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目前水中二氧化硅是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色化验测定的。由于单色光的纯度高,因此若选择最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可以很好地校正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情况。朗伯-比尔定律是说明光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成正比,与溶液浓度也成正比,同时考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9):165-167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无水肼中铁含量的常用方法。根据现有标准测定铁含量时,发现待测溶液浓度比标准溶液低1个数量级。为研究标准溶液浓度对铁含量测定的影响,配制了两组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测定后发现,浓度范围为0.5~5μg/ml的标准溶液吸光度值测定误差明显低于0.05~0.5μg/ml的标准溶液,吸光度在0.1~1.0的范围内时测量误差较小。高浓度溶液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84,低浓度的为0.99241,铁含量测定应采用高浓度标准溶液。对待测溶液测定后发现,当待测溶液浓度处于标准溶液范围内时,浓度测定相对误差低于0.032%,反之则高达6.0%。  相似文献   

3.
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应用于分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原子吸收光谱。学习朗伯-比尔定律需要先认识光的本质和特性,人们生活离不开光,本文介绍了一些与光有关的生活常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分光光度法的三点新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关于分光光度法的三个新观点:朗伯-比尔定律作为分光光度法的理论不够严密,它是机械平面波在均匀媒质中传播吸收的规律;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基础是化学物质对单色光的选择吸收,这种吸收的特点是吸收体系对任一可吸收波段的单色光都必然有一个吸收灵敏度最大区间Ls,在此区间内,吸光度的改变量△Ap正比于体系(bc)的改变量△(bc)p,即△Ap=k△(bc)p;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Pt和其它测定一样,等于0.66R.  相似文献   

5.
竹炭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热解后形成的竹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吸附特征。文章采用DDT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铜,研究了DDTC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铜质量浓度在0.40~11.2μg/mL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101 4C-0.005 7,R=0.999 9,n=1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69×10~3。  相似文献   

6.
竹炭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热解后形成的竹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吸附特征。文章采用DDT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铜,研究了DDTC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铜质量浓度在0.40~11.2μg/mL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101 4C-0.005 7,R=0.999 9,n=1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69×10~3。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3,(18):302-303
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用4-氨基-3-联氨-5-巯基-l,2,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甲醛的含量。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操作要点。对检测方法中的相关操作步骤略作改进,以有证的甲醛标准溶液作为甲醛标准储备溶液,省略了繁琐的甲醛标准储备溶液浓度的标定步骤,应用质控样进行质量控制,能准确快捷地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甲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标准曲线回归法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论述,从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学物质的基本的原理——"朗伯-比尔定律"入手,对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就环境监测分析应用过程中的符合性方面,进行了最佳数学模式的选择,同时将其数学模式编制了微机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了适用性、精密性和应用简便的三者合一,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标准溶液是指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在仪器分析中,标准溶液是用来测定样品待测组分含量的比较标准液;在容量分析中,标准溶液是通过本身用量及浓度来反映被测物含量的标准液。在进行样品含量测定中,许多分析方法都要使用标准溶液,而标准溶液是要通过标准浓度(mol/L或g/ml)来反映的,标准溶度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样品测定的结果,因此标准溶液对样品含量的测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对样品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很多方法离不开标准溶液。如在比色分析中,就是将已知溶度的标准溶液配成标准系列,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样品所测成份的含量;在滴定分析中,也是将已知溶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样品中,用适当的指示剂来反映终点,通过标准溶液的用量和其浓度来计算样品所测成份的含量。可见,在样品的含量测定中,标准溶液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本人在多年的质检工作中对标准溶液的不准确性现总结如下:一、直接配制法配成的标准溶液其浓度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及产生误差的原因。在仪器分析中,如所配制溶液浓度比实际标准值偏高,就会使分析结果值偏低,反之偏高。所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配制标准溶液所用的试剂纯度不符合要求;二是称样不准;三是稀释标准液时出现偏...  相似文献   

10.
郭莉 《企业标准化》2009,(20):60-61
按照CB/T601-2002规定的方法配制和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浓度,根据国家技术规范JJF1059-1999的要求,对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得出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0.0002mol/L,K=2。反应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以萘为多环芳烃的代表物,研究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以下简称SDS)淋洗修复污染土中的多环芳烃。对于土壤淋洗溶液中萘浓度可用固相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土壤吸附SDS后平衡溶液中电导率和SDS浓度的变化表明,在SDS淋洗修复污染土中的有机物时,实验土壤对SDS的吸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董亚萍 《价值工程》2015,(1):273-274
本文对环己烷萃取-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黄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标准曲线的绘制和检出限的测定,计算出环己烷萃取-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磷的方法最低检出限,实验室最低检测质量为0.995μ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17μg/L,均低于标准方法最低检测质量2.5μg、最低检测质量浓度2.5μg/L,满足监测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竹炭是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热解后形成的竹炭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高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吸附特征。文章采用DDTC-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铜,研究了DDTC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铜质量浓度在0.40~11.2μg/mL内服从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1014C-0.0057,R=0.9999,n=1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8=6.269×10^3。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一系列实验建立了水环境中铅的快速检测方法,阐述铅在环境中的分析情况。方法以卟啉类有机物二溴羟基苯基卟啉为显色剂,在一定条件下络合铅,使溶液在479 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在0.02~1.0 mg/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通过与原子吸收比较得知,对于水样的测定,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土豆为主要原料,通过乙醇回流法来提取土豆中的黄酮并测定其含量。通过分别改变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等单因素实验确定单因素水平,并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以乙醇为提取剂提取土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然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提取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71h,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70.64%,固液比1:33.83。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得土豆中黄酮的含量为1.14%。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国内对出入境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都有限量要求,六价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重大危害,因此其检测方法被广泛关注,主要有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法、极谱法、化学发光法、质谱法、直接光度法和色谱法等.国家标准G B/T17593.3-2006规定了测定纺织品中六价铬的分光光度法,需要将处理好的溶液倒入比色皿后才能进行测定,如果比色皿清洗不干净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pH 6.2的NaOH-KH2PO4缓冲溶液中,硫酸铵存在下钴(Ⅱ)-亚硝基R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三元胶束合配合物,可被丙醇相完全萃取,而Fe3+、Al3+、Cu2+、Ni2+、Cd2+、Zn2+、Mn2+等基本不被萃取。丙醇相中配合物的λmax=420nm,ε420=5.15×104L·mol-1·cm-1,灵敏度高,钴含量在0~10μg/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人发等生物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9,(26):262-263
含油量是气田产出水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含油量分析数据误差大、重复性差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给出回注水含油量的分析数据,以便提高水质分析的效率。现阶段在进行水中含油量分析时,由于红外分光光度法(GB/T16488-1996)的测定范围广、特征性强正逐步取代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油气行业的检测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黄精蜗牛胶囊中蛋白质含量。结果:考马斯亮蓝染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95nm处测定不同浓度蛋白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线性回归方程为:C=2.756+318.374*A,相关系数R=0.9983,表明蛋白标准溶液在20~10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稳定性在20min内,RSD=2.44%,在60min内,RSD=4.83%,皆<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6.57%,RSD=3.26%。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可作为黄精蜗牛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3,(3):274-275
探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钙的方法。钙单元素检测范围在0~5μg/ml浓度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42);相对标准偏差为1.59%~2.19%,加标回收率95.13%~96.28%。结论:该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检出限低,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操作快速简洁等优点。适合开展大批量检测工作,可为食品中钙的含量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