蒙古消费价格指数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未来CPI的走势进行预测,为有效实施物价调控政策提供了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指数存在指标不完善,未能消除异质性,时间差较长等问题。认为在改进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时应当从数据选取、编制方法、模型选用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最优货币政策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以盯住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同时关注产出的变化,但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变化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而通过中国预设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对股票价格波动不同反应状况的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赋予较小权重时,中央银行的福利损失函数将会有所改善;如果继续加大对资产价格干预的权重,则会导致中央银行福利损失函数的迅速恶化。因此可以认为,中央银行还不适宜对资产价格进行过度的关注,只适合在关注通胀和产出的基础上,对资产价格给予适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VECM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系统对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缺乏显著的抑制作用.我国中央银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GDP的止跌回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助长了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高涨.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注意通货膨胀的风险,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inflation indices,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and 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for Mexico, a case study country which ha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flation targeting after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high inflationary situation in 1995. Since the causality running from PPI to CPI exemplifies the cost push nature of inflation and the opposite is the indicator of demand pull inflation, this analysis could provide significant policy implications.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decomposing the time–frequ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CPI and PPI through continuous wavelet approach. Our results indicate 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PI and PPI. In short periods (1 to 7 months scale) CPI is leading PPI, while for longer periods (8 to 32 months scale) PPI is the leading variable.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面对持续走高的物价,央行采取了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政策,以求减少货币供给量,稳定物价。通过建立CPI、广义货币供给量M2和GDP之间的回归模型,对1994~201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的结论。认为治理通货膨胀要采取多样化的宏观经济政策,注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同时要加快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危机与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当前美国金融危机背景,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我国经济指标,利用2005—2008年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对其与农产品价格进行了协整分析,指出该时期内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均带有一阶差分,证实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分析了金融危机阶段农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5-2006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中国经济向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方向稳定发展,继续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态势。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保持其中性政策取向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最高可持续增长率(HSGR)的需求管理最终政策目标指导下,建立价格、工资与汇率动态调整一致的政策目标体系,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操作,以国内投资需求为轴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1月份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5.0%。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创下了32个月来新高。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物价上涨压力也随之明显加大,这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以及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而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主要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生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并总结了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的优缺点。同时本轮通货膨胀与前两次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对引发通货膨胀的众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根据之前的经验,可以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供给面,以配合总需求并锁定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塑造和稳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扩大政策调控空间,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9.
We use a broad set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a dynamic factor model to estimate latent factors of economic output and inflation, which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ultimate objectives of monetary policy. The above factors and policy variable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 TVP-SV-FAVAR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are time-varying. By comparing the quantity rule with the price rule, we find that the price rule is more effective in managing China’s macro-economy, especially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Moreover, the results can be regarded as a division of policy rules in a way that different rules are directed at different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经验研究:2003—2007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03年以来,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非平衡性、温和性、不确定性和信念不一致性等特点。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但流动性过剩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因此,对我国当前通货膨胀进行治理应当着眼于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而不是盲目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